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进军外卖,2月12日早上,美团港股暴跌接近7%。
京东意图在外卖领域超越美团吗?知名数字经济研究专家、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封面新闻记者阐述,并非如此,这仅仅启动了即时配送行业的新一轮竞争格局。这被视为外卖行业最后的关键机遇。
盘和林指出,首先,京东为何要拓展外卖业务,原因很明确,电商领域已趋于饱和,竞争异常激烈,京东既需应对淘宝等老对手,也需面对拼多多等新对手,更要警惕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潜在竞争者正加速进入电商领域,电商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态势,因此,京东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而本地化服务正是这条新路径的核心。如今的外卖平台功能远不止送餐,它们还提供生鲜配送,承担医疗送药服务,进行商超商品运送,甚至开展家电维修和家政服务,更有上门的理发、美甲、按摩以及美容项目。如此多的创新业务,让东哥非常渴望尝试。考虑到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他决定另寻发展机会,转而深耕外卖市场。
再者,为何京东难以击败美团?道理其实很清晰,胜者会继续独占鳌头,美团在外卖送餐领域的占有率高达七成,换言之,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七个惯用美团,实际上顾客的用惯很难扭转,一方面是用户不愿调整,手机里少装一个程序不好吗?让桌面看起来更干净整洁不好吗?另一方面,平台会引导用户做出选择,例如推销会员服务,用户通常不会同时订阅两个外卖平台的会员,毕竟这样开销很大。
最终,京东进入市场,那么最终结果会怎样?其实很明了,新一轮竞争即将开始。对于京东,它要进入一个已经饱和的市场,那么唯一的策略就是投入大量资金。外卖平台向商家收取费用,而京东减少对商家的收费,商家也相应减少对消费者的收费,最终总会有用户被吸引,从美团或饿了么转向京东。现在京东是主动出击的一方,美团和饿了么则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主动的一方搞价格竞争是不得已而为之,被动的一方要坚守阵地,似乎也只有价格竞争这一种办法。市场格局再现昔日的三足鼎立局面,十年前那种激烈的价格较量很可能会再次上演。这对消费者来说,自然是能够享受到更多优惠。当然,也期盼那些为一点微薄薪水辛劳的人们,在点外卖时真能节省下几角钱。
不过,话又说回来。价格战之后呢?会不会又来一轮优胜劣汰。
盘和林持不同看法,外卖三国杀或将持续僵持,缘由十分明了,由于外卖平台的市场环境正在扩大,原先的外卖平台仅提供外卖服务,现在则融合了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外卖平台以及电商平台的功能,当京东投身本地生态之际,美团极有可能逆向进入电商领域如今美团同样从事电子商务业务,只是其销售的商品限定在本地范围,并且通过邻近区域进行配送,并非跨地区长途运输。随着本地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市场整体规模显著扩大,足以容纳三家同业公司并存。因此,最终的竞争格局将是三者相互竞争、形成对峙局面。
但是,第三家平台一定是京东吗?盘和林表示,"这并非定论,如果京东加入,那么字节跳动、腾讯、拼多多等企业是否也会随之进入市场?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外卖领域尚存一个待分配的席位,并且这个席位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那么为何不会出现第四家平台呢?因为用户不愿意在手机上安装过多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