18年口碑不倒,小吃街里的缸炉烧饼,真可以!

日期: 2025-10-18 22:11:00|浏览: 2|编号: 15739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原创 峰峰融媒 微观峰峰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真正的隐者

往往并不在意环境的影响

美食又何尝不是如此?

就像这里,摆了18年

没有门面,没有店招

却成了小吃街里的人气烧饼

有人说,这是峰峰最好吃的烧饼

从手工食品聚集区的东边入口进来,往前面走大约两百度,就能看到个卖烧饼的铺子,一个带轮子的三车,一个圆筒状的炉子,一块厚实的操作板,以及各式各样的器具和材料,这些就是那个烧饼摊的全部装备。

店主夏德友现年46岁,面相敦厚和善,我们来到他的摊位前,他正从大型炉膛里取出刚烤制完成的烧饼,热浪弥漫开来,香气四处飘荡,令人垂涎。他自称是正宗的安徽人,初中毕业之后便跟随姐夫钻研缸炉烧饼的制作技术,先后在多个城市谋生,2004年定居峰峰,至今从事烤制烧饼的工作已有三十余年。他向媒体人员说明了自己的经历。

说话时,夏德友还在不停地动手,他很快从容器里拿出一小团面粉,在操作台上揉捏成细长条,接着把它切成若干个小段,用双手掌心压扁,形成圆片状,然后加入内馅,右手轻轻转动面皮边缘,随手一挤便包成了饺子。

他接着,很灵活地拿起浸过油的擀面杖,使劲把它压成细长的面片,又在上面撒了些芝麻,右手飞快地在糖浆盆里沾一下,左手轻轻一划便成了鞋垫的轮廓,然后手臂在空中转个圈,右手就能顺利地把面片放进烧得正旺的炉膛里。

新出炉的一批烧饼,经过热气烘烤,边缘已经微微发黄,夏德友解释道:这种缸炉烧饼做起来很考验火候,火太小饼子贴不到壁上,火太大又容易烤焦,他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熟练掌握这个技术。

很快,混合着芝麻、面饼和油酥的烧饼香味就飘散开来。夏德友用火钳取出烧饼,新出炉的缸炉烧饼个头硕大,撒满了芝麻,因为刚烤好,里面气体膨胀,使得烧饼显得圆滚滚的,只吃一个,大概就能吃饱一整天。懂得品尝的人通常都会趁热吃,层层酥皮自然展开,又烫又香,吃起来油润但不腻人,酥脆而且口感极佳。

夏德友的缸炉烧饼与别家有所区别,仅有甜咸两种风味可供挑选。咸味烧饼的馅料制作十分讲究,关键在于手工熬制的油酥。他每天清晨都会前往早市,采购新鲜猪肉,将其炼制成猪板油。随后,将葱花、姜末等配料与猪板油混合,并依据配方比例添加食盐及十三香等香料。经过充分搅拌,一锅香气四溢的油酥便告完成。其中,带有五香风味的咸烧饼最为顾客青睐。

夏德友家的甜味烧饼味道可口,很受孩子们喜爱。制作时,要往白砂糖里掺入适量面粉,这一步不能马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白糖和面粉在高温下充分混合均匀。这是关键所在,夏德友特别强调。

刚出炉的热腾腾烧饼被取下,外皮香脆,内里酥软,嚼碎时芝麻在口中迸发浓郁的香气,搭配独特的内馅味道,让人食欲旺盛。我对于烧饼的原料极为讲究,每个烧饼都会均匀地撒上足量的芝麻,倘若芝麻不够,会直接损害口感和香味,虽然芝麻价格偏高,但为了维持风味的地道,绝对不会减少用料。夏德友面带微笑地阐述。

这种古老的窑炉烤制方法,完全依靠人工完成生产环节,并且采用当场烘焙即时售卖的经营方式,使得它的产出量无法和标准化工厂的生产规模相比。夏德友表示,他每天最多只能售出三百个这种烤饼,所以一些常客需要提前通过微信进行预约购买。

一种地道的风味点心,或许需要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变化,缸炉烧饼就是典型例子。夏德友凭借制作缸炉烧饼组建家庭、安顿生活,现在,他二十多岁的儿子接过了这门技艺,在轻工街一带开了一个摊子,关于新鲜“鞋垫儿”烧饼的篇章正在展开。我格外欣赏峰峰,那里是个十分宽厚的城市,我对自己制作的烧饼能博得众人喜爱感到非常高兴,倘若有机会,我希望能一直在此工作。

一座小城,有数不完的美食

一份美食,有道不尽的故事

街边、深巷

隐匿在峰峰街边的这家缸炉烧饼

用真心做出的味道滋养着峰峰人的胃

峰峰也用同样的热情

成为了异乡人漂泊的港湾

采编:赵 娜

校对:闫亚卫

编审:穆慧莹

监制:索银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