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指新中式点心店墨茉点心局正在重新设置公司框架,解雇了百分之四十的店员。墨茉点心局的老板王瑜霄在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这个消息是不真实的,公司后台的变动只占不到百分之二的工作人员,并且北京、武汉、长沙三个城市已经同时开始招聘,需要的人数超过二百个。
长沙的文和友、茶颜悦色这两个网络知名度高的品牌,最近也被卷入了裁员、薪资下调等传闻中。有行业专家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投资界对新消费领域的兴趣有所降低,这可能对中式糕点类企业的后续融资和规模扩张造成影响。
墨茉点心局辟谣裁员传闻
据相关报道,墨茉点心局在虎年春节前实施了一次内部结构重组,企业计划将原先以品牌建设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以日常管理为重心的发展策略,为此减少了百分之四十的品牌团队人员,同时公司的财务及人事板块也经历了一些人事调整。
此次裁撤动作发生在墨茉点心局初到京城之时,因而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根据公开资料可知,墨茉点心局背后的母公司长沙壹饼壹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二零二零年,该公司与虎头局、泸溪河一同被视为难以获得投资的三家新中式糕点连锁企业。到2021年9月,墨茉点心局累计完成了五次融资,借助资金支持开始向外地扩张,10月份登陆武汉,12月份继续向北方发展,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设立了第一家门店。
墨茉点心局西单店。
关于被裁的消息,墨茉点心局创始人王瑜霄在2月21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传闻是假的。公司确实进行了部门重组,不过后台部门调整的人数比例不足百分之二十,占总员工数量也低于百分之二,公司目前还在持续招聘,2月份还缺少204个岗位。
墨茉点心局官方微信在2月19日公布招聘信息,其2月电商、品牌、运营、设计、客服、门店伙伴等职位全面征集,北京、武汉、长沙三地同步进行招募,北京门店更是大量需要人员。“北京所有门店销售超出预期,单店销售额超过200万元,坪效达到5万元。”与此同时,墨茉点心局杭州公司也启动了招聘工作。
根据王瑜霄的先前估计,疫情之前墨茉点心局每平方米的销售额大约能够达到4万元,武汉新区每家店的年收入可以超过一百万,长沙那边经营状况最差的门店年收入也能达到六十万。西单分店占地仅40平米,按每位员工创造价值五万元来规划,预计整体营业额能达到120万到150万。根据官方账号公布的信息推算,墨茉点心局北京分店的实际销售额已经超出王瑜霄原先的设想。
北京是墨茉点心局迈入的首座一流都市,明显具备检验成效的功能。依据王瑜霄的构想,墨茉点心局当前阶段旨在将长沙、武汉、北京这三个区域的市场经营妥当,长远计划则打算拓展至其他一些城市。今年四月,墨茉点心局将拓展至杭州。
王瑜霄谈到开店事宜时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计划,需要根据疫情状况灵活应对并及时作出改变。
新消费投资热情减退
从2020年起,一个观点在投资界广为流传,即任何商品都适合再次创新,烘焙行业也因此受到资本追捧。2021年期间,墨茉点心局成功完成三次融资,与此同时,虎头局、泸溪河、爸爸糖、轩妈、田园主义等众多烘焙企业也纷纷获得资金支持。
互联网领域融资接近尾声,部分资本开始关注茶饮产业,这一轮热潮退去后,投资方发现烘焙门店的营收表现同样可观,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或许能打造出类似喜茶或奈雪的烘焙领军企业。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烘焙市场竞争虽异常激烈,但行业整体尚未形成高度集中,目前没有任何全国性连锁烘焙品牌门店数量突破千家。
王瑜霄向新京报表达过,投资方对于墨茉点心局扩张店面数量并未设定限制,不过随着众多新股东的不断加入,公司选择上市或许会成为其未来计划之一。她分析,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烘焙企业年收入仅达二十多亿元,整个行业尚未出现绝对领先的品牌,估计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像喜茶、奈雪那样构成显著的龙头企业格局。
争夺烘焙市场领先地位的不止墨茉点心局,借助资金支持,虎头局于2021年快速扩张,相继进驻广州、上海、北京、武汉、深圳等五个城市,年内新增店铺达33家,发展势头迅猛。“中点振兴领域的标杆”泸溪河,其门店足迹已遍布全国约三十个地区。
不过,新兴消费领域的投资热度很快便显露疲态。企查查的数据表明,墨茉点心局、文和友、虎头局在2021年的主要融资活动几乎都集中在头三个季度。另外,有媒体报道称,虎头局于2021年岁末启动了下一轮融资计划,希望能在当年3月达成协议,然而至今仍无后续进展。
自2021年下半年起,王松岭(化名)负责的烘焙公司就不再寻求资本支持,那时他注意到资本对新兴消费市场的兴趣逐渐减弱,新消费领域主要有两种投资方向,一种是线上品牌,另一种是线下实体店,现在线上品牌主要依靠抖音平台获取用户,但经营状况不佳,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消耗在流量成本上而线下品牌的实体店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状况不佳,主要市场资源的配置与次要市场的市场价值常常呈现逆向关联。投资方对行业的认知通常不够深入,最终还是会以经营成果作为评判依据。
王松岭通过投资者得知,墨茉点心店长沙分店去年十二月份的单店收入仅剩三十万元上下。在他看来,所谓的创新中式点心品牌并未真正革新烘焙的基本原理,产品相似度高,和西式烘焙其实并无差异。从早期的台湾风格、香港风格演变到如今的国风,倘若未来再兴起新的潮流,新中式点心还能流行多久呢现阶段,这些品牌想要超越好利来,成为行业新领导者,面临不少挑战。
调研北京市场期间,北京稻香村副经理石艳发现,部分新式中式点心品牌优势在于研发实力突出、店铺扩张迅速,然而弊端是产品雷同度高,总是盲目追逐潮流,缺乏自身特色。她强调,必须珍视中国传统文化或地域文化精髓,坚守根本,以传统点心为根基进行改良。石艳注意到,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部分网红品牌的影响力只能持续一两个月份。
关于长沙分店的工作状况,王瑜霄2月24日向新京报的记者表示,墨茉点心局的整体经营都在持续向好,“受到疫情波及的地方,我想大多都会出现下滑,而未受影响的区域也普遍在扩张。”对于当前新式消费领域的资金流向,她指出投资者最关注的是项目本身,“我们挑选的投资人(股东)都秉持长期发展的理念,因此不会遇到大的麻烦。”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说消费行业坏话,在疫情冲击面前,首要任务是确保生存下去。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摄影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