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夏商生鲜超市将分批推出三十多种庆兰面包的特色烘焙品,这些产品会陆续到货上架。
夏商营养餐团队联合庆兰饼家,并汇集原东海大厦水晶宫的资深厨师,致力于恢复庆兰饼家的传统风味。
经历百年风雨的庆兰饼家历史照片。
著名书法家罗丹为庆兰书写店招。
历时近两年时间整合原班人马,百年老字号“庆兰”又回来了!
一百二十八年光阴荏苒,多少起落变迁,始终不变的是那一声穿越岁月的百年叫卖:“庆兰饼啊,好嘴路”(“好嘴路”闽南话意为“好吃”)……这家始创于1892年的庆兰饼家,凭借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别具一格的厦门风味,在老字号的历史画卷里刻下了属于厦门的深沉印记——在厦门,乃至全国,拥有这般长久历史的品牌寥寥无几,映照出的是城市的文化脉络以及大众的思乡之情。
最近,厦门居民可以在夏商生鲜超市买到庆兰面包,首批三十多种特色烘焙食品会陆续登场,另外,夏商营养餐的团体餐订购活动也会逐步推出庆兰烘焙食品系列,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团体用餐单位都能预订到品质可靠、有保障的庆兰烘焙产品。
庆兰这个存在了一百年的地方,如今正迎来新生,这其实也反映了夏商集团致力于增强城市吸引力、关怀民众生活、延长产业范围、提高运作效能和改善公众形象的一个具体表现。充分运用整体能力,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升产品水准,夏商营养餐组织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联合庆兰饼家与原东海水晶宫资深厨师核心团队,使老字号庆兰饼家焕发新生,凭借精湛手艺再现128年庆兰老店的辉煌,让民众有机会再次享受庆兰的佳肴,决心为领域确立起确保产品充足、稳定价格和守护食品卫生的国有企业典范。
享誉百年
良好口碑 成为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
提及“庆兰”这个名字,厦门的年长者大多都熟悉。三十年代初期,厦门曾刊行过两部书籍,分别是1930年面世的《厦门指南》,以及1932年出版的《厦门工商业大观》,这两本书中都记载了与黄则和的花生汤、好清香的烧肉粽、新南轩酒家的小吃等并驾齐驱的庆兰糕点。这些承载着记忆的老品牌,在漫长的岁月里,各自都演绎出了广为流传的传承佳话。
庆兰饼家最早可追溯至1892年,据说始创者邓家夫妇初次到厦门时,在“磁街”(即现今厦门轮渡邮电局附近)开办了家饼铺,老板分别叫阿庆和阿兰,二人专门制作各式馅饼,后来店名便取了他们的名字各一个字,定为“庆兰斋”。庆兰斋的铺面前,时常可见当地居民排起长队,争相购入新烤制的馅饼,这种点心不仅深受厦门市民喜爱,在香港、澳门、新加坡、菲律宾等海外地区也享有盛誉,许多华侨远行时,总会从厦门港口携带数盒,甚至整箱寄回,以此作为赠予亲友的佳品,正因如此,庆兰一度成为国人引以为傲的代表性品牌,在1993年,它更荣幸地跻身全国首批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的行列。
1956年公私合营期间,庆兰斋一部分迁往香港开展业务,另一部分则并入厦门糖酒公司旗下厦门糕点厂,后来又划归厦门食杂公司,以“庆兰斋饼家”品牌持续制作馅饼产品。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庆兰斋馅饼重新与民众见面,在中山路重新开设店铺,除了继续生产庆兰牌馅饼,还推出了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糕点食品。著名书法家罗丹为其书写了店招。
2004年,伴随体制变革持续深入,庆兰饼家从厦门糖酒公司变更至厦门夏商旅游集团名下。2014年,这个蕴含许多怀旧情结的著名老店,经历多次易主,最终以文化创新形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复兴传承
三个关键点 扬起老字号复兴之帆
二零二零年,夏商营养餐有关人士领率集体再度竖起了庆兰饼家老店的振兴之旗,为夏商营养餐集体延续光大“中华老字号”庆兰饼家的整体方案施行了“发令枪”。集体清楚,这桩是份极重的历史使命,百年名店,名望在身,怎样使庆兰真正复苏?集体觉得有三个核心环节:手艺振兴、顾客认同和品质监管。
