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天能收回几十张月饼凭证,高峰时能达上百张,今年每天仅收回十张左右,数量不多。在北京东城区某商场外,一些长期从事购物卡回收倒卖的“黄牛”向记者诉苦,感觉生意比较萧条。他们转卖的利润逐年减少,如果不是有客户主动找他们订货,他们都不愿意出门收卡,担心积压在手中卖不出去。
中秋临近之时,笔者前往京城几处票贩子常出没的场所进行暗访,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专门收买月饼兑换券的票贩子数量有所下降,相关交易行情也显得比较清淡。
反“四风”不断深化,违规公款赠礼显著降低,月饼券作为节日礼品的普及程度急剧下滑。回收的月饼券数量锐减,“黄牛”过去“半价收进、八折卖出”的高额利润已成历史,月饼逐渐回归节庆食品的应有角色。
而那些装饰考究的外盒,和名贵烟酒配套售卖的所谓高档月饼券,滞销现象最为明显。这种月饼券通常不被回收,即便回收,也只肯按原价的十分之一处理。因为它们在市场上根本无人问津。一位从事网站二手交易的人士这样透露。
尽管严查之下,送礼风气明显收敛,但中秋节“维系人情”“加深交往”的现象依然常见。记者在北京东城区某商场外目击,晚高峰期间共有6组、总计十余人充当中间人。时常有路人接过中间人递来的卡片,或上前询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