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市情概况
晋州市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是大唐名相魏征出生地,也是中国鸭梨的主产区。当地现由晋州镇、营里镇、总十庄镇、桃园镇、马于镇、东卓宿镇、小樵镇、槐树镇、东里庄镇这9个镇,以及周家庄乡这1个乡组成。此外,还设有河北晋州经济开发区这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域。该市包含13个居委会和224个行政村,总面积达6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约51万人。曾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也曾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还被誉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同时是省级卫生城市,也是洁净城市的代表,并且是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文化底蕴深厚,风格与众不同。春秋年代,白狄部族在今天辖区境内建立了诸侯国家,名为鼓国;西汉时期设立县治,命名为下曲阳,隶属于冀州巨鹿郡;元朝时期设立晋州,管理鼓城等四个县份,经历了元朝、明朝、清朝三个朝代;民国阶段再次改为县,称作晋县;1991年撤销县制,建立城市。晋州具有显著的革命传统,在革命斗争时期,朱德、吕正操等先辈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和战斗,并且出现了刘胡兰式的杰出女性杨岭梅等众多为国牺牲的烈士人物。晋州的文化特色鲜明,周家庄乡是中国仅有的一个采用乡镇级核算制度的行政区域,被列为全国文明村镇之一,周家庄的农业特色观光区也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此地设有魏征公园、魏征故居、魏征廉政教育基地、鸭梨博物馆等景点,同时包含晋州官伞、魏征的传说、郭家庄东路丝弦、赵氏剪纸、烙画五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出行方便。离北京和天津有三百公里,离雄安新区有一百六十公里。往西边四十五公里是省会石家庄市中心,到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只有五十公里。晋州的道路系统完善,石黄高速、石衡高速、石济高铁、石德铁路、307国道都穿过这个城市。现在公路总长度达到1129.48公里,每平方公里有道路一公里八百七十米。成功启用符合高标准规范的公共汽车线共十四条,荣获“全国城乡交通服务体系融合模范县(市)”称号。
农业生产效率很高,具备显著特点。粮食种植区域达到80.5万亩,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3家,省级以上企业14家,市级以上企业30家,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称号,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还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当地水果种植区域达24.1万亩,其中晋州鸭梨、晋州山楂、晋州葡萄、晋州黄冠梨以及晋州甜玉米均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晋州鸭梨享誉海内外,被列为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五十强,还进入了国家“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名单,“晋州黄冠梨”与“晋州阳光玫瑰葡萄”则被授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荣誉。
工业基础扎实,承压能力出色。本市拥有各类制造企业超过两千三百家,其中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企业有二百八十家,具备高新技术的企业有一百一十一家,属于专精特新范畴的中小企业有七十一家,并且设立了二十六处达到石家庄市级以上要求的研发机构。当前着重发展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这两个核心产业,同时协调推进电线电缆、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这三个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精心构建具备稳固辅助机能的经济型园区,设有110KV变电站、集约供水站、排污处理设施、综合服务岛屿等建筑,水力、电力、燃气、交通等基础配套完善可靠,已成功落实十项区域审批流程,足以应对快速项目落地要求。马于园化工集聚区获得河北省工信厅官方认证。
商业往来频繁,市场呈现兴旺景象。目前拥有信誉楼、信和商厦、曼诺商厦等规模较大的商业中心,东边的农产品交换场所覆盖了晋州地区及邻近县份,每年成交金额大约达到两亿元,荣获省级标准化示范市场的称号。同时设立了普洛斯综合物流园、韵达河北(晋州)快递电商总部基地项目,区域性快递配送网络的基础建设已经形成。镇村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东卓宿镇、槐树镇分别获得河北省毛巾产业重点镇、建材产业重点镇称号,"超市供应联网+城乡一小时送达"成为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标志。成功打造9个淘宝镇、44个淘宝村,连续六年入选全国淘宝村领先县。
环境宜人,品质改善。已建成公园和游园绿地共56处,人均公园绿地达13.7平方米,成功成为省级生态园林城候选城市,并被授予“河北省森林城市”和“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近年来,开展城市更新工程144项,总投资158.16亿元,其中包括改造111个老旧居民区,增设带状公园和口袋公园14处,新增的公园绿地面积约为20.2万平方米。乡村整体环境面貌显著改善,被授予“省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优秀县区”称号,成功打造了114个省级和谐村落,乡村道路及街巷实现完全硬化。水肥综合运用等先进做法,先后在国家级农村厕所改造经验交流会议、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会议上被选为典型范例加以宣传。总十庄镇和营里镇分别获得国家级中心城镇和全国文明村落的认定。武邱等两个村庄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文化村资格,南冻光、小樵、官庄等八个村庄被授予省级森林村称号。
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居民生活舒适安逸。本市共有中学和小学共172处,托幼园所169个,设有三级医疗机构3家。已建成1个县级养老事务协调机构、10个乡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以及13个日间照护服务站,运营各类养老场所16个,确保城区基础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定期举办创新实践、人才招聘等主题活动,建成5个创业培育基地,民众就业支持渠道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