筹备团队耗费超过一年光阴,目的是逐个拜访庆兰团队资深成员,这些人皆具备三十余年烘焙功底,诸如赖锦龙、钟文制等人便是代表。根据负责人陈述,为振兴庆兰手艺,夏商营养餐不仅启用了庆兰饼家核心师傅担当领导,同时借助企业人才库,整合了原厦门东海大厦水晶宫的烹饪人员。那个地方在鹭江道的东海大厦水晶宫,老厦门们肯定都熟悉,厦门最早一批引进烘焙手艺的酒店之一就在那里。
老字号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然而市场能否认可,则与其研发成果、产品风味及创新程度紧密相连。要让老字号产品更好地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就必须在原材料开发方面下功夫,同时也要推动产品品类的振兴,这是使庆兰品牌重焕生机的重要环节。
烘焙是食材与热力的结合,面粉是影响成品优劣最核心的要素。就原料而言,夏商营养餐与中粮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的陈艳技术创新工作室合作,针对不同产品制定专门方案,研制出多种用途不同的面粉,使传统风味庆兰食品更加可口。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积累的文字资料已经堆成一人高的样子,进行的测试次数实在太多了根本无法计算,每天都要制作上百个样品进行尝试,最终产品可以说是从无数个中选出的最优的那个。夏商营养餐庆兰项目的负责人赖锦龙表示,首批推出的三十多种庆兰特色烘焙品种涵盖椰蓉小吐司、传统吐司、红糖吐司、海苔肉松面包、红豆吉士面包、葡萄干面包等经典口味,这些品种沿袭了传统制作工艺,并结合市场需要实现了传承与复兴,经过反复试验,从众多测试数据中筛选出综合性能更优的产品,产品面市后将继续根据市场动态及消费者反馈开发新的品种。
服务民生
严抓流程
全力保障烘焙食品安全
最近,市民有机会在夏商生鲜超市买到庆兰面包,接下来,夏商营养餐的团体餐订购会逐步包含庆兰烘焙的食品系列,公司、机关、学校等团体用餐单位也能预订到品质可靠、有保障的庆兰烘焙产品。许多单位,特别是学校,已经向夏商营养餐提交了试吃庆兰产品的申请,他们看重的是夏商营养餐的突出优势:更加安全、更加方便。
烘焙食品属于保质期极短的品类,对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更为严格,潜在问题也相对突出。夏商营养餐团队一位负责人透露,确保市民能够获得安全可靠的烘焙食品,是夏商营养餐促进产业水平提升的关键进展。实际上,夏商营养餐早在2009年就开始负责厦门市的“午餐工程”实施,是本地最早具备午餐工程专用中央厨房及配送网络的企业之一。
庆兰项目推进过程中,夏商营养餐着手建设烘焙车间,打造了面积达上千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庆兰产品从制作到完成需历经二十余道严谨流程,和面区域、醒发区域、器具清洁区域、烘烤区域、冷却区域等,各环节均依照SC食品生产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把控执行环节,批次样品留存检测,全力维护烘焙食品的安全品质。
庆兰系列商品后续将借助夏商商业零售及供应链平台的夏商民兴超市、夏商生鲜、夏商新生活,为市民购买烘焙产品提供更多方便,增加更多使用价值,同时利用夏商线上智能购的O2O线上服务,让市民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品尝到“中华老字号”庆兰的经典口味。
百年庆兰·大事记
1892年,诏安有对夫妇,名叫邓央仔,外号分别是阿庆和阿兰,他们在西门磁街开设了“庆兰斋这家店铺。
1956年,随着时代变迁,“庆兰”经历了多次公私合营导致的归属变更,其经营场所也屡次迁移。
1979年前后,"庆兰"开始恢复制造,接着在上世纪80年代又展现出勃勃生机。
1993年,厦门市的庆兰饼家荣获国家级“中华老字号”称号;
2004年,“庆兰”商标转归夏商集团;
2014年,“庆兰饼家”以文创形式重回众人视野;
二零二零年,夏商营养餐组织承续并振兴“中华老字号”庆兰饼家,上马庆兰烘焙项目,面向市场提供优质的老字号烘焙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