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位90后男子小李在点外卖时,偶然发现五芳斋店铺售卖小龙虾口味的月饼,对此他感到十分意外。紧接着,他在网络上又看到了更为奇特的酸菜牛蛙月饼,这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他不禁思考,既然吃过月饼,也尝过酸菜牛蛙,那以酸菜牛蛙为馅料的月饼会是什么口感,吃的时候是否需要吐出骨头来?
今年月饼市场新意迭出,不仅有酸菜牛蛙月饼,还有大虾芝士月饼、鲍鱼鲜肉月饼,各种创新口味层出不穷。早些时候,还出现了蟹黄鲜肉月饼、麻辣小龙虾月饼、陈皮豆沙月饼、薄荷巧克力月饼以及蔓越莓白巧克力月饼等,新奇风味已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利器。
中秋节还没到,各大商场、饭店、网上购物平台就忙着推广月饼了。一些很特别的月饼口味也出现了,月饼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了,定位普通价格的苏式月饼已经面市,占据了现在月饼市场的大部分;而主打高档礼盒的广式月饼目前只有少量上市,要全面铺开还得再等些日子。
月饼市场竞争激烈之际,今年月饼行业又面临一个新挑战,有专家指出,今年月饼制作费用显著增加,但购买者可能无需为此支付更多。
因此,经营者必须依靠创新来应对成本增加的问题。可以注意到,如今月饼的形象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不仅口味多种多样,包装设计也更具现代感。专家指出,这与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有关,传统月饼行业正努力迎合年轻群体的喜好,推动市场不断向年轻化方向发展。
奇葩口味月饼 赚噱头胜过赚销量
早些时候,延安路上好几家卖榨菜鲜肉月饼的铺子,曾经非常火爆。月饼爱好者小李,一直留意着市场上月饼的新动向,今年推出的小龙虾月饼,他试了试,发觉是辛辣口感的,馅料全由虾肉构成,虾肉口感有韧性,不过饼皮不够酥松,比起这个,他更中意老式的鲜肉月饼。
媒体通过互联网检索了“月饼”等词语,发现小龙虾馅的糕点已属前年的流行食品,今年则出现了酸菜牛蛙、大虾芝士以及鲍鱼肉馅的点心,它们正迅速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有人不禁感叹,商家的创意真是无穷无尽,月饼的口味几乎难以想象。
每逢这个时节,商家都会竭尽全力,竞相推出新奇口味的月饼,以招徕顾客购买。由此催生了“蟹黄搭配猪肉月饼”“带有辣味的小龙虾月饼”“含薄荷和巧克力的月饼”等奇特月饼纷纷面市,使得众多追求新奇的食客纷纷前往品尝。
今年,上海张杨路上的第一食品商店发售了酸菜牛蛙月饼和鲍鱼鲜肉月饼,前者刚上市就广受欢迎,每日销量接近三千枚。与此同时,南京东路的新雅粤菜馆,继去年推出大热的腌笃鲜月饼后,今年又增添了风味独特的大虾芝士月饼。由于销量很好,腌笃鲜月饼每天只能给每人提供有限数量,另外新推出的虾子奶酪月饼也卖得非常火,每天限量两千个。
对于这种被质疑“博取关注远比赢得市场重要”的怪异月饼口味,知味观工厂负责人周先生称,诸如小龙虾月饼、酸菜牛蛙月饼之类的产品,其制作存在一定难度,必须即时烘烤完成,不能进行大量生产,通常仅在实体店铺和酒店当天制作当天销售。
大规模制造的月饼在风味上没有太多出格的调整,朱琳指出,今年采芝斋推出的台式奶黄点心,在市场上相当受欢迎。
月饼成本涨价近10% 今年吃月饼未必要多掏钱
世纪联华庆春店内,记者注意到,中秋节还早,货架上摆出的月饼种类不多,超市里售卖的多数是苏式月饼。超市员工透露,广式月饼预计要到八月底才会陆续上架销售。
超市货架上的苏式月饼主要有知味观、采芝斋和佳慧这三个牌子,有五仁、黑麻、椒盐、火腿和百果这几种口味,价格大多在15到19块钱之间。采芝斋的黑麻、椒盐和百果馅月饼每袋卖15块钱,而同样规格的火腿馅月饼每袋要18块2毛钱佳慧品牌火腿馅月饼的单价是每袋18点5元,黑麻和百果口味月饼的单价则是每袋17点8元。知味观家的椒盐口味以及百果口味月饼,每袋售价为15元。原味肉松搭配蛋黄的点心,还有翡翠莲蓉搭配蛋黄的点心,它们每袋的价格是15点8元。
线下月饼已经陆续发售,线上平台也开展了月饼专题营销活动。根据数据统计,采芝斋的网上店铺,截至目前月饼成交数量已经突破一千单,同时知味观的网络官方店铺,月饼销售量也达到了1210单。
另外,许多宾馆也推出了月饼,以此烘托中秋佳节的氛围。知味观生产部门的周先生谈到:“众多宾馆的月饼由工厂负责制作,知味观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宾馆的加工业务。这些来自宾馆的订单大多偏爱传统风味,比如广式莲蓉月饼之类的品种。”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商家们正忙着上架月饼,但今年月饼的制作成本却显著增加,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头疼。据周先生透露,与去年相比,今年月饼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糖和莲子,价格都上涨了百分之十。他强调,即使是基础月饼的原材料,整体价格也提升了百分之十。朱琳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她指出,当前市场行情确实如此,就连制作苏式月饼的包装纸价格也跟着上涨了百分之十。制作苏式月饼必须依靠手工完成,一般工人的月薪介于四千到五千元之间,而技艺精湛的师傅每月能拿到七千到八千元,整体人工成本较上一年增加了大约一千元。
然而调查得知,多数商品售价未随成本增加而调整,购买者在今年或许无需支付更多费用购买月饼。朱琳对此也指出,采芝斋的月饼定价与去年基本保持稳定。
月饼行业面临洗牌
或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近些年,月饼市场品牌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呈现出逐渐趋于饱和的状态。周先生指出: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自然的筛选过程,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今年的月饼市场有望重现生机。
今年七月,杭州部分传统店铺,例如知味观、采芝斋、楼外楼和百味聚,开始售卖苏式月饼、腌菜肉馅月饼,还有月饼组合套装等商品。
百味聚总经理李君认为,今年众多月饼品牌之所以提前上市,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去年杭州市场的月饼销售几乎由本地企业垄断,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今年产量预计将大幅增加,增幅可能在20%到40%之间。其次,今年中秋节与国庆小长假时间重合,两个节日的叠加效应可能会对今年的月饼市场产生影响。
今年中秋节比往年晚些时候到来,月饼商家却已着手抢占市场,在发售时间上抢占了先机,并且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月饼的种类上持续推陈出新。周先生指出,诸如酸菜牛蛙口味、小龙虾口味的月饼这类具有特殊风味的月饼,一旦推向市场就能迅速吸引公众关注,形成舆论热点,对月饼的集中上市起到有效预热作用。
口味之外,包装和销售途径也经历了诸多调整,商家愈发贴近年轻群体的审美。朱琳指出,当前月饼销售重心转向了零散购买,许多商家开始探索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外送渠道、网络销售等形式。包装设计上,礼品盒更显潮流。采芝斋在电商平台推出了单只和双只的小规格产品,更方便年轻人购买。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周艺凡 实习生 何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