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季节里,温泉如同温柔的慰藉。地底传来的热流让人沉浸,不仅能够洗去身体的劳顿,还能打造出细致入微的格调。
最新公布的《2023温泉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从去年十一月至今,关于“泡温泉”的查询次数,“温泉门票”的检索量,“温泉酒店”的咨询度,“私汤温泉”的探讨频率,均比前一个月同期高出两倍以上,温泉游相关商品的需要程度和预定数量明显上升。
不是在泡温泉,就是在去泡温泉的路上。(图/小红书截图)
小红书平台有关泡温泉的分享内容累计超过一百万条;抖音应用中,以泡温泉命名的标签被观看了超过二十七亿次。根据同程旅行发布的元旦假期首日旅游消费统计,该时段冰雪旅游的关注度增加了百分之九十四,温泉旅游的热度提升了百分之七十八。
这个时节,大家普遍认为必须忍耐,这是大伙儿对于寒气的共同看法。
东北:一池热汤,一片雪景
东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冷不到泡在热池子里的人。
长白山位于冬季,外界气温零下三十度,极目远眺可见茫茫白雪覆盖,但聚龙温泉区却水汽蒸腾。
聚龙温泉群为东北代表性温泉区,因其地底众多热流涌出,宛如龙群喷水而得名,故此得名。
这一处地方,龙群吐息从未停歇。硫磺溶液里溶解的铁质、铜质、镁质、锰质等矿物质,因压力释放而析出,沉积在地面之上,构成了红褐、翠绿、幽紫、金黄等色彩斑斓的矿层;泉水中逸散的硫磺化氢,在邻近的青灰色彩火山岩体上,凝结成片片透亮的红晕或绿斑,宛若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悠然悬于峡谷之中。
仰头观看画中景象,近旁岳桦的枝桠上,依然附着着晶莹的雾凇,正因如此,作家扬眉才写下《龙涎温泉》这首诗来描绘
聚龙吐温涎,天冷升华烟,
长白落瑞雪,枕靠天地眠。
欣赏天池风光,漫步雪岭,还可以体验雾凇漂流等雪地活动,尝试雪地摩托和滑雪等娱乐项目,玩得疲惫了去泡个温泉,再吃个温泉煮的鸡蛋,和爽朗的东北民众聊聊天,能够暂时放下电子设备,忘却日常的烦扰。
东北地区拥有虎林温泉、双鸭山温泉、鸡西温泉、丹东温泉等多个著名的休闲胜地,而且,距离那里不远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的内蒙古阿尔山温泉。
内蒙古阿尔山温泉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部,坐落于大兴安岭巍峨山脉深处,是中国规模最为宏大的放射性氡泉群所在地。
阿尔山在蒙古语里的含义就是神泉。这处神泉占地很小,只有1平方公里,但是有42个泉眼同时出水。各个泉眼的水温和水压都不相同,因此泡温泉的时候感受也各不相同。
华北:朱墙、黄瓦、暖泉
我国华北地区温泉产业发展时间很长,获得“中国温泉之乡”称号的地方有五个。
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存在历史悠久的地热泉眼,该地早在明代时期曾是皇室专属园林,清代康熙年间在此地建造了汤泉行宫,并在泉水旁边建造了荷花池塘,供高级官员和贵族使用。
现在,小汤山地区仍然分布着不少温泉度假村,每到周末,北京市民就会把原本在自家沙发上的慵懒状态,转移到温暖的温泉池中,对舒适和放松的渴望,已经深入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帝王亲自体验过,此地热泉十分适宜。(图/小红书截屏@罗佩pearl)
若希望享受清静的泡温泉体验,可从北京出发,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前往张家口赤城温泉,或石家庄白鹿温泉,亦或天津团泊湖温泉,还有山西大汖温泉。这些地点都属于“华北温泉天团”,在自然风光和接待水平方面都非常出色。
西北:温谷水中数星星,旷野银河
在1100年前的北魏年间,郦道元于《水经注》里描述过:渭河从黑水峡流向岑峡的河段,有十一个水流汇入其中,向北边的有温谷水,它源自平襄县南面的温溪……这条“温谷水”就是温泉,而“平襄”则是现在的通渭地区。
定西通渭温泉地处甘肃,拥有悠久历史,其泡澡功效与众不同,相传能治各种疾病,喝泉水可使人精神焕发、容颜美丽,因水温高、水量足、水质好,在西北地区温泉中位居首位,被誉为“陇上神泉”。
通渭县享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通渭温泉度假村巧妙运用这一特色,设立了书画展览空间,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艺术作品。
西北地区除了度假村,还分布着不少野外温泉。有人在青海旅游时也能偶然发现野温泉,驻足其中稍作沐浴。喷涌的热水之外,唯有连绵的静谧雪山相伴,在一动一静、一温一寒的对比中,体悟大西北的辽阔天地,认识自我,也了解世人。
华东:热气氤氲间,品一杯茶
国内唯一获得欧洲、日本温泉水质国际双认证的温泉,在南京。
南京汤山温泉拥有超过十五年的历史积淀,因此得名“千年圣汤,养生天堂”。早在南朝萧梁时代,它就被尊为“圣泉”,成为皇室专享的沐浴胜地。从南朝起,众多名门望族、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至,到此地游览休憩,体验自然恩赐的疗养之乐。
汤山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六十度到六十五度,每天喷涌量高达五千吨,水里包含三十多种矿物质和微量成分。有红酒池、牛奶池、鱼疗池、高温池、中药池这些特色室外浴池,它们都散落在石林地带。
华东地区不少温泉具有自然林风格,树木茂密遮天蔽日,鸟鸣声此起彼伏,露天浴池设计得与周遭苍翠的草木融为一体,让人在无顶棚的环境下自由呼吸。
老式温泉在节日里总是人声鼎沸,若偏爱安静的环境,私密温泉更适宜少数朋友休憩调养。不少度假地点顺着山形建造了木制房屋和别墅,这些构筑物与私人温泉散落分布,和谐地掩映在山水间。
得益于华东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高超的制茶技术,当地茶叶品质极好,滋味浓厚,广受各地茶友欢迎。泡温泉时,四周雾气缭绕,手中持着香茶,这种体验真是无比舒适。
华南:夏避暑,冬御寒
2017年的一份《国内居民温泉度假消费研究报告》表明,广东省是国内温泉度假消费最高的省份。
性格爽直的岭南居民,喜欢温热的汤水,常去泡温泉,有相关研究数据作为佐证。(图/2017年《国内居民温泉度假消费研究报告》)
也对,泡温泉这么养生的活动,怎么少得了广东人?
