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红面包店被扔掉的面包,刺痛了谁的心??

日期: 2025-10-07 16:14:35|浏览: 4|编号: 14929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近期,上海某知名烘焙店在结束经营后将未卖出的糕点直接废弃的片段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争议。片段中,一箱箱看起来还非常美味可口的点心被店员毫不迟疑地扔进垃圾桶,景象令人震惊。这些点心的售价并不便宜,有二十几元的大奶酥,也有四十元的树莓奶酥吐司,就这样被当作垃圾处理掉,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面包店工作人员在公开场合透露,按照企业制度,当天未售出的糕点产品需要被作废处理,不允许以优惠价格出售,也不会提供给慈善机构。尽管他们内心认为这种做法过于可惜,但仍然必须执行。这种看似简单直接的做法,实际上体现了深层的商业逻辑与社会义务之间的矛盾。

从商业角度考量,面包店采取这种做法,背后原因值得探究。首先,为了确保食品的时效性与水准,维护店铺声誉,经营者顾虑隔夜面包会损害风味,有损口碑;其次,优惠促销或会促使顾客形成等待折扣的倾向,干扰平日销售状况;再者,无偿提供面包需经过复杂程序,且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若处理不当,公司需承担重大责任。

从社会道义角度考量,如此惊人的食物消耗实在令人不安。地球每年有十分之一的面包被废弃,这个比例十分触目惊心。在中国,《反食品浪费法》已经推行,倡导节俭、抵制浪费是全体公民的义务,公司更不能带头造成浪费。每一个被丢弃的面包,不仅意味着资源的浪费,更体现了对那些仍在为基本生存挣扎的人们的忽视。

其实,处理这个难题并非没有途径。海外部分烘焙店联络公益组织,将剩余面包施予他人;另有一些店铺设立“随机款”面包,以优惠价格售卖即将过期的产品,如此既能防止资源流失,亦可迎合顾客偏好。本土也有企业将废弃面包与啤酒制造公司联手,将其转化为啤酒原料,达成物料循环利用。

这家上海知名烘焙店的经营模式,给所有行业带来了深刻启示:在追逐经济收益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担当。期待今后有更多公司勇于开拓进取,寻得商业利益与社会贡献的完美结合,不再让“食品事件”伤害民众情感,让所有食品都能体现其真正意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