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鹿角巷北京首店,顾客排起的长队络绎不绝,如今这家店已经无声无息地停业了。北京商报记者最近实地探访时看到,鹿角巷在北京开设的第一家店,就坐落在三里屯3·3大厦那个备受瞩目的位置,现在已经不再营业了。当被问及关闭的缘由时,鹿角巷方面表示,是因为租赁合同已经期满,所以店铺已经搬迁到了望京地区。不过,也有人认为,店铺撤离的根本原因在于租金实在太贵了。鹿角巷早期非常火爆,后来却不断遭遇仿冒品,因此公司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假冒产品,并试图收编那些仿冒的店铺。现在,鹿角巷似乎改变了扩张方式,主要通过授权经营快速扩大规模,而直营店的数量却慢慢变少了。这种经营方针能否帮助鹿角巷在竞争激烈的奶茶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目前还很难说。
挥别“网红角”
鹿角巷北京三里屯3·3大厦的分店,原定今年三月迎来三周年,现在却要画上句号了。这家店是鹿角巷在北京的第一家门店,2018年8月26日才刚刚开张,当时吸引了很多顾客,门庭若市。可没想到,在三周年快到的时候,它却要悄无声息地搬走了。
北京商报的记者在实地观察时发现,这家店铺目前已经停止营业,并且整个店面被围栏封锁起来,只有“鹿角巷”的招牌还留在原地没有移除。据3·3大厦的保安人员透露,这家鹿角巷店已经歇业好几天了,并不是在进行装修翻新,而是彻底撤离了。
这家店铺地理位置极好,位于人流密集的三里屯商圈,具体坐落在3.3大厦的知名转角处,如此便利的选址却被放弃了,实在令人费解。据鹿角巷招商部门负责人讲明,店面的租赁合约今年5月已到尾声,鹿角巷在三里屯的分店因此歇业,同时租赁费用太高,公司决定不再续约。
就鹿角巷未来的空间安排,北京商报记者接触了鹿角巷方面,鹿角巷一位负责人透露,鹿角巷3·3大厦店是鹿角巷直营店,也是全国所有门店的示范,由于与商场租赁合同到期,该店现已搬往望京SOHO。
事实上,与三年之前相比,现在三里屯区域新开的茶水铺已经非常多了,这对鹿角巷来说,形成了不小的挑战。一年前进入北京市场的喜茶,同样把三里屯当作起点开设了高级店铺,顾客排队的情形到现在也没有消失。这里还有乐乐茶、茶百道这些全国连锁的店铺,也有J·tea、谢谢茶这些靠名人效应出名的品牌,另外还有椰子水、發柠泰式手打柠檬茶等具有独特风味的特色小店。
借加盟“续血”?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先前提及的鹿角巷3·3大厦店,目前鹿角巷的直营店铺正在逐步裁撤。依据2019年12月北京商报的报道,彼时鹿角巷尚未开展加盟业务,全国范围内店铺大约有130家,而到了今年6月,其在中国大陆的店铺总数达到了300家,不过直营店铺却削减至60家上下。
根据前述资料分析可知,鹿角巷当前开拓市场的核心方式是“直营店搭配加盟店”,其中加盟店的比例相对更高一些。北京商报的记者也留意到,自去年鹿角巷公布S店合作方案以来,这类店铺在公开场合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这些店铺的招牌上会设置“S”标识,店内售卖的饮品与鹿角巷传统的门店产品有所不同,在定价上单次消费的平均金额也偏低。据门店的招商主管说明,现阶段开设分店所需支付的开办成本涵盖了入门费、押金、方案设计开支以及机器设备购置费用,大致总额为十七万元上下。
鹿角巷对于分店布局有整体构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人员说明,品牌整体思路是,一个商业区设一家大型店,搭配多家小型店,在一二线城市会先开设直营店,然后才考虑发展加盟,这样既能强化品牌形象,也能控制加盟店的水准。近些年小型店铺依靠价格相对便宜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鹿角巷在北京地区也在快速推广单个店铺的经营模式,以此争取更多的市场比例。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掌门人徐雄俊谈到,当前奶茶行业前景不甚明朗,即便是奈雪这类已经挂牌的牌子,也还在持续亏损中。因此,对于奶茶店来说,直营网点需要承担较高的租赁和员工开销,这不利于品牌的迅速发展。蜜雪冰城能够迅速铺开,也是主要依靠了加盟商的助力。市场竞争愈发白热,鹿角巷始终没有获得投资,既要处理假冒产品,又求快速扩张,只能借助门店合作方式,这也是直营店数量下降,合作店数量上升的关键因素。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谈到,茶饮行业赚钱不容易,一些市场地位靠前的茶饮品牌虽然声望高、销量大,不过因为原料和人工等开销,它们承受的运营负担很重。相比之下,品牌通过加盟方式吸引的顾客消费体量会远超自主发展的规模,原因是众多中小规模的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加盟知名品牌。
“加盟”并非无忧解
当前茶饮行业已进入整体实力较量时期,相关企业需在多个层面进行布局和资源投入,稍有疏忽便可能被行业淘汰出局,鹿角巷当前的发展策略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验证,尽管开设分店确实有助于缓解管理压力,但在运营控制方面仍需保持高度警觉。
徐雄俊认为鹿角巷的经营模式要迅速扩张连锁规模,同时强化加盟店的管理体系。头部品牌借助资本力量快速抢占市场,鹿角巷虽有先发优势,但近年发展稍显缓慢。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品牌迅猛崛起,鹿角巷若想再次占据领先位置,将面临严峻考验。
赖阳谈到,品牌收取加盟费后,无需承担租赁和人工等开销,因此经营负担相对较轻。如果品牌监管松懈,加盟者不按标准操作,只看重短期利益,就会严重损害品牌声誉。茶饮连锁经营中,商业不端行为也时有发生。品牌方开设相关专卖店后,用“客流量旺盛”做宣传手段招揽普通商家合作,在收取款项后却不给予承诺的协助,属于商业不端行为。赖阳补充说明,品牌方开展合作本身没有争议,但应当为合作方提供更周全的权益保护,以此维护自身信誉。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郭缤璐 张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