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鹿角巷、1点点……17家网红奶茶店抽检!结果让人揪心

日期: 2025-09-08 11:10:41|浏览: 6|编号: 12785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如果你是奶茶

以下自欺欺人的挣扎

你一定懂

——

“奶茶是茶

茶是养生的

所以奶茶是不会胖的”

怕胖?

有人说:

还有无糖奶茶嘛!

不过……

今天的猛料,有点吓人!

最新消息来自苏州张家港市场监管部门,他们上个月初借助网络订餐渠道,对17家售卖奶茶的店铺抽检了30份样品,其中包含Coco、鹿角巷、1点点这些热门品牌,检测结果显示出一些令人咋舌的数值,比如一家卖皇茶的店铺,其无糖相思红豆饮品每100克含糖7.88克,这个量约等于摄入了8颗方糖。

抽检的奶茶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因此,记者联系了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就奶茶或对健康产生的作用的相关疑问进行说明。他透露,现阶段并没有针对奶茶饮品设立任何规范,假如奶茶以牛奶和茶叶为主,并且尽量降低其他成分的含量,那么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相当好的饮品”。

无糖奶茶总糖含量不低

最高可相当于8块方糖

依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指引,人体每天糖分摄取上限为25克。不过,在此次抽查的30份450毫升奶茶样本里,普遍糖分含量偏高,即便是宣称“少糖”、“无糖”的奶茶,其含糖量也大多超出推荐值。

抽检的30款奶茶里,每杯450毫升的饮品,含糖量从14.5克到50.9克不等,糖分最高的饮品出自四云奶盖贡茶,含量达到50.9克,若按4.5克方糖换算,相当于摄入了11块方糖那么多糖。

10款总糖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在低糖或不含糖的茶饮里,一家鹿角巷出的“无糖鹿角奶茶”,化验出的含糖量是24.44克,折算下来相当于5.5颗方糖的甜度。

该奶茶品牌名为皇茶,是一款无糖相思红豆饮品,经检测每100克含有7.88克糖分,这一数值等同于摄入了8块正方形的糖块。

7款少糖、无糖奶茶总糖含量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说明,部分顾客以为“无糖”意味着完全不含糖分,认为这类饮品适合有特殊需求的人,然而,标示为少糖或无糖的奶茶,其含糖总量其实并不少。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此进行了说明,制作奶茶所用的牛奶或奶粉,是奶茶中糖分的一个来源,国家标准GB 28050—2011中所指的“无糖”概念,是专门针对预先包装好的食品,至于现制奶茶是否属于预先包装好的食品,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规或标准能够明确界定。

奶茶中的咖啡因比咖啡还多

中杯奶茶可比拟4.3罐红牛

许多人未意识到奶茶里的咖啡因含量颇高,有时甚至超过咖啡。咖啡因属于黄嘌呤生物碱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它是一种能刺激中枢神经的物质,可以暂时消除困倦感,使人重新振作。除了咖啡,茶水、部分碳酸饮品、可可制品、功能饮料以及巧克力等,也含有这种成分。

这回抽检的30批奶茶里,每批都发现了咖啡因,平均每公斤含量是239毫克,最高的达到了483毫克,换算下来,一杯中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是217毫克,这比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108毫克)要多出一倍以上,而一罐红牛饮料里的咖啡因含量只有50毫克,所以说,咖啡因含量最高的那杯中杯奶茶,相当于4.3罐红牛的含量。

8款咖啡因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范刚说明,现阶段全国没有现制奶茶的规范标准,国家标准GB/T 21733-2008 茶饮料里指出,奶茶饮品和奶味茶饮里茶多酚的量要超过200毫克每公斤,咖啡因的量要超过35毫克每公斤,由于仅对量的最低值作出了规定,没有对最高值作出规定,所以,只要这些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奶茶饮品就算达标合格。咖啡因含量越高,则说明所用的茶叶原料也越多。

29批次奶茶均检出“反式脂肪酸”

专家称摄入过量或致心血管疾病

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材料表明,在这次抽查中,全部29杯奶茶都发现了“反式脂肪酸”,还有几杯奶茶检测出了含量很低的“甜蜜素”。

