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也称作赤箭、木浦、定风草根、白龙皮,这个名称记载于《雷公炮炙论》。它是一种兰科植物的干燥块茎。
它通常生长在树木遮蔽、潮湿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环境中,常见于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及西北的部分区域,包括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西藏等省份。
咬起来口感酥脆,同时带有韧性。香气十分独特,味道甜润。品质上乘的应当是色泽黄白、半透明、体态饱满且质地坚实的。而颜色呈灰褐色、外皮尚未完全去除、分量较轻、内部中空的则属于次品。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经
注意: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
专攻平息肝风,镇静止惊。能够缓解头晕目眩,视物昏暗,偏头痛,手脚发麻,一侧身体活动受限,说话不利索,治疗儿童惊风抽搐。
加工方法:首先去除不需要的部分,根据尺寸进行分类,然后用清水浸泡到差不多饱和,捞出来稍微放凉,接着再次泡水让水分分布一致,切成片状,最后在阳光下晒干。煎炸天麻:先用小火把锅加热,然后把切好的片放进锅里,翻炒到颜色微微发黄就可以了。蒸煮天麻:把天麻片放在浸湿的吸水纸上,放在锅里,用小火加热到纸张变黄,期间要不停地翻动药材,直到两面都变成深黄色。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化学成分
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天麻甙,这种物质也被称为天麻素,此外还含有天麻醚甙。
药理分析
对睡眠的影响
天麻中的香荚兰醇成分,能够将睡眠时长增加至原来的四倍,而香荚兰素成分则能让睡眠时间延长到原来的两倍。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天麻多糖能够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天麻多糖能够使小鼠胸腺变得更为重,可以提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加强小鼠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抗病毒作用
天麻多糖在组织培养上对水泡性口炎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对化学成分的毒理研究
动物亚急毒实验显示,天麻素和甙元不对血液红细胞和血小板造成改变,也不干扰转氨酶,不改变非蛋白氮,不触动胆固醇。
配伍
治疗偏正头痛,若风邪侵袭,导致眼睛红肿疼痛、视物模糊,头部眩晕、难以起身坐下:需要用到天麻,炮制过的附子(去除外皮和心),经过七次用水漂洗的半夏(去除滑腻部分),荆芥穗,木香,去掉粗皮的桂,芎藭。这七种药材,捣碎过筛制成粉末,加入乳香充分混合,用滴水法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五丸,逐渐增加到十丸,用茶水送服,每天三次。(《圣济总录》天麻丸)
这位女性患有肢体麻木,行动不便:天麻(切碎)、牛膝、附子、杜仲。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细末,用纱布袋装好,放入优质白酒中浸泡七天,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温饮一小杯。(《十便良方》记载的天麻酒配方)
缓解风湿脚气,消除筋骨不适,改善皮肤麻木:天麻(未经处理),麻黄(去除根部和茎节),草乌头(经过炮制,去掉外皮)、藿香叶、半夏(炮制至黄色)、白面(炒制)。将这六种药材,研磨成非常细的粉末,加入水制成如鸡头大小的药丸,外面用丹砂包裹。每次服用一丸,可以用茶水或酒送服,并且每天服用三次,没有固定时间限制。(《圣济总录》天麻丸)
治疗中风导致的手脚活动不便,筋骨出现疼痛,行走变得困难,腰部和膝盖感觉沉重:使用天麻,地榆,没药需要研磨,玄参、乌头需要经过炮制处理,去掉外皮和中心部分,麝香也需要研磨。这六种药材,除了麝香和没药需要精细研磨之外,其余的药材一起捣碎过筛制成粉末,然后与研磨好的药材混合均匀,再用蜂蜜调和制成像梧桐子一样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二十颗,用温热的酒送服,在早晨空腹或者晚上饭前服用。(《圣济总录》中记载的天麻丸)
典籍记载
天麻以根部入药,必须配合其他药材使用,才能发挥其效果,并且需要适量增加用量,有人用蜂蜜腌渍成蜜饯,或蒸煮后食用,使用天麻时,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得其要领。
《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
《本草新编》:天麻,可缓解头晕目眩,善于祛除风湿,有助于治疗肢体麻木和关节僵硬,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人思路清晰。
《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这个材料仅用于学术交流借鉴,由于篇幅限制,无法详尽无遗,敬请不吝赐教。
中医注重个体化诊疗,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方案,文中提到的药方都省略了具体用量,请大家不要随意服用,如果感到身体异常,务必马上看医生,以免耽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