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屋翻新,是选择亲力亲为 DIY,还是全部交给专业装修公司?

日期: 2025-10-01 18:09:11|浏览: 4|编号: 14554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整体改造是否需要亲自监督,有些人因此节省了十万元,而有些人却投入了双倍的开销,最终仍然无法搬进新家。

盯装修像盯娃,一松手就翻车。

朋友圈展示的极简布置,实际搬进自家,墙面出现起伏,地砖存在松动,柜门无法严丝合缝,顷刻间将憧憬化为泡影。

接下来有两个选择摆在眼前:一个是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企业处理,直接签署协议,另一个是自己负责采购材料,只让施工队伍负责体力劳动。

选错一步,钱包和情绪一起。

先说全包。

这份报价单表面看起来井然有序,实际上暗藏玄机,里面包含着诸如设计开销、管理成本、成品维护等隐性费用。

北京有位住户公布的协议中,维护成本占比达十分之一二,折合百万元规划首期就要被扣除十二万元,工程尚未启动就损失了一辆车的价值。

好处也实在:工人买错砖,公司赔;墙面两年开裂,公司修。

最担心的就是“额外费用陷阱”,协议上仅提及“防潮费用另算”,但卫生间墙面粉刷范围扩大一米,就要多支付两千元,若要中止工程则需承担违约赔偿,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会涉及金钱问题。

再说DIY+施工队。

听起来像省钱游戏,其实像打怪升级。

自行选购主材,单块瓷砖的采购成本可较店铺优惠三成,不过需先掌握检测吸水数值、表面平整程度及辐射水平的方法,否则以低价购入的砖块,待铺设完毕后可能遭遇四边翘起,行走时发出声响的问题。

电线、水管更加危险,市场上仿冒品数量超过正品,PPR管内部掺入滑石粉,三年后管道就会破裂,砸墙撬砖,省下来的钱全部退还。

时间代价最为隐蔽:职员每日奔波于建筑工地,若一个月内休假八日,则全勤奖金将丧失,计算下来其价值甚至超过管理费用。

折中的“半包”最近一年热度飙升。

业主买瓷砖、地板、洁具,公司负责水泥、沙子、人工。

上海装修协会最新披露的信息,今年半包工程的比例已经达到57%,较去年的数据增长了11个百分点。

好处是主材自己控预算,公司负责施工质量,两边不耽误。

麻烦事也存在:企业仅负责“人工部分”,铺设砖块后出现不平整情况,他们归咎于砖材本身存在缺陷,生产厂家则指责施工人员技术不佳,自己夹在中间互相推诿,既浪费时间又令人心烦。

要想避免麻烦,需要事先明确"物资运达后双方共同检查,确认无误并签字方可施工",这样能省去后期绝大多数的争执。

还有人请“第三方监理”,花工程款5%请个“装修警察”。

水电工程结束后立即进行影像记录并归档,墙面是否平整需借助工具逐一检测,若未达标则立即处以罚款。

广州有位博主做过测算,一百平米房屋的监理费用为五千元,通过协助他检查,发现三处住宅存在电线品牌替换问题,还有一处卫生间地面坡度不达标,最终返工成本节省了一万五千元。

适合没时间天天跑工地、又信不过公司自检的人。

到底怎么选?

把预算、时间、经验三个数写在纸上,哪个最小就选哪个。

资金充足且工作时间长,可完全委托,务必仔细阅读协议,将“无额外费用”条款加入补充协议;资金有限或享有节假日休息的老师或个人,可考虑自行负责部分与聘请工人,但需将所有周末时间用于现场;既不想太辛苦又怕被坑,可选择半包加监理的方式,主要材料自行议价,施工环节由企业承担责任。

最后务必注意:无论选择哪条道路,在动工之前要将所有不愉快的事情讲明,明确注明工程期限、所用材料的具体品牌以及违反约定的赔偿数额,不要因为顾及情面而回避,如果在入住之后才暴露问题,那才是真正令人难堪的场面。

装修不存在绝对标准,关键在于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方案,一旦选得恰当,日后居住的时光将远超前期施工的周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