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家14年老店倒闭!不少天津人从小吃到大

日期: 2025-10-23 11:05:19|浏览: 6|编号: 1606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有人走遍半个城区,单为了放学时手捧一杯热饮,再抱起那块草莓乳酪;有人考完试后,立刻去排队买回整盒奶油点心;也有工作者深夜伏案,凭着杯价八元的速溶咖啡完成文件工作。当街角那块红蓝交织的招牌熄灭时,一段都市往事也随着暗淡而终结。

天津滨海那家经营了14年的85°C突然停业,招牌刚被拆除,社交平台上立刻掀起轩然大波,许多网友表示"美好的回忆破灭了",相关评论铺满了屏幕。虽然数字不会感伤——过去五年间,85°C在全国的店铺数量从七百多家持续下滑至四百多家。如果这个品牌最终只剩商标还在运作,那么它的退出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回到2003年那个时刻,创始人吴政学提出“五星水准、亲民价格”的口号,引爆了台湾咖啡甜品的替代风潮,一杯咖啡搭配一块甜点,价格仅为星巴克的二分之一,顾客常常需要排队两小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公司首次在台湾上市时,市值迅速突破百亿元人民币,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2007年它初到上海南京东路,土风炉、面包新语都还没来得及应对,85°C已在入口排起长龙。2014至2018年是其鼎盛时期,全球第1000家分店落户洛杉矶,宣传海报上写着将前往巴黎。发展速度极快,但急速前行的道路往往容易出岔子。

问题迟早要解决,或者突然爆发。第一个麻烦在于地点选择:为了吸引顾客,中心地带的房租高得惊人,一家店每年的开销几乎要达到四百万。第二个麻烦来自合作模式:审批过程马虎,只要出钱就能开店,结果经营混乱。

食用油丑闻、肉制品掺假丑闻、人造甜品丑闻……每当新闻媒体揭露一次,公众就消磨掉一份信任积累。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人展示“水果慕斯中的非食用纤维”,有人记录“甜点里混入毛发”。诚信基础如同奶油,每次冲击就削弱一分。

市场状况已经不同了。2013年时,拐角处仅有面包铺和珍珠奶茶店,现在“优质烘焙+现磨咖啡+低糖甜点”的搭配随处可见。专注于单一产品的新品牌进入居民区,小红书上一句“低热量可颂”的宣传,就能吸引85°C的第二杯消费。试图全面竞争,却最终没能攻下任何一个目标。

存在消费习惯的不同之处。台湾居民将奶茶视作日常饮品,内地青年则倾向于选择“零糖分+富含蛋白质+无负担”的选项。85°C品牌的高糖产品未能迅速调整配方,菜单更新迟缓,导致消费者转而选择其他品牌的速度加快了十倍。

这三年期间,店铺高昂的租赁费用和顾客稀少的状况产生了更严重的问题。堂食业务急剧萎缩,外卖业务却大幅增长,然而85°C的标准化包装却难以满足需求,导致食品的保鲜效果和外观都大打折扣,外卖的评分也因此持续下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跟不上步伐的环节迅速老化。

来到天津滨海新区的这家老店,周边三公里内已经出现了法式软欧面包、日式生吐司以及国产精品咖啡。相比之下,这家店的灯光显得暗淡,座位之间的距离很近,商品陈列也缺乏创意。有顾客进去逛了一圈,最终被隔壁的草莓多多卷走了注意力。

情感依然存在。留言板上,有位九五后分享说:中学时表白没成功,就到八五度买了个提拉米苏,边走边品尝,把苦涩和甘甜都咽了下去。还有一位做母亲的人表示:孩子第一个生日用的蛋糕就是这家店做的,如今店铺不见了,感觉孩子幼年时的记忆好像被抹去了。个体和城市之间,往往需要通过食物来记录。

这份心意究竟能算多少?商场可以衡量。租期一到,若收支账目不达标,关闭店铺才是止损之策。品牌会道别,但那种“上学途中憧憬”确实萦绕在周围。实体店面或许撤离,人们对甜食的向往却始终不断。

回顾这次失败,可以归纳出三个要点:发展迅猛优先于内部管控,导致隐患丛生;经营多种业务而缺乏深度投入,造成资源分散;理想主义掩盖了现实问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