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出月饼票,让你躺赚中秋”?

日期: 2025-10-10 11:11:16|浏览: 4|编号: 15129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赵丽、林铭溱/法治日报

中秋佳节将至,购买月饼的意愿日益增强。不仅普通民众在商店外排成长龙选购自用月饼,众多公司也选择将月饼礼券分发给职员。不少人为亲友挑选月饼券当作馈赠佳品。

中秋临近时,众多品牌的月饼券在市场上交易活跃,出现兑换高峰。“诚信收元×券,快速到账并确认,售出请私信联系”“2024年月饼券正在高价回购”“目前××楼月饼券还有人在收吗”?经过调查,记者发现社交网站和在线购物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回收月饼券的信息,涵盖元×、星××、美×等知名品牌,回收价通常为面额价格的40%到70%。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

在某个旧货交易网站上,一位来自江苏苏州的票务商家既提供购票服务,也开展售票业务。在该商家收票信息页面,票务人员称以优厚价格回购月饼票据。记者随机挑选了某企业发行的面值318元的月饼凭证进行询问,该票务人员答复,面值318元的月饼凭证变现价格为150元。

记者打开“售票”界面查看信息,发现上面写着“月饼券可在全国通用,假如您有企业渠道可以联手,价格谈妥发货开票全都由我们办理,助您安坐收获中秋。”记者又以另一身份冒充企业采购,向该票务询问了同样月饼券的“售票”费用,对方答复说月饼券的标价是248元。

月饼券可以打折,开票时按原价给普票,纸质票和电子票都行。票务人员表示,他们直接开具月饼厂的发票,不是经销商的票。如果大量购买,开出的发票会是苏州当地某知名品牌的。他们确保收到的发票是月饼的。

另类商品宣传中,×××斯月饼价格更低,票券可享六折优惠,票据报销额度可达原价的八成到九成,销售方强调购买该品牌月饼更利于报销,票据金额更高。

记者询问为何各种票券的优惠幅度不一样时,票务人员解释说,价格较高的票券是从市场上回购的,而价格较低的则是从票券代理商那里大量采购的,采购量大所以自然价格更优惠。

调查得知,部分个人账号在社交平台售卖零散的票务,还出现了自制月饼兑换券的互助平台。相关售卖信息下常有众多买家出价,评论区里也活跃着专门收购票券的账号,它们大量购置卖家提供的月饼券。

采访中记者发现,月饼券数量超出相应月饼产品,形成“券多饼少”现象,这被视作月饼市场的一种隐秘操作。

业内专家透露说:月饼代金券的流转情况,颇有几分像期货交易,基本上是生产厂家与购买者之间直接对接,或者是生产厂家同购买单位及其职工相互交换,再回到生产厂家手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调查期间,记者发现社交网络上有一篇热门文章,探讨了月饼券中的商业逻辑,指出制造商以优惠价格将券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抬高价格卖给企业等需要分发礼品的人。这些券有可能经由赠送或转售,最终落入票务投机商手中。那些囤积居奇的中间商,会以较低的价格大量买入销售商手里的月饼兑换凭证,还有散客持有的凭证,随后,他们或许会以略高的价钱,把这些凭证卖回给月饼制造商,又或者转手卖给其他购买者。

月饼在制作出来之前,相关厂商、分销商以及囤积居奇的中间商都能获利,这种情况被当作月饼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来调侃。对于这个现象,一位来自上海的业内人士刘娟(化名)向记者剖析了月饼兑换券的运作方式,具体来说,如果食品生产商发行面额为100元的月饼兑换券,以65元的价格转卖给分销商,分销商随后以80元的价格卖给顾客A,顾客A又把这张券送给了顾客B,顾客B以40元的价格转手给票贩子,票贩子最终以50元的价格将兑换券卖回给食品生产商在这个循环里,即便一个实际的月饼也没制作出来,但是做月饼的商家获得了十五块钱,销售环节的人也拿到了十五块钱,倒卖的人则赚到了十块钱。

刘娟透露,月饼券的中间商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规模较大的,他们能够收购价值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月饼券,类似分销商的身份。这些人通常在每年五六月份就与商家商讨次年的订购额度,并努力争取一定比例的退款。另一类则是零散的中间商,他们从个人手中收购月饼券,并不进行囤积,而是依据市场状况转售。

刘娟表示,月饼"证券化"导致月饼券市场价格出现变动风险,制造商难以准确预测当年的供需量,或许会多发行或者少发行月饼券。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