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以水为脉,“生态+文旅”开启太湖美“新窗口”

日期: 2025-10-14 22:15:27|浏览: 4|编号: 15451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从管社山码头向太湖更远水域出发!2025年元旦,无锡管社山码头水上游三条航线同时启动。水上游项目重新开展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成为关注焦点。

生态持续改善,体现了太湖治理的稳步推进,也反映了文旅消费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深入分析,环境优势与文旅产业升级相互促进,既触动湖边居民对家乡湖泊的深厚情感,也将向远道而来的游客呈现丰富多彩的“太湖风光”。湖面上,体验水上游览的新选择正逐步形成,“依托水域特色”的新故事已经开始书写。

试航之旅,太湖美的“新窗口”

站在甲板上,我能体会到太湖的幽静和辽阔,这一刻,我完全忘掉了都市的吵闹和忙碌,只想陶醉在这如画的湖景山色里,市民代表刘小姐有幸成为2025太湖游轮试航活动的第一批体验者,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元旦这次难以忘怀的“隐秘之行”。目前太湖的水体质量稳步提升,自然环境持续优化,该水域水上交通线路的恢复,正是无锡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呈现太湖治理成效的关键途径。

太湖的冬日景色,远山呈现青黑色,水面广阔而清澈,仿佛是一幅极为精美的图画。感受着湖边的风,完全感受不到任何藻类的异味。在游船上,一些当地居民表示出这样的赞叹。景区的管理人员提到,沿湖区域的水体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一旦察觉到藻类,他们会立刻进行清理工作。

太湖流域的生态改善,源于无锡近些年将湖泊整治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始终瞄准打造一流自然风光区的目标,全面覆盖水域与陆地,持续开展科学化管理。根据相关资料,自2007年开始,无锡市已执行超过七千项太湖治理重点项目,累计财政支出超过一千二百五十亿元人民币。最近过去的2024年,太湖无锡水域的藻类状况呈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水质预计将整年维持在Ⅲ类标准,这是该地区有记录以来首次达到的里程碑式成就。

“绿漆”用量减少,水体变得干净,太湖周边众多景点和一片片湿地被串联起来。根据最新的湿地分布图,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了蠡湖、长广溪、梁鸿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6个省级湿地公园、30个湿地保护区,基本构成了围绕太湖的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新体系。此外,众多国家级及省级的滨湖景观村落与林间公园纷纷出现,为太湖编织了一条生态“绿围裙”。

太湖得到了精心保护,生态平衡更加稳固。统计资料表明,2023年太湖区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标为3.08,品质从“尚可”升级为“优良”。湖泊中水生植物覆盖地域为200平方公里,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5.8个百分点。流域内鸟类种类繁多,共有382种,包括白鹤、白头鹤、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珍稀保护鸟类,这些年接连出现。

如今,远道而来的红嘴鸥已成为无锡冬季的“顶流”。又有许多飞禽来到太湖区域栖息:在灵山拈花湾附近,可以看到疣鼻天鹅的身影,鸥鹭岛和三山岛则发现了野生鸳鸯的踪迹,渤公岛是野鸭的常驻地,而大溪港则聚集了卷羽鹈鹕、东方白鹳以及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这些水鸟们时而在芦苇荡中穿梭,时而在湖面上嬉戏,它们时而聚集交流,时而展翅高飞,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共同编织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景象。

顺势而为,航入太湖的“更深处”

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片三万六千顷的水域充满了特殊的情感。

四百多年前,被誉为“旅行巨匠”的徐霞客展开生平第一次旅程,首站便选在太湖地区,从鼋头渚的“具区胜境”老码头启程,目标直指太湖东岸的苏州城,由此踏上了持续三十多年的考察之路,同时创作了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记》这部作品,一百多年前,连接上海与南京的铁路正式运营。许多来自沪、宁的游客选择火车抵达无锡,接着在管社山区域乘船,以此游览鼋头渚和蠡园,体验太湖风光。

