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拍价创新高成收藏新宠

日期: 2025-09-09 19:11:51|浏览: 8|编号: 12881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拍出3000万美元的红宝石

红宝石钻石花形胸针

红宝石裸石

同色系的碧玺常被拿来充当红宝石,图为红碧玺钻石耳坠。

同色系的碧玺常被拿来充当红宝石,图为红宝石钻石耳坠。

红宝石钻石项链

最近,于瑞士日内瓦举办的苏富比拍卖活动中,一枚标名为“日出”、净重25.59克拉的缅甸鸽血红宝石,最终以2625万瑞士法郎(折合约3033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从而刷新了红宝石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同时,依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所发布的数据,过去五年间,未经加热处理的一克拉红宝石价格已暴涨了二十倍,在各类宝石中表现最为抢眼。当前,彩色宝石在国内市场备受藏家和购买者的喜爱,其中红宝石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碧玺和坦桑石热潮消退后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焦点。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宝石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该如何辨别真伪并做出明智的选择呢?不妨继续探索

硬度仅次钻石

深受欧洲贵族宠爱

红宝石位列世界五大珍贵宝石,与钻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齐名。它属于刚玉类别,核心物质为三氧化二铝,因含有铬元素而呈现红色至粉红色调,铬的浓度通常在0.1%到3%之间,个别情况下能达到4%,浓度越高则色泽越鲜明。其中,血红色品种最受青睐,人们常称之为“鸽血红”。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检测中心检验员王琦表示,宝石的价值高低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外观、持久度、稀缺程度以及制作工艺。红宝石在这几个方面都表现优异。以持久度为例,硬度是关键指标,红蓝宝石的硬度仅次于钻石,莫氏硬度为9,而碧玺的硬度在6到7之间,石榴石的硬度则位于7到8范围。如今,有人会使用相同色调的碧玺或石榴石来冒充红宝石,主要因为碧玺以红色和绿色为主,产量很大;石榴石的红色系也很普遍,由于属于造岩矿物,全球各地都有分布。

红宝石的名贵程度,从其历来备受西方贵族宠爱中也可见一斑。

广东省彩宝首饰商会执行会长王海金表示,业内流传一种说法,蓝宝石被视为帝王,红宝石则被称作后妃。红宝石最初在斯里兰卡被发现,随后搭乘轮船运往欧洲。然而,由于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同时当时抛光和打磨技术相对原始,导致红宝石无法进入普通民众的视野,基本上仅供皇室成员和贵族阶层享用,作为他们权力、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伊丽莎白女王在婚礼时,收到缅甸人赠送的96颗红宝石,还收到缅甸妇女解放组织赠送的一对红宝石和钻石镶嵌的垂饰。1978年,女王把这两份礼物改造成王冠。1936年,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送给情人威丽斯·辛普森一条缅甸红宝石项链,庆祝她40岁生日。那一年,爱德华放弃王位,获封为温莎公爵,同温莎夫人相伴,演绎出一段广为人知的“舍弃权位追求爱情”的佳话。

确实,在出产红宝石的东方,存在诸多关于红宝石的传说故事。早在15世纪之前,印度人视红宝石为“石中珍宝”,其尊贵程度远超钻石。缅甸方面,有说法称,古代武士常在身体上开一个小口,把一颗红宝石放进去,以为这样就能抵御刀箭伤害。中国历史上,也能发现红宝石的光芒。比如清朝的王公大臣们,他们的身份地位是用不同的顶戴花翎来区分的,亲王和一品大员的顶戴花翎上,会镶嵌着红宝石。

变现能力强

收藏要重高品质

红宝石的高贵地位,令其与钻石、蓝宝石共同受到国际收藏家们的青睐。王海金表示,红宝石的价值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而其价值下降速度则慢于经济衰退,市场波动性很小,是一种很好的投资选择。

广东省彩宝首饰商会成员、珠宝商徐阳也提及,红宝石的流通性相当好,优质宝石价格昂贵,且适合储存,在拍卖场所或者大宗交易场所,只要品质上乘的红宝石上市,几乎立刻就能脱手,不同于书画或陶瓷,资产转换难度较大,这也是众多宝玉石鉴赏家敢于囤积货物的缘由。

红宝石在国外广受欢迎,不过国内收藏家对它的喜爱是近些年才逐渐显现的。王海金谈到:“由于大克拉、高品质的红宝石非常难得,价格也相当昂贵,多数收藏者望而却步,使得这种宝石显得比较特别。最近十年间,其他彩色宝石逐渐流行起来,人们才开始关注红宝石,专业的收藏群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所以收藏投资的话,提升物品的优质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应该从物品的样式和品质两方面考虑。现在彩宝行业已经发展到注重设计的阶段,普通消费者能挑选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作品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所有人都只盯着顶级产品,价格肯定会急剧上升并且失去实际价值。这是王海金的观点。

徐阳也表明,红宝石的相关常识确实传布不广,商店里能够见到、能够购置的,其实大多是很平凡的品种,并不拥有太强的珍藏价值与增值潜力。

缅甸红宝荧光性强

莫桑比克红宝胜在色度

缅甸红宝石在拍卖场合,又或者在专业市场里,跟缅甸翡翠一样,都是最耀眼的金字招牌之一。但是,只要带有“缅甸”这个名称,就真的代表品质一定很高吗?放眼全球,还有哪些地方出产的红宝石也相当出名?

