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物少人稀。 孙文文摄 J192
昔日风光无限。 供图
过去那些豪华商场如今变成了普通店铺,许多化妆品和服装店都离开了,楼上楼下的电梯也不再工作了……当其他商场正忙着搞促销活动招揽顾客的时候,在宣武门的庄胜崇光百货那里却冷冷清清。
多个品牌柜台空了
傍晚六点多钟,临近工作结束时段,悠唐商场客流量逐渐加大,中庭的VR互动游戏区域不时传出参与者们的阵阵喝彩声;崇文门那边新开的猫街也吸引了许多喜欢猫咪的人前来参观;不过庄胜崇光百货店里客人却很少。
当前正值圣诞与元旦节前销售高峰期,但庄胜崇光百货并未开展整体性节日促销,仅有少数店铺设置有高度不及膝盖的圣诞装饰品。媒体人员遍访商场各区域后观察到,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台闲置状况,导致顾客感受不理想。一楼的康莉女鞋铺子,货架空荡荡的,一点鞋都没有,卖首饰的谢瑞麟、化妆品的贝玲妃、茱莉蔻、三淼女装店,也都撤得只剩下空荡荡的门面,一些收银台已经关了,这种景象在正常营业的商场里很少见。5楼的“绅士地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灯光都比其他楼层暗不少。
一位服装店的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商场近期正在实施变革,该店在此售卖的多为陈年款式,新货引进已间隔很长时间,不少著名品牌也将在这场调整中离开庄胜崇光百货。现在,商场二到五楼的升降设备已经暂停服务,设备入口摆放着一张红色告示,内容是“设备检修期间,往来请使用中央透明楼梯”,这一情况让逛商场的消费者感到麻烦,也使得本就顾客稀少的商场显得更加萧条。
一层沦为大卖场
未搬离的店铺经营状况同样不佳。记者观察到,商场里的服装品牌多为本土品牌,例如百瑞纳、薏名、懿菲、雅莹等,这些品牌虽然定位高端,但市场认可度不高。深圳出产的乔娜安达女装,大衣打折后仍需支付3500余元,春秋季薄被定价6980元,一套餐具需花费两三千元。对于上层顾客而言,这些实在缺少品味的魅力,与崇光百货的顶级形象大相径庭,商场的第六楼层已经变成皮草集中地,完全没有一家店铺摆放得用心,全是铁架子上挂着的皮草外套,而新馆的地面层更是沦为了廉价商品展销场所。
商场的客流主要依靠餐饮、儿童游乐和知名快消品牌来带动,但崇光百货里几乎没有知名快消品牌入驻,儿童游乐项目也很少,只有餐饮区域的人流量相对较大。新馆五楼仅剩北喜日式料理、西堤厚牛排和紫荆豪庭三家店铺营业,晋味工坊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本馆六楼分布着味千、吉野家、呷哺呷哺以及潮本味砂锅粥等快餐店。晚餐时段,餐饮区域完全无需等候,八点半过后已有甜品店员工开始清洗榨汁设备准备结束工作。
在崇光百货商场地下部分的一家日本家居用品店中,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向同事表达不满,她感叹生意太差,来店工作两个月从未如此萧条,客流量如此稀少。记者观察到,地下商场大部分区域顾客寥寥无几,仅有超市结账处有排队现象,其余店铺导购人员数量明显多于顾客。
预付卡已经停用
客流量如此低迷,商场是否要停止营业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联系了庄胜崇光百货的接待人员,他们回应称商场并未歇业,而是正在经历业务重组,但具体转型方向尚不明确。接待人员提醒,如果持有带有红色标记且有一定面额的购物凭证,建议在岁末之前尽快消费,因为当前超市以及二、三、四层部分女性服装区域仍可使用这些卡券。
业内专家指出,庄胜崇光百货的下滑跟过度依靠商业储值卡有关。储值卡使用最火的时候,商场外倒卖卡的中间商非常多,几乎转个弯就能碰到一个,有些发卡机构就设在百货大楼里面。如今,店门前一个倒卡的中间商也看不到了,以前的礼品卡、福利卡因政策调整急剧减少,店铺的经营状况自然就变差了。
高女士职位很高,以前经常用卡买东西。她提到,以前去庄胜崇光结账,多数人都是用购物卡付钱。她来这边逛,首先是有卡可以用,其次孩子周末在附近补课,她平时工作太忙,只能那段时间去买些衣服。店里品牌她并没太在意,现在已经很长时间没来了。
新闻报道商场已张贴暂停预付卡使用公告,说明"由于预付卡合约到期,本商场自2016年12月1日起将停止接受部分预付卡",涉及的卡种有奥斯卡卡、中欣卡、福卡、连心卡以及商通卡(资和信)。
专家分析
业态调整动作慢了
庄胜崇光百货一度非常兴盛,堪称90年代北京最出色的百货公司之一。当时北京缺乏像样的购物场所,逛SOGO成为一种潮流,每逢店庆期间人流如织,甚至出现春运般的盛况,多次打破北京单个百货的销售记录。宣武门路口东南方位是这一带最为热闹的地段,同时邻近地铁宣武门站点,周边分布着高级住宅区四合上院、工行宿舍、天津银行、联通公司、新华社等机构,该区域消费能力相当可观。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庄胜崇光百货基础条件十分优越,位置便利,周边居民消费能力旺盛,附近缺乏同等规模的竞争者。该百货之所以经营下滑,从商业模式角度看,整个行业都在经历困境,各家店铺销售额都受到波及,存在普遍的行业性问题。但庄胜崇光百货也比同行更早出现落后现象,自身管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崇文门新世界商场和大悦城能够迅速适应变化,持续更新,现代百货的特色日益淡化。庄胜崇光商场则转变迟缓甚至停顿,许多商业空间被闲置,迫使商场引入更多平价品牌以缓解租金压力,楼上店铺迁至楼下,虽然外观看似维持运营,实则陷入不利局面。
赖阳向记者说明,庄胜崇光百货2013年新馆落成之后,店铺面积有所增加,然而顾客数量保持不变,导致每平米产生的销售额有所减少。同时,两座建筑无法直接相通,必须经由底层和顶层相连,结果顾客看完主楼便离开,新馆门可罗雀,主楼也因此受到牵连。如今,整个商场的经营方式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样子,属于一种逐渐式微的经营模式,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赖阳觉得,庄胜崇光百货若想重振旗鼓,必须倾尽全力进行改革,这种变革并非简单地将百货商店转变为购物中心,而是要升级为充满趣味和互动的娱乐空间,打造适合不同群体交流的社交地点,营造贴近家庭生活的体验环境,通过提升内在品质才能得以延续。
本报记者孙文文 J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