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证券化,298元的票60元就能买到?!揭秘潜规则,满满的都是套路

日期: 2025-09-07 19:09:29|浏览: 4|编号: 12736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秋临近,不少机构采买人员纷纷遭遇推销月饼的骚扰,电话、短讯、微信、QQ持续轰炸。其中,有酒店合作方向记者倾诉苦衷,声称酒店后厨施压,若不采购其月饼礼券,后续供货环节将面临阻碍。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份“2018年月饼标价表”,引起许多民众极大震惊:标价达数百元的酒店式月饼,实际售价仅从五十五元起步,部分酒店甚至打出两成优惠的震撼折扣!

这些标价在三五百元的月饼,究竟有何价值?它们为何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

高毛利率吸引酒店卖月饼

月饼制造过程中,涉及A股里一些酒店餐饮公司,例如全聚德、华天酒店、金陵饭店、麦趣尔这些,不过它们并不是专门做月饼的。专门以月饼制作作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有广州酒家和元祖股份。

广州酒家2017年的年度报告,里面有截图,展示了公司主要业务,按行业分类,也按产品分类的情况

广州酒家在2017年的年度报告上表明,公司全年总营收为21.89亿元,其核心业务营收为21.69亿元。其中,月饼类产品创造了8.98亿元的销售额,这一数字占到了核心业务总营收的41.40%。

元祖股份2017年年度报告的截图显示,其核心业务营收的构成情况,是以不同产品种类为基准进行划分的

元祖股份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表明,企业全年总营收达到17.77亿元,其核心业务营收为17.35亿元。具体来看,月饼礼盒带来的收入为6.18亿元,这部分营收占到了核心业务总营收的35.64%。

月饼是节日特色商品,广州酒家和元祖股份在下半年获取的收益,明显要比上半年高得多。这种销售业绩不仅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而且月饼产品的利润率也十分理想。2017年,元祖股份、广州酒家以及麦趣尔这三家公司,其月饼业务的利润空间都达到了超过六成的水平。

酒店月饼很多是“贴牌货”

有位身份保密的食品公司主管坦言,多数酒店售卖的月饼系委托其他厂家制作,同一家酒店售卖的不同风味月饼,有时会委托不同的代工厂进行生产。

酒店品牌令人信赖,月饼礼盒设计很考究。虽然费用稍高,林女士每年仍会向酒店采购月饼馈赠客户。今年偶然发现月饼盒背面注明,糕点并非酒店自制,而是代工的,让她颇感惊讶。这位在金融机构任职的女士向媒体表示,得知自己花费重金购买的月饼是“代制品”,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制作月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占用场地,酒店通常不会为了生产月饼而投入巨资购置专用机器设备。通常情况下,月饼加工厂向酒店供货主要赚取加工费,一盒月饼的造价因原料差异而不同,大致在四五十元上下。食品厂从月饼销售中获得的利润远不如酒店,尽管酒店售卖的月饼标价较高,但多数会进行打折促销。这是某食品厂负责人的看法。

(配图,图文无关)

业内专家透露,一旦月饼包装印上酒店品牌标识,其价值便迅速提升,即便是同款月饼,在不同档次旅馆的售价也存在差异,现在月饼的礼盒越来越美观,包装也愈发精致,连月饼的形态设计都颇费巧思。多数人在选购月饼礼盒时,更在意外包装是否显得奢华、气派、有品味,挑选月饼时主要权衡的不是收礼人是否会觉得美味,而是自己是否显得体面。如今月饼消费主要为了满足人情往来,购买的是其象征节日的意义。市场上对月饼的定价标准也逐渐转变,不再以口味好坏为依据,而是以礼盒的精致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被摊派月饼票,折价卖黄牛

一位姓梁的酒店食材供应商表示,月饼原先由酒店内部糕点坊手工制作,通过正规途径售卖,约2002年时,手工月饼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改由工厂批量生产,因数量庞大,便分配给酒店各科室,但酒店内部部门缺乏销售途径,最终将任务转嫁给供应商。

(配图,图文无关)

酒店月饼的售卖渠道很单一,仅有少数是自己销售,多数是经由票贩子和摊派商完成,所有酒店合作商都必须承担摊派的额度。此外,酒店提供给票贩子的价格和给供应商的价格并不相同,这一点让我非常不满。宁波地区三四十家酒店,今年一共强行摊派给了3000张月饼票,其中数量最多的近千张,数量最少的也有三四十张。在他供货的酒店里,只有一两家没有摊派给他。

他仔细盘算了一下,普通旅店分发月饼券的规则是,根据货物供应量来,比如供应一百万,按销售金额抽取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六,这意味着,一年一百万的购买总额,需要分摊两万到六万的月饼券。分摊的券面价格通常在票面价值的五成到原价之间。

这批月饼票数量太庞大,送人完全不划算,只能赶紧降价处理给黄牛,要是卖不出去,全都要自己承担损失了。我花了九十多万领来的这些票,转手卖给黄牛之后,已经亏损了二十三万。

“券多饼少”成市场潜规则

月饼票有时会出现数量超出实际月饼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票多货少”,也被称作“月饼超额发行”,这实际上是月饼市场中的一个隐秘现象。

月饼票流转情况,颇有几分像期货交易,通常涉及制造商,接着是购买方,再回到制造商,或者制造商,然后是购买机构,再由购买机构的职工,最后又回到制造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

据记者了解,曾发生过一起被称为月饼证券化的事件,其基本过程是,月饼厂商发行了面额为100元的月饼凭证,以65元的价格转让给分销商,分销商以80元的价格转售给顾客A,顾客A将月饼凭证赠予B,B以40元的价格卖给囤积商,厂商最终以50元的价格从囤积商手中回购。瞧,厂商没卖月饼,得了十五块,经销商也得了十五块,A送了人情往来,B赚了四十块,黄牛赚了十块。这就是月饼的金融化运作。

许多寻常百姓手里的月饼票一旦失效便不再理会,然而票贩子手里的月饼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酒店那里回购得来的。缘何如此?双方在利益上的相互促进,是经过长时间慢慢建立起来的默契,好比托儿,这类托儿通常由少数固定人员构成,属于某个有组织的架构。一旦只负责印刷而不进行实际生产,也能获取利润,而且速度远超生产环节,这种混乱的竞争态势导致了月饼市场的价格混乱不堪。”

但颇为奇特的是,酒店制造出的月饼票流转不畅的情况,也令部分餐饮企业倍感困扰。原本培育的“黄牛”群体,反而不受自身控制。渠道虽掌握在自己手里,却要受制于“黄牛”。这些“黄牛”报出的价格低于公司的团购价,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销售秩序。宁波南苑食品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月饼票的金融化运作让市场陷入混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