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制作流程 选择陶瓷注意什么

日期: 2025-09-07 05:07:32|浏览: 6|编号: 12695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我国陶瓷应用极为广泛,既可作陈设之用,又能盛放酒水等物,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这类美观器物的制作过程,也缺乏挑选优质陶瓷用品的知识,今日装修之家编辑将介绍陶瓷加工的各个环节,并说明挑选陶瓷时需留意的事项。

一、 陶瓷工艺制作流程?

陶瓷制作过程的第一步是准备泥土:需要到矿山采集瓷石,把采集回来的瓷石敲碎成鸡蛋大小,然后用水碓把它们捣磨成粉末,接着通过淘洗去除其中的杂质,之后让粉末溶解形成砖状的泥块。泥块制成后,要用水进行调配,清除里面的渣滓,再通过手揉或脚踩的方式,把泥团中的空气排出去,最后把沉积在水底的泥土均匀地分布开来。

陶瓷制作方法包含多个步骤,其中之一是塑形,塑形需要借助转盘,将泥团放置在转盘上,接着启动转盘。接着,通过双手的配合,调整泥团的形状,塑造出所需的器物轮廓。塑形对技术要求很高,必须了解泥料的特性,通常泥料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收缩程度大约在18到20个百分点之间,具体收缩量会因器物的种类、大小而有所不同,可以适当调整塑形尺寸。

陶瓷制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叫印坯,先准备个模具,它的外形是根据坯体内部曲线来设计的,用旋削方法把它塑造成型,接着让坯体半干,再把半干的坯体放在模具上,用手掌均匀拍打坯体外侧,最后把坯体从模具中取出。

陶瓷制作过程之修坯环节,需将坯体置于陶轮上,待车盘转动后,随即用工具进行切削,直至器壁厚度达标且内外均显平滑方可停止。

陶瓷制作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晾坯,这个过程十分简便,只需要把塑形好的泥坯放置在木制支架上风干即可。

陶瓷制作过程之雕刻环节,雕刻工具系由竹子、骨头或铁质材料制成,这些工具用于在干燥的坯体表面划出装饰图案。

陶瓷制作过程包括施釉环节,针对普通圆形器皿,通常采用浸涂或旋转涂釉技术,而琢器类或大型圆形器物则运用吹釉工艺,施釉工序完成后,将作品置入窑中进行焙烧。

陶瓷制作环节涉及烧制过程,首先需将器物从容器中取出,该容器的作用在于避免水渍对器物造成损害,整个烧制过程持续约一个夜晚,温度维持在1300度左右,采用松木作为燃料,同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火候监测,控制温度变化,并确保在适当时候终止加热。

陶瓷工艺制作过程中,彩绘环节包括釉上彩,例如五彩和粉彩,这种工艺是在已经烧制完成的瓷器釉层上,通过精细的笔触勾勒出图案轮廓,然后填充各种色彩颜料,最后将作品送入专门的窑炉中进行低温烘烤,烘烤温度控制在七百到八百度之间。

二、选择陶瓷注意什么?

1、看瓷砖正面

陶瓷多由粘土、石英砂等原料制成,挑选时需注意其外观,若表面光洁明亮,通常品质较好;倘若可见细小的针状缺陷,则不宜选购,此类产品往往性能欠佳。

2、看瓷砖背面

瓷砖的反面也能提供一些线索,除了正面之外。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瓷砖背面颜色是乳白色的,如果背面的白色过于刺眼,可能使用了化学美白剂。这种化学物质能够使瓷砖变得更白更亮,但若生产者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添加过量,从而产生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3、看瓷砖的吸水率

谈到瓷砖品质,吸水性能是关键考量因素,它与材料的致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观察单块瓷砖的分量,可以对其吸水率作出初步判断,通常情况下,分量越重的瓷砖,吸水率越低,这也反映出其属于优质产品。

小编讲解的陶瓷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挑选陶瓷时应该留意哪些方面?我们挑选陶瓷产品时,不论品牌层级如何,产品质量都是首要考虑因素,优质产品才能使用更持久。若想获取更多装修领域的信息,请持续关注装修之家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