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三年二月,省当局以第一号文件颁布了《关于推进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建设的若干意见》(湘政发〔二零一三年〕一),积极扶持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建设。南岳区把握时机,踊跃参与了全省第三批文化旅游重点县的选择。近些年,针对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的发展,本区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升级换代,旅游市场因此更加活跃,旅游经济潜能得以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前进的节奏明显提速。
一、发展现状
南岳衡山自古以来就享有“文化荟萃之地”“宗教朝拜之所”的盛名,其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宗教信仰、祭祀传统、湖湘精神、抗战精神、和合理念、长寿观念、火崇拜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发展,铸就了独具一格的南岳文化内涵。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共同构成了南岳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南岳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依据省级部门认定的“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的资格要求,南岳拥有较为优越的培育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的支撑要素。首先,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充裕。南岳是首批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设有3个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包括南岳大庙、忠烈祠以及南岳摩崖石刻。其次,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14年,该地区游客数量达到706.05万,较上一年增长8.86%;门票收入为3.04亿元,同比提升9.75%;旅游总收入达到57.33亿元,较之前增长15.19%。这三项数据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在全国同类山岳景区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该地区还拥有许多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现在我们正全力推动许多重要的文化旅游工程,天子山火文化主题公园(总投资18亿元)、农业休闲观光园(总投资20亿元)、共和国际养老养生文化中心(总投资8亿元)和汉韵文化城(总投资5亿元)是这些工程中的关键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规划,对于改善南岳的旅游配套、提升南岳的旅游氛围、塑造南岳的良好声誉、增强南岳的持续发展能力都起着关键作用。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注重守护并延续文化传统,近些年,我们强化了对文化地标和历史遗迹的整治、维护工作,陆续完成了方广寺、广济寺、二贤祠、九仙观、弥陀寺、双忠亭等文化地标的修复和整饬,并且增设了“寿比南山”石刻景观。忠烈祠被列为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和红色旅游目的地,该景区还荣获了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称号,并且是全省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我们增强了国家层面与省级层面重点文化遗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将南岳朝拜活动、南岳独特物产、南岳特色民歌、南岳素食宴席、南岳佛教菜肴、南岳高山茶饮、南岳竹木石刻等纳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丰富了南岳衡山历史博物馆、南岳佛教文化陈列馆、南岳道教文化展馆、南岳动植物标本收藏馆的藏品数量。此外,将开始建设中国南岳衡山文艺创作基地,建造“火神祝融”文化博物馆,设立南岳抗战烈士陈列馆,成立湖湘文化名人纪念馆,打造南岳云雾茶文化博物馆等。
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们出台多项扶持措施,借助市场力量,吸引关键合作方,组织建设了天子山火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南岳国际生态旅游酒店,开发南岳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设立南岳共和国际养老养生文化中心,改造龙凤度假村,兴建药师佛道场,完善方广寺景区,以及推进南岳汉韵文化城等生态文化旅游重点工程。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消费场所,城区内的古玩书画街区、地方工艺产品街区、宗教器物用品街区、土特产品街区、小吃美食街区、休闲娱乐街区以及民俗文化步行街区等已初显规模。
打造全新文化旅游标识。近些年,我们认真提升了国际道教论坛、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南岳衡山山地车登顶赛、“五岳年会”、南岳春茶祭典、忠烈祠公祭民族忠烈盛典等文化庆典活动,改进了南岳庙会、温馨腊八、观赏雾凇负重登山等老式民俗文化活动,塑造了南岳衡山的独特文化形象。此外,持续改进并丰富了休闲放松线路、信仰朝圣线路、吉祥祈福线路、传统溯源线路等旅游产品,增强了“禅茶体验”、“禅境修行”课程、“中华智慧”学习营等文化体验活动的知名度。
三、下一步打算和工作措施
南岳区委和区政府将借助争取全省第三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资格的机会,迅速促进南岳旅游的革新与提升,为全省文化旅游行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1、加强领导,成立文化旅游建设领导小组。我们必定认真对待并格外重视省里扶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宝贵时机,务必深化思想认识,踊跃配合,积极担当,将培育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工作当作一项核心的政治使命和关键的经济工程来推进,成立由区委、政府核心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一协调重点县建设的所有事务,务求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和稳步实施。
认真落实,合理拟定文化旅游业前进蓝图。以“十三五”计划制定为根基,参照本区旅游品质提升、构建城乡协调样板区及塑造全球旅游吸引地的方向,促进各项规划整合统一。着重彰显文化游览用途,加强自然环境优势,完善都市效能,要精心制定《南岳区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一条主线两个板块”的产业布局,努力实施“七个核心工程”(农耕休憩观光园、天子山火文化园林、药师佛道场设施、南城旅游服务设施、南岳道教文化园林、湖湘(船山)文化遗址修缮工程)和“十项配套工程”,促进文化游览产业发展。核心经济带围绕中心景点与南岳城区构建,重点推进旅游休闲、文娱活动、艺术创作、文化游产品制造售卖等产业。东部区域涵盖水濂洞景点、农业观光园、汉风文化城、太平新农村样板区,主要培育观光体验、道教康养休憩、体育健身、农耕生态游等业态。西片区涵盖卧虎潭景区和方广寺景区,后者包含岳林乡沙湾村及岳林村,重点推进户外活动与休憩、佛门文化游憩、清凉地度假游憩,同时发展有机茶种植和竹林资源利用。
要增加资源支持,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均衡发展。我们会增强基建工程财政拨款。一方面,主动申请省市级专项经费援助;另一方面,从地方有限的公共财政中,提高对文化休闲产业计划的支持;同时,积极吸引外来投资,改善商业环境,监督责任主体筹措款项,保证各项文化休闲工程顺利开展。新建的文化旅游项目陆续落成之后,我们预测,在经济效益层面,将促使南岳及邻近县区的旅游总收入实现三十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至二零一七年,景区的门票收入将抵达或是突破三亿八千万元,旅游业对财政的支撑力度将从百分之五十三上升至百分之六十五,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旅游业每产生一元的收益,相关产业的收益就能增长四元三角依照这个估算,到2017年,新增的10.896亿元旅游收益会促使关联产业的收入增长到46.85亿元。在社会层面,借助文化旅游重点县的建设,旅游业直接吸纳劳动力的增速将维持在35%以上,到2017年时就业人数会超过7万人。此外,要充分运用文化旅游的带动作用,促使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让农民增收幅度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分别超过89.16%、58.92%、47.26%。在生态保护层面,借助文化旅游的推进,强化景区自然环境的维护,改进风景资源维护补偿体系,促进旅游型村镇的打造,确保南岳完全符合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要求的所有生态保护规范。到2017年时,南岳的树木覆盖率要超过78%,每个城镇居民享有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24.29平方米以上,城镇中污水被集中处理的程度、乡村和城市里生活垃圾被安全清理的比例都要分别达到96%和93%以上。
中共南岳区委
南岳区人民政府
2015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