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收到您在杭州市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亚运会后时期对本市快速路系统进行审视的提案》(编号299)。该提案由我部门牵头,联合其他单位共同研究,现就此作出如下回应: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杭州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关注,您点明的问题十分关键,提出的建议非常具体,为杭州市未来快速路网规划与建设带来了很大启发。
一、快速路规划、建设现状
依据杭州市政府下发的《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杭政函〔2021〕60号)文件,该市快速路网的设计总长度为990公里,计划构建起一个由“两环八横五纵八连”组成的快速路交通框架。近些年来,杭州市借助亚运会的举办机会,着力推进以快速路为主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到2022年年底,市区内快速路的总长度已经达到489公里,绕城区域内的快速路网络基本已经构建完成。
依照您在建议书里所提,尽管杭州市近些年快速路建设进展迅速,但仍然出现诸多弊端,其缘由简单剖析如下。
二、快速路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城市快速路网的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持续演进、逐步完善且极其繁复的系统工程,其考量要素广泛关联社会各个层面,与国家方针、城市发展脉络、区域构造、经济格局、居民散布、车流量增减等均有紧密联系,具体涵盖:
近年来杭州都市扩张迅猛,居民数量急剧增加、分布格局发生显著调整,出行模式持续演变,现实状况是高速路网建设未能及时匹配城市空间拓展的速度
杭州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新千年以来,其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势头迅猛,变化十分剧烈。原本在八十年代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区范围,到了二零一七年临安撤市并入之后,杭州市的城区面积已经大幅增加,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城区面积扩张了将近二十倍。与此同时,城区规划的人口数量也从一百五十万提升到了一千五百万。机动车数量在2000年时仅有9万辆,此后持续迅猛增长,到2022年年底已经突破300万辆大关。
1998年,杭州市首条快速路中河高架一期完工之际,复兴大桥尚未建成,当时规划的快速路网为“两纵两横”。到了2002年,中河高架一至三期全部开通之时,复兴大桥已经建成,规划的快速路网也调整为“三纵五横”。城市扩张范围急剧增加,快速路规划随之演变,最初是“四纵五横”,后来升级为“四纵五横八连十一延”,现在最新方案变为“两环八横五纵八连”。快速路网建设需要配合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动,因此其布局总是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实际进程。
毫无疑问,杭州作为一座超大城市,每日居民的出行总量都高达千万级别,倘若私家车出行成为主流,那么即便不断拓宽高速公路,也不足以缓解交通堵塞的状况。
以备受批评的秋石高架、上塘-中河高架这两条纵向道路为例,近些年众多新增人口集中居住在临平、崇贤、仁和、塘栖、良渚等北部区域以及萧山南部边缘地带,同时职住分布不均、公共设施不足、地铁公交运力分担比例偏低等问题突出,导致沿秋石高架、上塘-中河高架方向频繁出现大量南北方向通勤车辆和服务车辆通行,秋石高架、上塘-中河高架在高峰时段拥堵程度接近极限且持续时间较长,高架主干道常常陷入车流密集的状况,进而造成与其交汇的德胜、留石等高架的转向匝道持续排长队并拥堵情况蔓延至相邻的另一条高架主线(拥堵成因并非匝道通行指标不足或容量有限,核心症结在于合流点主线车辆过多难以顺利汇入)。
值得瞩目是,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516km地铁线网落成之后,杭州地铁网络日渐健全,地铁与公交两网慢慢整合,市民出行习惯逐步转变,公交承担比例慢慢增大,进而有助于减轻杭州市快速路网的交通压力。
(二)杭州市快速路网规划建设布局分析
这张图片展示了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定的《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里关于快速通道的设计方案,那些用虚线标出的部分,指的是目前还没有修建完成的快速道路。
杭州市快速路网规划建设示意图(截至2022年)
