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是荔枝新闻的特约评论员,同时担任媒体评论员;这篇文章是荔枝新闻客户端和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
中秋佳节将至,月饼相关讨论再度升温。最近,新闻报道指出,从事卡券买卖的投机者数量明显增加。记者考察了这家公司在京城的三个分发网点,发现每个地点周边都有这类投机者在活动。根据这些投机者的标价,该企业月饼卡券的买入价通常为面值的四成到五成,卖出价则多在六成到七成之间。这种买卖操作,每流转一张卡券,投机者就能赚取数十元到上百元的利润。
月饼的生产时间与能存放的时长都不长,为了应对生产活动与市场需要可能出现的错位情况,一些制作月饼的厂家决定售卖月饼凭证,这可以看作是顺应市场的一种策略,同时月饼凭证也满足了购买者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黄牛赚取的并非仅仅是价差,他们还可能与上游经销商、礼品公司相互勾结,从而操纵短时间内的买入和卖出价位,这种行为已经带有扰乱正常市场环境的风头,不仅如此,为了招揽团体订单而虚开票据,也属于违法行为。
消费者向黄牛购买月饼兑换券时,需留意潜在问题,用券领取的月饼或与描述不符,或难以提货,甚至可能被要求额外支付费用以换取其他种类月饼。去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2315热线平台信息表明,国庆中秋长假前四天,一般食品投诉举报达743件,其中月饼类投诉举报为160件,主要问题有提货困难(约占七成)、配送延迟、“扫码兑换”失败、售后服务滞后等,因此,与月饼券相比,普通消费者直接购买实物更为稳妥。
然而,根据市场信息判断,针对黄牛囤积月饼票的行为无需过分忧虑。这种商品具有非常显著的季节性特征,月饼销售领域的潜力其实相当有限。比如参照相关数据,中国月饼销售额虽从2015年的1318千万增长到2020年的2052千万,但增长速度不断减慢。这表明,黄牛扰乱市场的余地实际上也很小。
当然,这不代表可以放任自流。特别是涉及违法的事情,相关机构需要加强管理,无论是票贩子哄抬价格,还是商家蓄意给顾客设促销陷阱,触碰法律底线就应该依法严惩。另外,顾客也要保持警觉。最近,消协向公众提出忠告,购买月饼最好选择正规途径,按实际需要购买,防止资源浪费。过个快乐祥和的中秋节,别让“纸月饼”破坏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