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滩面包房,少不了老牌网红:克莉丝汀。
近来,有关“克莉丝汀”停业闭店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部分分店至今未能重新开放,消费者预存的消费凭证无法使用,而公司的服务热线也处于无人应答的状态。
许多居民注意到,虽然上海市自六月起已经完全恢复社会运行与经济活动,然而街边以及地铁站内的克莉丝汀分店,至今仍然没有营业。
四号线大连路站点里的克莉丝汀商店,过去是许多上班族早晨买早点的地方,现在却紧锁着门,只能从玻璃门往里瞧,发现货架上还剩下一些包装好的食物。
疫情之后,这家铺子始终没有营业,从前我常会去那里买三明治或者面包来吃早餐。市民罗女士说,她进店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发放过一些克莉丝汀的代金券作为福利。
殷行路的钱女士家附近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克莉丝汀,今年6月1日之后,周边其他分店陆续营业,但这家店却一直没有重新开业。令钱女士感到庆幸的是,她之前获得的面包券已经提前用完了。
钱女士谈到,这些年感觉克莉丝汀的店铺数量在减少,去年某个公共假期,她开车经过一家克莉丝汀,打算买点面包,但到跟前发现店门紧闭,门上贴着通知说明因假期临时停业,她觉得既然是假期,本该是生意兴隆的时段,却出现这种情况,心里便觉得这个品牌可能要衰落了,于是立刻把手里所有的优惠券都花掉了。
名都路82号的克莉丝汀分店已经歇业,可以断定它不会再开张了。店外架着脚手架,工人们正在建造一个崭新的招牌。一位男士说,这家面包店已经停业好几个月,现在他负责进行翻新,以后会转变为不同的经营类型。
克莉丝汀在曹杨路的分店入口当前封闭着。门口张贴的布告表明,房东已经决断要把店面收回另租他人。
克莉丝汀在银都路的中央厨房已经停止运营,工厂和店铺的众多工作人员普遍没有收到四个月的工资,他们现在已经向劳动保障部门寻求帮助。
克莉丝汀妙境店的房东丁先生从2002年开始把新德路上的这间店面租给克莉丝汀,到前年一直都准时交房租,可是今年的房租到现在还一个子儿都没给。“我寄过两次催款信,却如同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
根据可查的资料,克莉丝汀这家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较早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烘焙品牌,其经营重心主要放在长三角区域的大城市里,通过两种方式让这个品牌被大众所熟知,一是随处可见的实体店铺,二是经由单位或者亲友赠送的充值卡。
克莉丝汀从2012年进入香港股票市场开始实施店铺增设方案,大约有百分之四十的融资款项用于新店的开张,发展至最高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经营将近一千个零售点,而在上海市内就设有五百四十三家分店。
门店规模扩大导致开销激增,业绩因此大幅下滑,尽管克莉斯汀在察觉到这个问题后开始关闭分店,但颓靡的势头难以遏制,2020年,克莉丝汀因为持续八年经营亏损而登上新闻版面,2021年,克莉丝汀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年度总营收为2.92亿元,比前一年削减了1.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达到1.7亿元。
同一份财务报告还表明,二零二一年,克里斯汀的代金券和预付卡核销的营业额达到一亿四千二百万,大约占那一年总销售额的百分之四十九,事实上,预付卡业务曾是克里斯汀成长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顾客正是因为通过不同方式获得了预付卡,才决定前往店铺购物2016年,克莉丝汀遭遇预付卡支付困难,因此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将它记入提醒档案。
针对这一情况,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的崔丽丽担任执行所长的人表示,这一事件再一次提醒那些热衷于发放预付卡以吸引顾客的企业,需要引起注意。预付资金持续增加,企业可能因此错误判断财力雄厚,从而随意开设新店和扩大生产规模;如果后续经营状况无法匹配增长,持卡消费者集中要求退款时,公司便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企业通过临时挪用其他资金来缓解危机,但也有不少因此彻底垮台,甚至面临倒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