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北、高雄的喧嚣相比,台湾地区那些小镇特有的质朴中,流露出的雅致和宁静,更令访客着迷。当《鹿港小镇》、《外婆的澎湖湾》、《流浪到淡水》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时,不妨一同前往香火旺盛的鹿港小镇,感受澎湖湾的浓厚亲情,欣赏夕阳映照下的迷人淡水吧
鹿港小镇:
庙里的香火是否依然虔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广为传唱,让鹿港名声大噪。其中“寺庙里的香烟是否还像从前那样缭绕”这句歌词,深深打动了无数听众。
依照当地习俗,前往鹿港,必须参拜当地的庙宇。鹿港境内遍布各式寺庙,数量超过两百座,可以说几乎随处可见小庙,每隔一段距离就能见到大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龙山寺、文武庙、兴安宫、天后宫、文德宫,还有地藏王庙、城隍庙、三山国王庙等等,而天后宫更是众多游客争相前往的热门景点。
天后宫内设有镇殿妈、镇殿二妈以及湄洲开基二妈的神像,这些神像享有极高的地位。台湾各处有多达六百座庙宇是从鹿港天后宫分出的香火,因此每年都有接连不断的信徒前来朝拜。三百年间,缭绕的香烟已经染黑了妈祖的面容,信众们都尊称她为“黑面妈”,这足以证明香火之旺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的诞辰之日,前来朝拜的队伍更是让天后宫热闹非凡,成为鹿港一项重要的盛事。
集集小镇:
地震重创难掩昔日风情
漫步于南投的集集小镇,能听见轻便火车的汽笛声响彻空中。镇上有一座拥有近八十年岁月的车站,完全由桧木构筑,堪称台湾地区古老车站中的代表。昔日,当地居民家中未配备计时工具,便依赖车站内的时刻表掌握时刻,成为那批人共同的怀念。
九一一强震时,集集镇遭遇严重破坏,因其紧邻震源迅速在宝岛广为人知,非官方组织在救援行动中贡献突出。十余年光阴流转,今日集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旧车站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现今的火车站已不复往日车水马龙,多是旅客在站前广场捕捉影像,老式蒸汽机车陈列于广场中央,更像是为工业发展树立的丰碑。
手持往昔的铁路票据,体验十五分钟的内陆列车之行,沿途能够观赏到台湾驰名的浊水溪,由于水流中沉积物含量丰富,水体呈现深色,因此获得此名,列车的停靠点位于车埕,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研究木造构造建筑的韵味……
澎湖湾:
体验怀旧和感恩的故土
夜晚的海风缓缓吹过澎湖湾,白色的浪花拍打着沙滩,看不到椰子树映着夕阳,只有广阔的海面呈现出一片蔚蓝。这首广为流传的老歌《外婆的澎湖湾》,讲述了一段祖孙间真挚的情感故事。歌曲的演唱者潘安邦的家乡就在澎湖,他那座保留着些许破损的房屋,处处都体现着小男孩与外婆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意。故居的后院摆放着一尊铜铸艺术品,小潘安邦和外祖母的形象被永远凝固在一幅动人的场景之中,抒发着深厚的家族情感。
澎湖被大海环绕,除了潜水、水上摩托等常规的水上活动很受欢迎,另外出海体验渔民垂钓也相当流行。当地渔民在近海地带建立了专属的海洋养殖区:用海上支架圈出一块水域,将其划分为多个小单元,分别养殖着鱿鱼、小管等当地特有的海产,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钓鱼,感到非常愉悦。
淡水小镇:
夕阳下的情人桥几多浪漫
从台北搭乘捷运前往淡水,全程耗时半晌,此地却已由喧嚣都市蜕变为宁静的休闲之地。淡水为台湾北部最早兴起的港口,奈何河道逐渐沉积,大型船只难以通行,最终让位于基隆港,渐渐专精于渔业。正因这般变迁,才造就了今日淡水安然闲适的风貌。在淡水镇漫步,各式各样带有欧洲、福建及日本风格的旧式建筑映入眼帘,它们无不诉说着这个地方深厚的岁月积淀。
在淡水,黄昏时刻最为迷人。夕阳的余光洒在水面上,将淡水老街完全浸染在一片灿烂的金色光芒之中。河岸边的钓鱼人悠闲地守候着鱼儿咬钩,街上的画师专注地为路人绘制肖像以留下难忘的瞬间,同时还有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渔船上方盘旋,临街的店铺里透出斑斓的灯火。水边码头的爱情长廊声名卓著,傍晚时分的长廊沐浴在温暖的霞光里,众多相爱的男女手牵手的伫立其上,构成一幅幅温馨的轮廓……本报记者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