通过杭州市快速路网规划图可以明白,绕城高速公路以内,杭州市快速路网的布局规划以棋盘格式为主。
快速路规划采用棋盘式安排还是环状放射式安排,可以说各有优缺点,以下图作为说明:
网格状排列图样,圆形扩散式排列图样
方格网结构利于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直线行驶,不过转弯行驶需要借助连接道,因此转弯通行效率不高。环形放射结构便于环形主干道交通,然而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主干道行驶必须经过两次连接道转换,造成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通行效率偏低。因此比较合适的结构是将这两种结构融合在一起。
西湖的存在导致杭州城市路网布局缺少一个对应的区域,杭州独特的空间布局使得在中心地带建设快速环路受阻,现在杭州承担部分快速路功能的环路主要是在西湖周边的绕城高速,等到杭州城市区域环线(即中环线)建成之后,很多过境的货运车辆可以从绕城高速中分离出来,那时候绕城高速承担城市快速路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接下来,本部门将主动联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士,依据规划要求、用地现状及政策许可,探讨调整优化绕城内部快速路系统,并推进绕城环线向快速路标准升级。
(三)快速路匝道、出入口等受到土地指标、拆迁困难等因素制约
快速路修建期间,受征迁、用地等制约,部分接口位置因条件苛刻难以完善规划。比如文一快速路教工路接口,邻近征迁事宜干扰了最优方案设计;德胜路-东新路北行东转匝道功能不全,关键在于附近住户激烈抵制所致。另有一些快速路接口距离过近(交织距离不足),未配置集散车道也基本源于征迁阻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关于您在方案里给出的那些处理意见,和我们目前进行的相关项目正好一致,详细来说就是:
(一)积极开展市区快速路网评估
我单位下属的杭州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打算今年启动《杭州市快速路网评估及提升方案研究》项目,准备借助数据技术等工具对快速路运行状态进行数据化分析,等分析获得初步结果后,也期望邀请您贡献专业见解。
(二)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公路兼顾城市快速路功能的改造方案研究
依据《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杭州市计划构建“两环八横五纵八连”的快速路系统。近些年来,绕城高速公路的城市道路作用持续增强,该高速作为“两环”中靠近核心的内侧环路,我委和相关单位正就绕城高速具备城市快速路功能的措施展开深入研究。
(三)开展快速路拥堵节点改造
改造快速路节点面临规划限制、征用拆迁及政策协调等复杂阻碍,我委主动联合各相关单位展开探讨。
为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我委负责推进了快速路匝道通行能力提升项目,包括留石高架古墩路和蒋墩路出口通行改善、彩虹高架江晖南路出口通行优化、时代高架滨安路出口通行增强等,目前相关方案已开始制定。
着力推进尚未建成的快速路连接通道工程,例如艮秋立交北向连接通道的完善工作,以及东湖快速路和科城路连接通道的完善工作,这些项目已经进入具体计划的制定环节。
同步启动了快速路网和绕行道路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包括康良快速路项目在内,目前正处在准备实施的关键时期。
(四)加快推进临安、桐庐、建德等融杭道路建设
临安与主城区的连接通道正在迅速推进,文一西路二、三期项目,以及留石快速路向西延伸工程都在积极进行中,329国道的外迁计划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启动。
富阳连接主城区的规划快速路亚太路西延工程,已经完成了初步方案设计;重要的干道梧桐路过江通道和军师路过江通道,也即将启动初步方案设计工作。
建德、桐庐连接杭州的通道,即杭淳开高速,这条规划中的道路已开始施工,目前正全力加快工程进度。
(五)制定计划推进实施
我委拟定了《2023年全市道路建设方案》,目前市政府已核准通过。按照部署,2023年杭州市快速路网计划实施建设168公里,其中续建项目有18个(共计73公里),新开工项目有7个(共计28公里),完成技术前期准备的项目有13个(共计67公里),绕城区域内的快速路网基本形成。
感谢您对城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杭州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过文魁
联系电话: 传真: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