广东人凶起来,连自身都不放过。譬如药浴池,有用人参池、艾叶池、金银花池、当归池、灵芝池、三七池之类的,各取所需来“熬”;鲜花池里有桂花汤、紫薇汤、梅花汤、桃花汤、薰衣草汤,泡温泉如同置身园中。
有些度假村不仅户外设有药浴池,室内也会提供中药包,方便客人自行制作私人药浴,这种对药浴的重视在广东地区表现得淋漓尽致。
广东人爱泡温泉,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本地温泉资源非常丰富。
恩平是江门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华南三大断裂带汇聚的地点,由深岩层断裂带喷出的温泉,品质非常高。恩平市那吉镇的金山温泉,水中含有48种微量成分,仅比世界知名的秘鲁温泉略逊,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誉。
广州从化温泉在明清时期就被当作当地知名的游览地点,相关文献《从化县志》里还记录了“百丈飞泉”的景观,温泉水温介于三十六度到七十二度之间,夏天可以用来降温,冬天可以用来取暖,是周边城市居民家族成员相聚、企业组织集体活动的一个理想场所。
不过,要论真正浸在温泉之中的省会城市,还是邻近的福建福州更合适。福州的温泉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晋朝就已经声名远扬。得益于优良的地热资源,福州市中心及郊区散布着两百多个温泉眼,这样的数量规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传闻,要分辨本地人是否算作正宗的“老福州”,需看他是否懂得在黎明时分喝“头汤”。老福州的安逸一天,是从温泉中“浸透骹”起步的,接下来,无非是玩牌、擦背、尝点心。
西南:冰与火相融,两重天
在西南,“冰与火之恋”可不是缥缈的神话传说。
山里有野生的温泉,也有天然的药浴池,比如石阡这样的温泉之城,就是依靠温泉发展起来的……多样的地热资源,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地形,使得不同温度、不同矿物质、不同来源的温泉,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汇聚。
云南腾冲的这处热海大滚锅,堪称中国地热疗养的顶级场所,那里泉水温度极高,超过96℃,锅眼中心更是达到了102℃,名副其实是个翻滚不息的大锅。
这口巨锅里的热水呈现出海蓝色,原因是里面溶解了丰富的矿物质成分,锅口上方始终有水蒸气冒出,发出阵阵声响,热气腾腾。站在锅沿位置,四周会被白色的热水蒸汽笼罩,使人仿佛置身仙境,有种飘然欲仙的感觉。
人们在其附近挖了地洞,用罐子搭建蒸屉,借助地热蒸汽来烹制米饭、蒸煮鸡蛋、焖烤红薯、烘炒花生,蒸屉上面的盖子就像一顶巨大的草帽,在“云南十八怪”里,第五怪就是那句广为人知的“草帽摘下来当作蒸屉盖子”。
在靠近冰川的四川海螺沟,居然分布着众多高温、中温、低温的泉水,部分温泉的喷涌口温度甚至高达九十度。
贡嘎神汤源于冰川消融,经过地质活动汇聚而成的深藏地下的温泉,堪称真正的“冰与火的交汇”,在尘世间实属罕见绝无仅有。
倘若向更北方的方向行进,再往高处攀登,在那片高原上,依然能够感受到来自天空的亲切温度。
西藏的羊八井温泉因海拔之高和泉类之丰而闻名遐迩。它坐落于拉萨西北九十公里处的当雄县境内,地势高达四千三百米。每天黎明时分,羊八井热田区域常被浓白的水汽笼罩。若时运不济,或许能目睹热泉骤然腾空,更能欣赏到沸腾的水流直上九霄的奇景,景象颇为震撼人心。
从自然形成的独特景观,到中国人冬季普遍享受的休闲方式,温泉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永不磨灭的文化气息,也许正由于这个原因,才会流传着那句每个中国人记忆深刻的俗语:
有事没事,多泡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