徐阳表示,斯里兰卡在开采蓝宝石时,最早发现了红宝石,不过按照传统产区的标准衡量,它的品质确实远远比不上缅甸的红宝石。缅甸那边,是在开采翡翠的时候意外发现了红宝石矿藏。由于采用从山洞中开采的方法,红宝石的产出量相当可观。如今,缅甸的宝石矿藏已经快要开采完毕了,要在市场上寻获一颗纯正的缅甸鸽血红,变得极为困难。红宝石市场热度不减,关键在于发现了新的开采地,具体是在非洲的莫桑比克。那里产出的红宝石品质很好,纯净度令人满意,色彩也很吸引人,而且数量非常多。如今在市场上流通的红宝石,有很大一部分都源自莫桑比克。所以,在去年12月,一个名为GRS的权威机构,即瑞士宝石研究所,发明了表示莫桑比克顶级红宝石的新术语GRS-type“”,其中文版本称作“帝王红”,而不是较为西化的“贵族红”或“皇家红”,这或许是为了迎合中国宝石收藏者的喜好。

当然,出产地的差异对宝石的特质确有关联,徐阳强调这一点不容忽视:人们偏爱缅甸的鸽血红,关键在于它具备显著的荧光反应,日光照射时能呈现极为亮丽的色泽。相比之下,莫桑比克红宝石的荧光程度要弱一些,因此,即便两者拥有相同的色调,缅甸产的红宝石视觉效果会更为突出。可是,现阶段缅甸的红宝石出产量极为有限,并且从整体色调层面分析,莫桑比克的红宝石品质要更胜一筹。

鉴定红宝石注意区分

人工优化和后期处理

关于红宝石的辨别,王海金强调,当前人工制造工艺已经十分精良,对于那些表面无瑕、外观极为出色、如同天然形成般的红宝石,需要提高警惕,此外,现今国家级的检测单位技术能力已经很强,红宝石一旦送检,真伪立刻可知,对于非专业领域的购买者或收藏者来说,建议送交检测机构查验。

关于这个话题,王琦相当有见解:人造红宝石的制造,是借助人工方式来复制地质作用的演变。一种技术叫做焰熔法,就是将掺有铬元素的三氧化二铝粉末置入高温熔炉,使其熔化后,如同地心岩浆般逐步降温,最终形成许多红色结晶体。不过,毕竟是通过人工手段完成的,尽管大多数物理特性、光学特性与天然红宝石相似,但细微成分和内部构造上还是存在差异。不过要确定无疑地判断,还是必须借助仪器设备。”

此外,王琦指出,合成红宝石在专业领域已经比较少见,不过,人工改进的措施和后续加工的过程确实需要严格加以区分。

最普遍的加热处理,按照国家标准算是改进手段,相当于天然红宝石,全球范围内都得到认可,无需过分关注。因为加热时并未改变其化学构成,物理特性非常稳定,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只是让红宝石的天然之美更加凸显,也是地质现象的一种再现。某些红宝石里面包含大量细丝状物质,导致其颜色显得不够清晰,通过加热能够使这些细丝状物质消失,从而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当前市场上售卖的商业红宝石,大多都实施了加热工艺,王琦这样说明。

徐阳作为经营者,提到众多购买者对红宝石的“加热处理”与“天然状态”存在疑虑。他打个比方说明,经过加热的红宝石好比提前几个月出生的婴儿,因为地质形成时未完全成熟,需借助人工热力环境促进其成长。而天然红宝石则如同足月分娩的婴儿,品质更优,但产量稀少,价格昂贵。两者在售价上通常有显著差距,往往相差数倍。

关于后续加工手段,王琦强调,这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存在一种做法是实施填充。“因为红宝石常伴随瑕疵,有的存在较多纹裂,或者孔洞尺寸可观,部分不良商贩会借助树脂或铅玻璃等材料进行填充,意图使其外观显得无瑕。此外还有运用高能离子进行染色,此法效果同样不可靠,同样属于不可取的技术。”因此,选购贵重宝石饰品,最好还是去权威鉴定单位进行验证才稳妥可靠。红宝石的历史较为久远,购买者切莫寄望能发现什么疏漏。

王琦还告诫购买者必须获取商家提供的正式票据,票据上需明确标注“红宝石”,切不可添加任何来源信息,或者仅用一个别名,毕竟这并非国家标准里的规范表述,或许商人是想以此规避责任,为日后推诿寻找借口。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