四十余年前,无锡推出一项名为“太湖水上一日游”的旅游产品,每年都迎来数十万游客参与。游船在湖面上行驶,依次经过蠡园、鼋头渚、三山公园等著名景点。乘客们可以在船上享用以本地湖鲜为主料烹制的菜肴,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品尝美味佳肴。

易先生是个本地人,他记得小时候去太湖玩,通常只在鼋头渚、三山岛和万浪桥附近逛逛,看看所谓的“太湖佳绝处”。那时候他总在想,太湖的更深处,还有那一头会是怎样的景象?1985年暑假,他坐上了当时最流行的太湖水上客轮,准备去杭州看看。船儿驶入太湖,正好撞见了太湖那轮无与伦比的落日,紧接着夜幕降临时的“满船好梦被星河压着”,这成了他童年最难忘的旅行经历。

太湖水面之上,既能唤起旅人往昔的游览记忆,也能迎合初来者求新求知的欲望,还能满足他们探寻未知的渴望。无锡鼋头渚到苏州西山岛,以及无锡鼋头渚到苏州漫山岛这两条航线,连接了无锡和苏州两个城市,游客在途中可以观赏到红嘴鸥群飞、太湖中的仙岛、三国城景区、太湖隧道工程、拖山风光、红沙湾景色和乌龟山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航线还会向东南方向拓展,进一步深入太湖中心区域。西山岛石公山码头停泊之后,游客能够去明月湾古村落探寻,体会历经岁月的宁静氛围,可以登上石公山与少林高僧海灯法师进行一次“时空交流”,还能在农家乐品尝地道的家乡风味。

无锡和苏州,这两个受太湖恩泽的都市,共同开拓了区域性的水上游览项目。官方发布的视频里,众多网友的评论表达了对这个新旅游形式的向往,也记录了太湖地区文化休闲新场景的诞生。现在,人们对于太湖内部更深层次的向往有了寄托,依托水域打造的文化旅游网络也有了实践的基础。

良性互动,期待更多“太湖叙事”

2024年12月24日黄昏时分,于鼋头渚游船的甲板之上,望向波光粼粼处,夕阳与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一同飞翔的景象,新东方文旅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深有感触:这个季节的太湖这般迷人,观赏过后令人陶醉不已。

太湖水质不断改善,红嘴鸥这种对水域环境反应灵敏的小生物,已成为无锡冬季的固定景观和备受追捧的焦点,为鼋头渚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日客流量可达三万余人。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和谐统一,正不断丰富太湖的动人篇章。

与“太湖水上游”鼎盛阶段对比,当前无锡滨湖景点的资源总量已大大领先从前,这为多种旅游项目的拓展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从山水西路开始,沿着环湖路和十八湾前行,最终抵达环山西路的“太湖108廊道”,这条路线将沿途的美丽风景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负责推广和运营的团队不仅与廊道上的各个景点和知名餐厅合作,推出了多种文旅产品,还特别聘请了专业的主播,通过自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展示太湖108廊道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

根据地方特点,延伸湖泊地带的水上观光用途也潜力巨大。观察长三角区域,无锡与苏州之间的跨市太湖水上观光率先发展起来,其他城市则主要经营市内的水上观光路线。目前,打通无锡至宜兴的水上观光线路,感受宜兴水上观光线路的独特旅游活动已经进入规划阶段。随着京杭大运河、梁溪河的景象愈发优美,改进水闸维护,实现太湖与这两条河的协调运作、确保通行,或许能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当前入境游兴盛之际,突出生态长处,或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专家指出,为使无锡成为海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其中一个着力点是,将“观赏太湖”“游览蠡湖”转变为“于山水间悠闲漫步”,增设更多放松休憩的体验。

文体旅游的结合为旅游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太湖岸边就设有七个全程马拉松赛事,每年还举办自行车竞技、公开水域泳赛、铁人三项赛以及帆船运动等多项高级别竞赛活动,水上竞技吸引游客前往,优美景色为水上竞技增添魅力,这种相互促进、彼此成就的关系使无锡吸引了众多游客。统筹水域利用,改进相关设备,塑造本土体育旅游标志,还要注重水域与岸线的结合,开发更多滨水游览的体验方式。(黄梦羽、陈菁菁、卢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