反式脂肪酸是什么?范刚说明,它属于一种对健康无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自然界中的油脂里含有微量的这种成分,氢化植物油因为制造花费少,而且能保持食品的口感,经常被用在食品制作过程中,例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和代可可脂等产品的生产,而植脂末是许多现调奶茶的构成材料,因此奶茶里会出现反式脂肪酸。

依照国家标准-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要求,若食品成分中含有氢化或部分氢化油脂,或在制作时运用了这类油脂,就必须在营养信息栏中列出反式脂肪(酸)的具体数值,同时,个人每日反式脂肪酸的摄取量不应超过2.2克,其摄入量须低于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过量食用反式脂肪容易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上升,进而提升心脏和血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范刚指出,奶茶若以牛奶和茶叶为原料调配,则品质较好,颇为理想,但若以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替代牛奶和茶叶,则品质难高,效果不佳,水准不高。当前,由于缺少现制奶茶的质量规范,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较为混乱,这是造成现状的关键因素。

抽检结果总表↓↓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日糖分摄取量不宜超过50克,更理想的情况是控制在25克以下。根据抽样检测的数据显示,仅仅喝一杯饮料,就足以使一个人在一天内摄入的添加糖量超出正常标准。

少糖和无糖奶茶的含糖量同样不少,商家说明无糖是指制作时没有额外加糖,但并未顾及原料和配料中是否自带糖分,这种说法与顾客的认知显然有很大出入。

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首先对食品里的咖啡因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并且提供了不同群体可以接受的量。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一次不要超过200毫克,一天不要超过400毫克,这样是安全的。但是,怀孕期间的女性需要注意,每天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不超过200毫克。至于咖啡因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不过每公斤体重每天最好别超过3毫克。

反式脂肪的食用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过量食用会损害身体机能,容易造成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上升,进而提升心脏和血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本次抽查发现,绝大多数现制奶茶的包装上既无成分说明,也缺营养标注。商家在经营环节需增强责任担当,严格把控原料质量。特别是针对产品宣传,要明确提示咖啡因并非人人适宜,该物质存在特定禁忌人群。销售时必须清楚标示奶茶的详细成分以及不适合饮用的群体。

事实上,多数人都清楚奶茶的坏处,只是难以舍弃,毕竟它实在太诱人了,然而除了奶茶,其他许多饮品同样存在健康风险,

碳酸饮料

1、含糖量极高

每250毫升的可口可乐包含26.5克糖分,因此600毫升的整瓶可乐含糖量会超过60克。成年人每天的糖分摄取量最好控制在40克以内,一瓶可乐的糖分就足以超出这个数值。糖分摄入过量,可能会造成体重增加、血糖异常、心脏血管问题等不良后果。

2、含有防腐剂

碳酸饮料的储存期限普遍介于一至两年之间,这得益于其内含的防腐成分,多数为苯甲酸钠,以延长保存时间,少量摄入通常无碍,然而长期大量饮用则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果汁饮料

1、果汁饮料热量高过汽水

有美国媒体称,一些医生和科学家指出,饮用纯天然果汁未必有利于身体健康。天然果汁导致的肥胖问题,与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以及含糖烈酒的现象相似。此外,许多果汁饮品中额外添加了较多糖分。

2、含有的人工色素影响智商

各种含果味的饮品以及淡果汁,都要添加合成色素。过多色素被儿童吸收,会积聚在尚未完全发育的胃肠内壁上,导致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紊乱,妨碍体内多种酵素的作用,对身体的能量转换和体型成长产生负面效应。

能量饮料

1、 含有较多的咖啡因

多数能量饮品里糖分和咖啡因含量很高,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在125-250毫克之间,一罐能量饮料则含有280毫克。通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摄入的咖啡因不宜超过200-300毫克。咖啡因会损害消化系统、干扰正常睡眠,还会阻碍铁质吸收。长期饮用能量饮料,可能引发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等问题。

2、 含有锝等微量元素

部分能量饮品里的所谓“创新成分”,或许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可能造成伤害,比如锝这类微量成分。通常情况下,产品包装上不会注明这些成分的具体含量。即便有相关标注,普通人也难以据此判断其含量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使血压升高,刺激心脏和神经系统

运动前摄入能量饮品能提升精力吗?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支持。实际上,这类饮品反而会导致血压上升,并对心脏及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

能量饮品也可能引发类似药品不良反应的现象,其影响不容忽视。倘若存在心脏或血压方面的健康问题,那么更应远离能量饮品。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