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功、实习记者刘媛媛 文/图
保定居民一提起"稻香村"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西大街那家历史悠久的"稻香村"老铺,而不是知名度更高的"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这家坐落在古街上的点心铺,已经成为了保定几代人心中的珍贵记忆和深厚情感寄托。
然而现在,这家百年老店原本只做中式糕点,如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不断推出新举措,逐渐走出舒适区,通过创新传统糕点形式,同时接纳西式糕点风格,使得"保定稻香村"品牌重焕生机,展现出新的活力。河北青年报的记者们现在邀请大家回顾历史,深入了解这家老字号糕点店的许多故事。
传承:一座牌匾传承百年
6月4日那天下午,西大街稻香村那家有着传统韵味的店铺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正在细心地挑选点心,他几十年如一日只钟情于本店的糕点,认为"外面的点心味道不对,实在不怎么样"。在他的前方,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在等候结账,店员们正忙得团团转。
源自韩愈名著《进学解》的"含英""咀华"两个匾额,分别挂在入口的两边。注视着这两个匾额,令人感觉像是被带回了很久远的年代。
西大街的稻香村门店
1917年,河北景县人曹洪波从北京观音寺稻香村学成归来,前往保定谋生,在西大街路边创办了家糕点铺子,店铺名称沿用了原北京老东家的名字。保定稻香村就此开启了它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制作花饼的玫瑰,务必得由专人从云南那边专门去买;面粉非得是乾义面粉厂出品的;糖也必须是两广地区的蔗糖……稻香村厂志里头记着,那时候对食材的把关特别严。就靠着上好的原料和精细的活计,稻香村在保定扎下了根,名气也慢慢传得越来越远。
1948年,保定被解放,保定稻香村随即被政府接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伴随社会的发展,它转变成了保定首家公私合作经营的单位,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实现了迅猛的进步。
保定稻香村在新时期虽然遭遇过不少困难,不过还是成长为如今这样一家股份制公司,它总共开设了十家分店,能够制造出一百多个不同类型的食品,每年生产量将近一万公斤。
位于长城北大街的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变革:创新同时秉承百年高标准
位于西大街的稻香村分店里,各式各样的传统中式点心旁边,几款新近制作好的生日蛋糕引起了参观者的关注。保定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赵坤谈到,由于时代进步和社会变化,稻香村持续进行创新,推出了新的产品系列,包括西式糕点,比如生日蛋糕和慕斯蛋糕,这些产品从2019年开始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赵坤说。
此外,我们在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赵坤向媒体展示了一款点心,他解释道,像这种名为'冰沙'的手工点心,虽然外形与传统糕点相似,但其内馅的口感却类似于冰沙,更适合在冷藏状态下享用。
稻香村研发的"冰沙"糕点
新推出的产品没有降低保定稻香村对原料的严苛标准。店铺外高挂的"含英""咀华"体现了这家老店百年的经营理念。公司研发负责人国亮表示,他们选用奶油、黄油等食材的标准,几乎和市面上常见的烘焙店使用的材料相同,甚至更为严格。
店内的中西式糕点
发展:为严把品质,不开放加盟
保定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有共同的传承关系,后者成立于1773年。早在乾隆统治时期,稻香村制作的糕点就进入了皇宫,并且是"满汉全席"的开场点心。
如今,历经一个世纪的成长,保定稻香村在相继荣获首批"河北老字号""保定老字号"称号之后,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赵坤表示,时常有电话询问希望洽谈合作事宜。不过,由于糕点行业有其特殊性,从品质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企业经过研究,决定近期不会开展加盟业务,主要依靠直营门店和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我们曾经遭遇过挫折,先前确实存在部分合作店铺,不过在品质管理方面成效欠佳,因此,为了精确控制产品品质,我们的糕点都由总部集中生产,接着再配送至各个销售点,赵坤说明,现阶段我们的重心在于提高传统糕点的品质,并且研发新的品类。
店内的糕点
保定稻香村在品牌上运用"保稻"和"壹品稻香"两种区分,以此突出产品特色,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该企业针对不同门店的顾客群体,对糕点种类进行细致安排。例如,裕华路店因为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所以西式糕点供应比例较高;而时代商厦店则侧重服务中老年群体,西式糕点种类相对较少。
稻香村现在在保定市有七家正在营业的直营店,还有三家正在建设的直营店。赵坤表示,以后公司不但会继续提供网络服务,也在考虑增加实体店的数量。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保定市民能够尝到这个传承了一百年的"保定风味"。
河北青年报带你"图个明白":
通过一张图片可以明白"保定稻香村""苏州稻香村""北京稻香村"彼此间的纠葛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