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因不会扫码“提货”意外躲过骗局 静安警方揭穿“同城提货卡”新骗术

日期: 2025-10-06 20:08:32|浏览: 5|编号: 14868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静安警方揭穿“同城提货卡“新骗术。静安公安供图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4日电 记者殷立勤报道 近日,静安区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因为一个操作上的难题,无意中躲过了一起周密的骗术。这位老人在短视频网站买了生姜,之后收到一张可疑的“取货凭证”。由于他不熟悉手机使用,便去居委会寻求帮助。最终,在警察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共同辨别下,揭开了这起冒充抖音商城的“同城取货凭证”诈骗骗局。根据警方的分析,这类骗局主要采用三个步骤进行作案。首先,犯罪分子会冒充合法身份,其次通过隐蔽的途径进行操作,最后利用利益诱惑作为诱饵。

当天下午两点半左右,静安公安分局大宁路派出所接到社区组织者请求,称陈老伯可能遇到了骗局的情形。徐锦铭和王睿婕两位警官立刻赶往地点。据查实,陈老伯不久前在“红果短视频”应用上点选了售卖生姜的页面,之后被导向抖音商城并花费了6块5毛钱,但始终没有收到货品,反倒是拿到了一张“抖音商城商家联盟领取凭证”。

老人不懂得如何使用手机,于是到居委会寻求协助进行扫码取货。几名居委会工作人员相继尝试扫码,却遇到页面突然显示“网站已关闭”,有时又跳转到不明的软件下载地址,情形十分反常,他们立刻联系了社区民警。

警方实际核查得知,这种骗术存在显著特点:一是伪造权威机构形象来获取信任,伪造的卡片刻意仿照正规提货凭证样式;二是强迫受害者使用微信、浏览器等外部途径进行操作,意图规避平台监管;三是采用“电饭煲搭配8.8元现金红包”等组合手段进行心理诱导。

警方说明,这三个步骤构成完整诈骗流程:借助平台信誉削弱受害者警惕,借助外部渠道绕过平台安全措施,最终采用“小额红包诱饵钓大鱼”手法实施深度欺骗。用户一旦扫描二维码,可能遭遇三种情况:首先可能被劝导输入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隐私资料;其次可能被植入恶意软件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最后可能被以“激活费用”“保证金”等借口直接实施转账诈骗。

有关部门强调,犯罪分子刻意为老年群体制定实施手段,声称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领取奖金,以此避免繁琐步骤,又以可在本地提取货物的保证消除空间限制,还通过让多个平台兼容的安排增强迷惑性。事实上,官方购物网站的所有交易都必须在本系统内完成,绝对不会引导用户到别的途径进行操作。

陈老伯幸好因为不懂得使用智能手机,意外地躲过了钱财损失。警察当场向他做了防范诈骗的法律知识普及,社区也会安排专门的警示教育。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