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酸碱理论.doc

日期: 2025-09-08 00:07:21|浏览: 7|编号: 12751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路易斯电子理论源自1923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的构想,该理论扩展了酸碱的界定。凡是能够给予电子对的物质,都被归类为碱类;而凡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则被称作酸类。据此,路易斯酸又被称作电子对受体,路易斯碱则被称为电子对供体。酸碱之间通过电子对相互作用,会形成配位共价键,最终生成酸碱复合物。任何缺少电子的物质都能充当路易斯酸体,任何拥有多余电子的物质都能充当路易斯碱体。路易斯酸体大致包含这些类型: (1)金属正离子这类路易斯酸体涵盖多种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都具备空余的价层电子轨道可以参与成键。(2)价层电子未饱和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这主要是指类似三卤化硼BX3这类化合物。BX3分子里,硼元素的价电子层仅含3对配位电子。该层理论上有能力容纳4对电子,所以硼原子属于电子亏缺型原子,任何情况下都显示出路易斯酸性特质。含有碳氧双键的化合物是典型极性键合分子,这类分子广泛存在。氧元素的得电子能力远超碳元素,双键里的电子云就偏向氧元素,这种偏向使得双键中的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它就倾向于和电子给予体发生反应。某些p区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价电子层还有可扩展的空轨道,当这些原子遇到路易斯碱时,外层的空d轨道能够容纳路易斯碱提供的孤对电子。能充当路易斯碱的物质包括以下几类: 常见的阴离子路易斯碱有F-、Cl-、Br-、OH-、CN-等,实际上只要路易斯酸足够强,任何阴离子都能作为路易斯碱,具有孤对电子的中性分子也可作路易斯碱,常见的例子有氨、胺和水,一氧化碳、CH3OH等也具备这种能力。含碳-碳双键的分子,在双键位置上电子比较集中。反应时,这些双键能够向金属离子提供п电子,从而构成配位共价键。最典型的实例就是蔡斯盐K

Pt(C2H4)Cl3

。路易斯碱显然包括了布朗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