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往后我肯定不会再买猕猴桃了!我的朋友非常生气,因为他遇到了一次糟糕的购物体验,他买回来的猕猴桃非常坚硬,像石头一样,放在果篮里半个月都坏不了,最后直接烂掉了。
这种“花钱买糟心”的体验,让不少人对猕猴桃望而却步。
但是,如果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放弃,这样就会错失这种含有丰富营养的“水果冠军”,这真的很遗憾。
猕猴桃的“营养王冠”: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的双重馈赠
猕猴桃富含丰富营养,被誉为“超级食物”。每100克果肉里,维生素C含量达到62毫克,比苹果多十倍,比橙子多两倍。
这种“免疫卫士”有助于白细胞增长,提升防御能力,同时也能介入胶原蛋白的形成,保持皮肤柔韧。
猕猴桃里的维生素C并非单一存在,而是以复合形态存在,这种形态跟果胶和黄酮类物质相互配合,使得人体吸收这种维生素的效率,比直接吃维生素补充剂要高得多。
除了维生素C,猕猴桃的膳食纤维含量同样突出。
每只中等体量的猕猴桃内含有的膳食纤维大约是3克,这种纤维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是能够结合胆固醇和胆汁酸盐的可溶纤维,另一种是能够帮助肠道通畅的不溶纤维,它对于维持肠道健康非常有益,可以预防消化不良的情况发生。
实验表明,每次摄取两个猕猴桃,持续四十八天,参与者的肠道内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了百分之十五,同时排便困难的状况减少了百分之四十。
选购误区:硬果≠劣质,催熟有技巧
朋友对猕猴桃的“抵制”,本质是选购与储存知识的缺失。
市面上售卖的猕猴桃通常在七成成熟时采摘,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腐烂现象。然而,硬实的果实并不代表它没有发育完全,这种状态需要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后熟处理。
催熟技巧是将猕猴桃和苹果、香蕉一同放入塑料袋,借助乙烯气体促进其成熟,一般两三天就能变得软糯。
若想延长保存期,可分开存放,待食用前再催熟。
选择水果时,注意果皮色泽,以黄绿色带有褐色斑点为好,同时按压果柄,若感觉有轻微弹性则表明成熟度合适,另外闻一闻,若有淡淡的果香则代表更加新鲜。
避免选择过软、有酒味或表皮破损的果实。
健康吃法:解锁猕猴桃的N种可能
猕猴桃的吃法有很多种,不只是直接吃。对于牙齿不方便的老人和小孩,可以把果肉弄成糊状,和酸奶一起做成增强免疫力的甜点;对于运动的人,可以和菠菜、蛋白粉一起打成汁,补充运动后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上班族,可以用猕猴桃片和全麦面包搭配,快速准备早餐。
猕猴桃里的酶类或许会使口腔皮肉感到不适,敏感身体的人要开始时吃一点;胃里酸水重的人不要空着肚子吃,以免让难受的感觉加剧。
从“讨厌”到“爱上”:重建与猕猴桃的健康关系
朋友的不满,实际上是当代购物中“立刻获得”心态的反映——我们习惯于水果“买来就能吃”,却忘记了自然节律的恩赐。
猕猴桃的“硬”与“慢”,恰是它保留营养的智慧。
不要因为某个糟糕的经历就全盘否定这一类食物,应该掌握正确的挑选和成熟技巧,使这种富含营养的食材切实对身体健康有益。
下次碰到质地坚硬的猕猴桃,可以面带微笑地想:这是大自然赐予我的“保健凭证”,过几天就能够兑现了。
终究,于匆忙的日常中,那些肯为安康付出耐心收获的成果,才更加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