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郝楠楠,实习生刘程、苏慧珍报道,6月30日,新田360广场郑州国贸店负一层的哈根达斯停止服务,正式停止运营。该品牌点餐小程序显示,360国贸店关闭之后,河南省境内仅存一家分店,位于中牟县杉杉奥莱。
除了郑州,哈根达斯关闭门店的现象也出现在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曾经被视为冰淇淋的顶级品牌,它为何选择退出市场?
全国关店,哈根达斯卖不动了
6月28日,哈根达斯360国贸店即将结束营业的前两天,大河财立方记者前往该店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天是周六的下午,属于商场客流量最大的时段,然而店内就餐的客人仅有零星两桌。
即将停业,有工作人员透露,店铺并未开展优惠活动。当天小程序下单页面显示,最经济的手工冰品是100克装纸杯款,标价47元;75克的小包装原版纸杯冰品,价格是43元。根据大众点评数据,此店平均每人消费60元。当被问及停业缘由,该员工回应是“企业方面的决定”。
据记者整理,今年至今,北京、长沙、武汉等多个城市的部分哈根达斯门店已经关闭。有媒体报道指出,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或许打算以数亿美元的成本,卖掉其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哈根达斯店铺。针对这一传闻,通用磨坊于6月30日向大河财立方记者回应,表示“对于这个传闻我们不作任何评论”。
哈根达斯小程序数据表明,到6月30日,该品牌全国运营店铺大约有260家,这些店铺分布在多个城市。其中,有7个城市店铺数量超过10家,主要集中在一线和部分新一线城市。具体来说,北京有34家,上海有47家。其他城市包括广州、杭州、西安和深圳。回顾过去,哈根达斯在全国的店铺数量最多时超过400家。
是什么原因导致店铺关闭?公司是否会考虑开拓其他新区域?媒体针对这些事项进行了深入询问,但在文章发布时,相关企业尚未给出回应。
成也高端,退也高端?
哈根达斯被称作冰淇淋中的顶级品牌,这个外号源自消费市场。它究竟售价有多高?即便到现在,其价格依然是整个冰淇淋领域的最高标准。
郑州的店铺里,除了前面提到的两款价格在四十元上下的商品,还有450克分量的手工装冰淇淋,标价是118元,160克的双球华夫筒大概要69元,而特色冰淇淋的套餐是每份108元。此外,哈根达斯的蛋糕冰淇淋也是常被选购的,价格范围从172元到498元不等。
大众或许更清楚哈根达斯那早已流传的广告词“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这句宣传语,让前往哈根达斯消费的行为,增添了不少庄重感。同时,那个时期,哈根达斯凭借其国际品牌的身份,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并且率先确立了高端冰淇淋的市场地位,在几年之内迅速吸引了主要消费群体。
谭野作为有味餐饮加速器的发起人,认为哈根达斯成功源于其高端定位,衰落也归因于同样的因素。过去,几十元一支的哈根达斯是情侣们炫耀身份的象征,但现在,经济形势变化,年轻人更注重性价比。谭野在接受大河财立方媒体人采访时剖析,价格策略决定了品牌的市场范围,许多消费者已经不再负担得起哈根达斯的费用,这是其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的关键所在。
中国食品行业研究专家朱丹蓬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哈根达斯原先的高利润经营方式,现已不符合中国冰品市场的当前状况,价格在五至六元的普通冰淇淋,在味道、产品层次和配料量方面,与昂贵品牌的差异并不明显,不过他补充说,如果哈根达斯继续降低售价,可能会承受相当大的经营风险。
换言之,消费者正在对哈根达斯“祛魅”。但消费者流向何方了?
争夺现制冰淇淋市场,
创新与丰富选择是方向
六月份二十八日,媒体人员前往哈根达斯360国贸分店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发现邻近的Dairy Queen(也就是DQ)经营状况良好,店内坐满了用餐者,店外也有多位送餐人员正在等待接收订单。
DQ是哈根达斯之外一个突出的全球性品牌,主要面向中上水平的消费者群体。根据窄门餐眼提供的信息,DQ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开设了将近1700家分店。最近一段时间,DQ的母公司CFB集团公布一项发展规划,打算在未来三年内于中国市场增设800家DQ门店。这些新增门店将包含大约50家售卖汉堡的店铺、100家提供手工制作蛋糕的服务点,以及650家经营冰淇淋的专卖店。
DQ不仅通过开设新店来扩大市场范围,在产品更新和外卖服务上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致力于实现全天候经营和产品多样化,例如重点发展了汉堡和蛋糕等新品类;在外卖业务方面,以郑州地区为例,不少DQ门店每月完成的订单量超过一千份;在当前激烈的外卖优惠竞赛中,也能看到DQ积极参与的身影。
DQ以外,新锐品牌同样发展迅猛,波比艾斯全国网点数量超过一千个,野人先生品牌经营场所达到五百个以上,PANDA QUEEN门店数量也有两百个以上。与此同时,伊利、蒙牛等老牌预包装冰品依然是购买主力。2024年,伊利冷饮板块营收达到八十七点二一亿元,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冰棍如今已不再是季节性产品,全年都有销售,特别是女性购买力持续增强,中国的冰棍市场前景依然广阔,朱丹蓬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在当前的购买氛围下,快速更新产品并保证品质,同时注重价格与价值的平衡,将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
谭野补充说明,往后预包装的冰品和现场制作的冰品将继续各自发展,专门售卖现制冰品的店家只有让冰品变成顾客买得起的“社交媒介”才能经营得更加顺利。中高端的市场始终存在,只是经营方式调整了,品牌需要提供从九块九到上百元不等的价位选择,让人们可以方便购买也能偶尔享受“小贵气”。此外,店铺、外带服务、外卖渠道以及零售冷柜这四个引流途径都必须整合起来。”谭野建议。
编辑由刘安琪负责, 校对工作由陈筱娟承担, 核对环节由李震执行, 最终监督由古筝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