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9日发布消息,记者李云云报道,2023年广东省各县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结果公布,深圳市龙岗区在全省122个县区里获得最高总分,刷新了该区历史最高纪录。龙岗区在2021年底成功获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后,不断加强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再次取得了显著成就。
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据五个维度共28项标准,对全省122个县区展开综合评估,涵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设施建设、人才队伍、产品服务及改革创新等层面,龙岗区在此次考核中得分93.57,获得全省最高排名。
龙岗公共文化服务为何在全省中表现最佳?龙岗是如何获得如此突出的成就的?
近些年,龙岗区快速推进文体场馆的设备更新和文化服务的品质提升:形成了从市级到社区的四级文化设施网络,过去三年中新添和正在建设的文化场馆面积接近48万平方米;此外,龙岗区每年举办超过一百场的高端文化活动,以及两千多场面向大众的惠民演出,确保文化内容持续丰富;通过与民间机构合作,促使许多新型文化场所焕发新生,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不断强化“趣龙岗·有意思”的城市品牌形象,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发展。
布吉文体中心。
家门口的场景新表达
新文化地标密集建设 新增和在建文化设施面积超48万平方米
龙岗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现已迈入全面提升的新时期。众多崭新的文体场馆,正在全区域快速部署、加速完善,积极满足民众的热切期盼。
布吉地区多层建筑组合的中心区域,最近开始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亚洲青年艺术家参与首届“100+ 亚洲艺术季”,他们在此交流创作理念,呈现亚洲多元文化风貌;深圳被列为“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音乐学院),计划于2025年完全落成并开始运营;作为市级的重点文化项目,龙岗国际艺术中心正在快速推进,该项目位于每栋建筑顶部的艺术场所,极有可能成为深圳的文化象征。
龙岗国际艺术中心效果图。
新型文化场所不断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既有承载岭南文化传承的鹤湖书院,也有龙岗河畔的祥云驿书吧,还有珍藏古籍的吉华古树里文创空间,这些客家老宅、独立书店和特色阅读场所,正提升龙岗的文化氛围,为城区增添浓厚的人文气息。
文体场所是龙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依托,同时也是体现城市内在魅力的重要窗口。
龙岗区地域从东到西跨度很大,以往区里和街道的文体场馆布局存在明显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城区中心集中而周边地区不足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些年,龙岗区着力完善文化场馆体系,重点加强街道层面的设施建设,不少大型文体项目开始同步施工,同时涌现出一些兼具多种功能和服务形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让市民更容易享受到优质的文体服务。
统计资料表明,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阶段,龙岗区将陆续完成坂田、横岗、宝龙等五个街道的文化体育场所建设。从二零二一年到二零二四年,期间将建设和扩充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约有四十八万平方米。
二零二四年,该区全部十一条街道的文化站点再度顺利达标广东省“顶级文化中心”的评定标准,全部一百一十一个社区的文化服务设施已实现升级优化,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成功构建。
“约定极光·邂逅龙岗”艺术文化节。
链接国际化国字号资源
每年百余场高端精品活动带来“不断档”的文化菜单
国际爆火的IP,正在扎堆来龙岗。
法国著名文化标志与龙岗区首次合作开展笑脸艺术项目,引发市民热情参与场面火爆;瑞士创作者呈现如梦似幻的极光灯光表演,大型户外艺术作品在龙岗实现国内首次亮相;从意大利来到龙岗的博洛尼亚插画展,汇集全球九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一十幅绘画杰作,生动描绘出五彩缤纷的童真和无所拘束的创意;以“侠之大者”为主题的港乐经典歌曲周,展出《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金庸小说的珍贵手稿,带领观众深入金庸构建的武侠天地。
近些年,龙岗区按照高端引领、普惠均衡、突出个性的要求,促进文化活动向优质化迈进,不断为民众提供文化方面的便利。
《茶花女》剧照。
周末放松心情,可以前往深圳·龙岗喜剧生活季,欣赏开心麻花华南总部的原创音乐剧《女侠请留步》;现场乐队合奏,德国钢琴家杰哈德·欧匹兹演奏舒伯特、李斯特的著名乐曲,展现钢琴艺术的独特韵味;剧场内,刘敏涛主演的《俗世奇人》,凭借《茶花女》《大宅门》的辉煌成就,成为观众一致称赞的佳作……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龙岗地区的居民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视听盛宴。
追求卓越精神要自始至终体现,这是龙岗区建设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原则。
龙岗喜剧生活季。
龙岗区这些年着力促进地方文化活动项目多样化、打响品牌效应,对接中央歌剧院、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国家级演艺单位,十年如一日地举办龙岗管乐艺术节、国乐艺术节,每年还开展龙岗歌剧节、深圳·龙岗喜剧嘉年华、粤港澳大湾区舞蹈节等超过150场的优质文化艺术活动;促成广东省重点群众文化活动2024年“南粤情·文旅行”广东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龙岗举行。
2021年至今,龙岗区举办“龙岗艺纷享”活动共计50余项,累计开展超1万场次,推行“你点我送”文化公益培训超3.8万小时,组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超6000场。
龙城CC创意街区。
公共文化新空间批量呈现
服务精准供给 携手社会力量延伸服务生态圈
在龙岗,公共文化场所不再拘泥于传统样式,而是逐渐演变出鲜明的特色。
近些年,龙岗区努力推动社会力量加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借助城市改造中腾退出的政府文化资产,吸引优质社会资源合作,共建创新的公共文化场所。
借助官方与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和日常维护,众多新型公共文化场所摇身一变,成为备受追捧的时髦去处。以龙城CC创意街区为例,昔日的旧式厂房,如今已是年轻群体热衷光顾的潮流地标。这个没有顶棚的公共区域里,政府与企业共同尝试城市的小规模改善,将废弃的工业建筑重新利用,因而获得了美国缪斯设计奖的荣誉,由此成为最新加入的文博会分会点,龙岗创意中心(CIC)也被评为广东省最美的公共文化场所。
大芬油画村属于深圳特色文化街区,该区域由龙岗区与华润合作进行整体规划管理,同时引进了“乔治·莫兰迪展”在华南地区的首次亮相等国际性艺术活动,这些举措为年轻艺术家的自由创作提供了发展空间,促使该地迅速转变为兼具休闲体验功能的旅游区域,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艺术聚集地。
普惠性活动。
龙岗图书馆天安云谷科技艺术分馆荣获深圳市“十佳共享艺文空间”荣誉;甘坑古镇被选为全省“粤式新潮流”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大田世居成为全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之一,许多崭新的文化场所正逐步转变为民众“欢乐聚集”的场所。
此刻,龙岗区正凭借自身实践,将“龙岗经验”转化为实际成果,并对外输出,其《深圳市龙岗区创新“建管用”制度,有效破解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运营难题》这一做法,成功入选文旅部2023年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名单。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关键在于集中才智、联合力量。必须将文化"基础"扎根于基层,才能充分焕发城市文化系统的生机与潜能。
近些年,龙岗区构建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监管体系,每年都会派遣工作人员对全区122个基层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进行逐个检查,以民众的反馈程度作为衡量标准,致力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龙岗区牢牢把握“文化惠及民众”这一核心,使文化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让众多市民群众共同享有文化进步的收获。站在文化高峰之上,广阔疆域达四百平方里,龙岗通过持续开展各类举措,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的新路径,依据《“有味·乐龙岗”未来三年规划(2025至2027年)》的指导方向,一个焕然一新的“乐龙岗”正逐步呈现。
(图片由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