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通勤”、一单制物流、一票制服务、一体化交通……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这样建

日期: 2025-09-30 10:07:41|浏览: 2|编号: 14457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到2025年,将基本构筑起具备国际一流城市群特点的全方位交通体系,基本达成全球一日之内可达,全国主要城市三小时之内能到,省内各设区市之间两小时之内能到,南京、苏锡常都市圈一小时之内可通勤等目标……这是江苏交通现代化示范创建的初期任务。针对先行先试,江苏各地方各部门将怎样实现提速增效?

综合立体交通网——向强枢纽、强通道、强网络转型

苏州正全力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致力于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这座城市近期获评国家级交通枢纽,正积极行动。苏州北站计划与上海虹桥站协同建设,共同构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同时,苏州南站也将重点发展,目标是成为长三角核心地带的城际客运中心。构建一个交通网络,实现市内各区县以及上海都市圈核心城市之间1小时便捷连接,长三角主要城市间2小时轻松抵达,全国重点城市3小时快速覆盖的出行体系,苏州市代理市长吴庆文这样强调。

南通与苏州、无锡隔江相望,三者共同被纳入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南通的“好通”工程曾得到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南通市代理市长吴新明表示,要着力强化连接,通过交通发展促进经济飞跃。他强调,将注重顶层设计,推动各方协作,迅速提升交通网络建设,全力促进跨江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构建重要交通枢纽,着力打造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目前,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南通新机场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我们将建设成为综合交通体系协调进步的示范区、经济品质提升的典范区、科技驱动进步的先锋区,致力于为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提供示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谈到,江苏交通部门将首先研究交通系统多模式、多行业、多地方、多部门协同进步的方法和步骤,在建设铁路江苏、水路江苏,推动交通线路多样化、网络整体化、中心国际化、服务平等化、管理合作化等方面努力成为榜样。依据省里省政府的安排,促进省与市之间建立联动体系,加强部门间紧密合作,积极联系省内相关单位,共同解决现代化示范区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挑战。

群众出行更便捷——智慧赋能、一票到底,实现“出行即服务”

东京都市圈每五平方公里就设有一座轨道交通站点,首尔都市圈新建的 GTX 线将使八十公里外的城镇居民能在半小时内抵达市中心,与全球领先的城市群和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立体交通体系相比,江苏在都市圈城际铁路和市域郊线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类介于高铁与城轨之间的交通线路是其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消息,省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动江苏交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的方案》里,许多轨道交通项目,特别是市域快铁工程,被纳入了“十四五”规划中。

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入,以大运力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出行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省客运服务现代化的主要目标。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指出,接下来要消除地区界限影响,加强省界与城乡交通的紧密连接,显著提高中心站点间的转换便利度,积极普及单一票务与全程票据制度,系统建立直达终点的全程服务方案。着力推动智能技术融合,显著增强交通系统运行效能,着力满足民众优质出行期待。

到2025年,江苏主要城市中心区域选择环保出行方式的人数将超过百分之七十,城市铁路网将更加扩大,苏南地方首先完成乡村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融合进步。借助迅速建立一处购票、没有间断、完全照顾的乘客联合运输系统,促使地铁、高速铁路、飞行安全检查相互认可,民众外出体验持续获得改善。

货物流通更高效——全链条一单制,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物流运输对经济繁荣至关重要,江苏设定了具体计划,计划在2025年使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1.8%左右,同时积极推广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健全统一货运单证标准,致力于让物流服务效能和稳定性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2021年已经结束,苏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5.66亿吨,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集装箱吞吐量则达到了811万标箱,位列全国城市第八。将铁路引入港口,为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接下来,苏州将着力发展直通欧洲的班列,以此构建起苏州与全国主要物流节点城市之间的快速城际运输网络。优化运输体系构成,高标准建设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示范项目”,重点发展海铁联运、水陆转运等模式,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淮安享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目前正致力于建设“枢纽新城”,着力增强超越发展的新动能。该市将重点发展运输服务现代化,精心培育实力雄厚的现代物流产业。其发展策略是枢纽带动、功能融合、产业配合、智能高效,旨在促进物流产业迅猛发展,提高枢纽经济的整体效益。淮安市代理市长史志军对此表示。

绿色低碳交通——调结构优转型,确保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江苏省苏州地区建设了围绕太湖、围绕城市、沿着大运河以及沿着长江的“双重环绕、两条沿线、多个走廊”的交通生态绿色通道;南通市正在建设一个沿海的、规模达万亿、以绿色和高端为特点的临港产业区,以此促进全省沿海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淮安市正在实施京杭运河的绿色化、现代化航运综合改造工程,推广使用新能源的交通运输设备,并且大力提倡采用绿色出行方式……绿色交通的思想观念正在江苏省内各地广泛传播并被普遍接受。江苏今后将继续推动交通模式从以公路为主转向铁路与水路协同发展,侧重发展水路运输,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助力环保事业,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达成碳排放控制与中和的既定目标。

依照示范区域的发展蓝图,2030年时,苏南区域将率先达成交通体系的高度发达,江苏省整体上基本实现交通体系的现代化。2035年,苏南区域将实现更为深度的交通体系现代化,江苏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交通体系的全面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整体发展程度迈入全球顶尖水平。

“十四五”一批重大项目排上日程——

新增800公里高铁

推进高铁网的高标准建设,动工兴建沪渝蓉沿江高铁的合肥至南京至上海区段、宿迁至合肥线、南通经苏州嘉兴至宁波段、盐城经泰州无锡常州宜兴至湖州线、扬州经镇江南京至马鞍山铁路的镇江至马鞍山区间、常州至泰州线、新沂至淮安线、南京至宣城线,努力促成镇江至宣城铁路的镇江至溧阳区段开工建设,开展沿海高铁、连云港至临沂线、徐州至菏泽线的规划与调研工作,预计将增加高铁里程约800公里。

提升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网的构建水平,启动建设上海至苏州无锡再到常州的铁路项目,推进苏州通过淀山湖连接上海的铁路工程,实施如东经由南通苏州通往湖州的铁路计划,该计划包含太仓的延伸线路,同时开展苏州连接常熟至张家港的铁路建设。

超前谋划并预留超高速轨道交通通道。

四大航空枢纽接入铁路

提升南京禄口机场的国际航空运输作用,促进苏南硕放机场成为区域性航空中心,启动南通新机场的建设工作,增强淮安涟水机场的货运处理能力,促使常州奔牛、连云港花果山、扬州泰州等机场增加服务容量。

促进六合马鞍航空基地实现军民航通,着力推进苏州、宿迁两地进行运输机场的规划与建设。

促进高速铁路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通新机场建立连接,使城市间轨道交通延伸至苏南硕放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力争建成23座过江通道

整合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等跨江交通需求,迅速推进上元门、常泰、江阴第三、张皋、海太、通沪、锦文路等跨江工程的建设进度,同时开展七乡河、靖澄等跨江通道的初步规划工作,目标是在未来建成共计23座跨江设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