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东站(丹徒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融合了铁路、公路、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功能,该工程于2019年6月启动建设,在建设者们历时一年的辛勤付出下,成功克服了工期紧张、工作量大以及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目前已全面竣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海宾朋。
镇江东站(丹徒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国家干线连镇铁路的重要配套项目,项目占地面积为9.38公顷,建筑总面积达到60423平方米。这个工程由镇江交通产业集团负责主体建设,镇江铁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具体执行,主要工程部分包含公共活动区域、旅客上下区域、交通连接道路、长途交通枢纽、公共交通中心、出租车停靠区域、地下车辆停放设施、防风雨通道、交通安全设施、环境美化工程以及夜间照明系统等。
依照整体规划理念,镇江东站(丹徒站)交通中心达成了站内直接转换、多层衔接,并且改善了中转区域内的步行路径,以此削减了转换所需的总行程。
该工程以中心广场为基点,通过地面广场和地下通道的整合,构建出半径150米、时长3分钟的便捷交通圈,确保在枢纽内实现无缝衔接。中心区域景观布局对称,绿化设施错落有致,营造出开阔的视觉感受。同时,在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阶梯式下沉空间。
车站坐落于广场的右侧位置,设有专门的机场等候区域以及旅游人群集中办理业务的场所,并且带有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占地面积大约是3350平米。从长途车辆停止乘客下车的地点到铁路换乘的站点,直线距离大约是70米。
出租车的停放点在火车站房右边,高架桥后面,这个区域和下桥的坡道相连,通过专门的坡道可以进入,让出租车在送完客人后能顺着坡道回到停放点等待下一批乘客。乘客上车的地方在停放点、火车站房和长途汽车站中间,这个地方既为火车站下车的旅客服务,也为长途汽车站的旅客服务,火车和长途汽车下车的旅客会走地面的步行道到出租车乘车区。公交综合楼位于站前景观东侧,建筑面积约为3360平方米。
站前广场的地下部分是公共汽车停放区域,能够容纳大约960辆汽车。这个地下车库的总体面积达到38000平方米,并且包含人防设施。地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铁路站房的南面和北面,出口通道连接站西路,以便车辆驶出枢纽时更加便捷。在铁路站房的高架桥正下方,还规划了无障碍停车位和女性专用停车位等特殊车位。另外,在枢纽的西边,还设有专门的自行车停放场所。
这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完全贯彻了“以人为本、交通先行、衔接优先、感受至上”的理念。设计中处处体现着贴心之处,比如覆盖范围广泛的“风雨连廊”。公交站点入口、高架桥下方平台以及站台等处均设有防风避雨的长廊,即便在刮风下雨天气,乘客上下车时也能更加放心;类似的设施还布置在出租车等候区域,从出口到乘车点,长廊实现无缝连接;长途汽车站与高速铁路站之间也是这样,从高铁站出发的旅客可以通过长廊,顺畅地前往省内各个城市。
站前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名为“城市山林”公共雕塑。这件作品巧妙融合了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书法精髓和中国传统的篆刻技法,通过图形的重新构思和空间的巧妙安排,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原创艺术造型。它不仅鲜明地展现了镇江的地域特色,而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创新性和形象震撼力。中国红色彩鲜明,充满力量,象征喜庆吉祥,代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镇江人民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心态。
稿件由东站指挥部付炼提供,组织人事部顾雨薇负责联络,京江晚报朱秋霞参与编辑,谢道韫承担摄影工作。
这篇文章出自“镇江交通集团”公众号编辑之手,文章内容、配图以及字体版权均归属于原作者,如果出现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立即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迅速进行审核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