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员、保洁员……为何这些从业门槛较低的岗位总缺人?

日期: 2025-10-12 01:07:46|浏览: 1|编号: 15243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为何这些从业门槛较低的岗位总缺人?

阅读提示

部分工作类型如销售代表、维护人员、餐饮从业人员等,长期存在人员招募困难的情况,业内专家指出,这主要源于求职者职业选择倾向,以及这些岗位工作条件相对较差,缺乏竞争力,同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尚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操作。公布劳动力缺口名单,旨在为雇主和求职者在薪酬谈判、招聘流程和职业规划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营销员,营销员,还是营销员!

最近,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多于求职的“最紧缺”100个职业名单公布了。报道整理后发现,从2019年第三季度首次发布这个名单开始,“营销员”已经连续六个季度稳居首位。

不只是推销人员,部分入门要求不高的职业也多次出现在名单之中,并且排名靠前,例如清洁工、餐饮服务人员、安保人员、商品销售员、家政服务人员、汽车操作工等。

谈到哪些岗位人手最紧张,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那些需要高深技术专长的工作。但实际上,现实情况是那些入门条件相对简单的职业更难招到人。这些对能力要求不高的职业为何一直存在用工缺口?

制造业服务业人才需求量大

当某种职业的岗位需求大于人才供给,我们便可以通俗地称作该职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不足状况,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永坡对此进行了解释。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相关人士透露,每季度公布“紧缺岗位名单”,旨在增强职业能力提升的精准度和实际效果,也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求职以及职业能力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纵观先前公布的六次排名,制造业岗位人员,社会生产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岗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这三种职业比例都高达九十以上,持续占据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职业的主要位置。

工业和商业领域,中青年劳动者数量较多。按照田永坡的观点,现阶段国内人口构成出现显著调整,劳动阶段人群的总体规模和占全体国民的比重都在减少,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长。这种年龄分布的变动,直接造成生产部门和商业行业里,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领域和职位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

田永坡同时指出,技术革新和行业变革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对掌握特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的渴求,造成专业人才愈发稀缺。此外,新兴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出现,对传统工业领域的劳动力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致使制造业领域出现用工不足的情况。

这一现象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最缺工”职业榜单上得到体现。新增进入榜单的25个职业里,有15个与制造业紧密相连,例如冶炼工程技术人员、铸造工、汽车工程技术人员、金属热处理工等。而在短缺程度加剧的34个职业中,也有16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挂钩,比如钢筋工、机修钳工、纺织染色工等。

2020年第四季度的统计显示,用人需求量比上季度增长显著,"最紧缺"的100个职业岗位供需状况普遍吃紧。劳动力缺口数量增加至92.9万人,整体招聘与求职比例从第三季度的2.67提升到2.90,这两个数据都创下该项发布以来的新高。

因自动化、智能化难以取代而缺工

已公布的六个季度劳动力短缺职业榜单里,前十名“需求量最大”的工作岗位大体没有变化,偶尔会有调整。其中,推销人员、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安保人员、清洁工、商品销售员、汽车加工人员这六类职业,一直稳居前十行列。另外,家庭服务人员、结账职员、焊接技术人员等职业,也多次进入榜单前十。

人才匮乏现象是所有职业或统计包含范围内所有职业的一种体现,长期人才不足确实体现了市场上这类人员的供求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普遍情况。田永坡指出,由于工作者的想法、职业选择偏好以及职业的社会评价等因素,不同职业的人才短缺程度存在差异。

部分入门要求不高的职业之所以存在招工困难的情况,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殷宝明分析,主要原因是这些职位的工作条件不够优越,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不强,进而造成人员频繁变动。他同时指出,这些职业中大部分属于服务领域,是当前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难以替代的工作岗位。

这同样揭示了就业领域存在的深层失衡状况,即职位与求职者之间存在持续错位。“一方面,许多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许多人找不到匹配的岗位。”高技能人才的稀缺和基础岗位的饱和现象并存,这种供需失衡问题依然突出。殷宝明对此指出。

田永坡把这种两头都缺人的状况称作“微笑曲线”,就是说,需要大量人工而且机器难以完全取代的岗位,以及高科技领域的岗位,都特别抢手,非常紧俏,他认为这是技术发展导致的工作岗位结构发生了变化。

这种转变并非完整呈现,仅能说明部分状况。殷宝明说明,这个职业不足的名单仅仅汇集了公共就业机构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提供的供需信息,而快速发展的网络招聘及其相关信息并未被计入统计范围之内。

部分工作对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不高,这类职业经常位居统计名单的前列,殷宝明分析,这种现象可能与信息采集渠道存在关联。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通常年纪偏长,学历层次有限,他们多数借助线下就业服务部门寻找工作机会,而公司也常常选择通过这些线下就业服务部门进行人员招募。

缓解“最缺工”,企业要提待遇

这份榜单不仅列出了需求量最少的职业,还按照工作空缺数量从多到少,列出了那些最需要人手的典型城市。

当前,许多职位在南方北方、东部西部都存在空缺情况。以近期需求最为旺盛的推销职位为例,需求量最大的五个城市分别是上海、长春、北京、天津和洛阳;同时,家政服务人员也多次出现在需求缺口较大的名单前十之中,像长春、厦门、广州、北京、昆明这些地方尤为明显。

区域分布显示,东部地带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与此同时,田永坡注意到,中西部地带城市群落逐步繁荣,当地对人力需求持续上升,尽管部分人员返回,但许多职位依然存在空缺。

对于部分入门要求不高的职业常常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殷宝明提出,公司应当增强这些职位的薪酬吸引力,打通晋升空间,降低人员变动率,压缩招募开支,达成企业与工人的共同利益。另外,承担教育任务的机构需要健全相关职业准则和教学制度,增强教学的实际价值和精准度,并在技能进步资助措施上给予扶持。

公布急需岗位,能够促使从业者有针对性地参与相关技能学习,增强个人适应就业领域发展变化的本领。此类资讯还能帮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在就业环境中的位置,同时为雇主与求职者在薪酬协商、招募和应聘过程中提供依据。

田永坡提议,当条件具备或特定区域具备相应条件时,应适度公开紧缺岗位的薪酬信息,以便企业及个人能够作为参考依据。

殷宝明提出,往后需要拓宽信息收集的广度,丰富资料获取的途径,以便更好地为求职者与招聘方给予精准且有用的参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