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在餐饮赛道似乎更能印证这句话。
近两年咖啡大热,也惹得一批跨界者杀入。
[]
吴先生近日加入了某个连锁咖啡店,仅历时三个月便开设了七家分店,随后又花三个月逐步将它们全部关闭,整个半年的经营过程中,他总共损失了五百万元。
这间咖啡店的利润率极低,仅有二十个百分点,是所有同类店铺中最少的,吴总(化名)提及此事时,显得非常沮丧。
[]
01
金融转行做咖啡
对于咖啡行业,吴总就是一个典型的小白。
他早些时候的工作是在金融领域,属于经济领域中最顶尖的行业。凭借自身的努力,他手里的存款已经足够维持生活。另外,由于行业内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吴总也开始思考要寻找新的发展领域。
这个新领域,是他心仪已久的咖啡产业。他本身钟爱咖啡,原本打算开设库迪的门店,却偶然试用了某个XX品牌的某款饮品,感觉非常对味,因此决定转向经营这个XX咖啡。
吴总富有理想,同时做事井井有条。通过与X品牌的市场拓展人员交流,了解到该品牌在全国拥有两千余家店铺,其产品利润空间在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六十五之间。经过仔细核算,他决定每年开设十家分店,并持续进行扩张。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收入,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可谓两全其美。
他的一条腿,迈入了陌生的水道,那句广为流传的言论——一个人无法获取认知范围之外的利益——随即在他心中初显端倪。
02
开出7家“模型店”
立即行动。吴总的首家店铺位于他所居住的城市一家大型商场的一层,占地面积为135平方米。起初,该商场方面并不同意这个品牌入驻,因为其品牌影响力不足。不过,通过一番公关努力,吴总最终成功获得了入场机会,其核心目的在于让本地消费者了解这个品牌不仅具备实力,而且风格独特。
第二家店铺位于市中心的某个广场之上,属于临街商铺的构造,地处该城市车流量最为密集的街道。其设立意图在于让驾驶的大多数人群都能看见这个品牌。此外,这一区域是原有的金融核心地带,国内六大银行的总省行均设在此地,能够覆盖金融领域的优质客户群体。
后来,又建立了这个城市最负盛名的本地景点,在景点的高处,因此,来自外地的旅行者以及该市数十万的大学新生,都能看到这个标志。尽管景点店铺的生意受天气影响,不过就提升品牌知名度而言,这里算得上是首选之地之一。
吴总已经为这三个位置做好了亏损的准备,只要能够实现宣传效果和品牌形象建立,即使亏损也要进行,目的是为了将来开设店面时能够获得品牌价值的提升。
后来,吴总又分别去了某所顶尖学府的藏书楼附属食堂、一个有围墙的高校商业街,市中心的甲级办公大厦,以及邻近首个购物中心的普通办公建筑,计划将整片区域的所有建筑物都装上电梯广告,借此提升公司知名度,同时为了排挤对手,还购置了同区域的一家其他品牌咖啡连锁店,使其成为第七家分店。
吴总认为,这七家店铺的形态互有差异,包括面向公众的招贴点,位于教育机构的售卖处,设在办公区域的业务点,还有些是为了规避竞争而购置的经营不善的场所。
03
毛利率20%多,一个月亏损30多万
噩梦开始了。
首家店铺规模庞大,同时兼具展示功能,单店投资便达到八十万元人民币。第二家位于市中心的临街店铺,整体建筑空间有一百八十平方米,实际可利用面积九十平方米。加盟费用涵盖设备购置二十六万七千元,店铺装修二十六万元,加上后续的翻新费用合计五十四三千元。若将商铺购置成本、首期租金以及押金计算在内,正式开业时总支出达到七十万元。某所封闭式高等院校内的店铺转让价格仅为十万八千元。
七家店铺很快便建立起来了,吴总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累计达数百万。但是,自开业以来,没有一家能够实现盈利。
以市中心街道店为例,2023年11月,该店单店亏损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点二三元。房租有三万六千元,实际收到只有两万元,计算下来,产品到手比例仅有二十分之一点五。其他几家店的情况也相差无几。
经营状况最出色的店铺,每日销售量也不超过300份,每份的收益为2.2元,总计每日利润仅有600余元。即便将每日销量提升至600份,所得收入依然无法覆盖房租和水电开支。
吴总归纳了2024年1月的经营状况:各个店铺当月净亏损为21.67万元,若算上管理人员的报酬、外卖配送开销和广告宣传支出等额外成本,1月份的总亏损已超过30万元。
04
逐渐关掉门店,亏损500万出局
公司承受的巨额损失,远远超过了吴总的预料,更令他心理承受能力到达了顶点,而且完全没有出现转机的迹象。在与品牌方反复协商之后,意识到这种努力对于解决问题毫无作用。
于是,痛定思痛,他决定逐渐关停门店。
吴总剖析了店铺亏损的缘由,将分析结果公布于网络,以便同行借鉴。
外卖订单数量很大,但加盟者无法干预外卖业务,相关运营管理权掌握在总部手中。总部时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例如满额减、赠送优惠券或直接降价,结果造成许多外卖订单的加盟者最终获得的利润,连供应物料的花费都不够。
校内店铺方面,品牌方在各类线上渠道发放价格低的代金券,相关成本由合作商家承担,而学生群体对各种线上平台操作熟练,即便到实体店购买,也常常通过线上平台下单外卖,或者先花三十秒购买代金券再进行核销,合作商家实际获得的收入还要扣除平台收取的费用,最终留存的部分微乎其微,即使是只提供堂食的店铺,整体毛利率也仅有三十个百分点。
这批咖啡豆的原料费用极为昂贵,实际到手的花费达到每公斤140至160元,这个价位是市面上标准咖啡豆的两倍。
瑞幸库迪的竞争活动十分激烈,9.9元和8.8元的价格方案互相抗衡,给其他商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品牌号召力不足,学生与普通购买者对品牌缺乏认同,自发挑选的人不多。
05
遭遇品牌方威胁
吴总把他的创业过程和销售信息放到公共网络后,品牌方非常不高兴,希望他把那些东西删掉。
品牌方指出合作协议中存在一项禁止条款,即不允许向任何外部机构披露经营数据。个人编制的财务信息是否属于该限制范畴尚不明确,由于本人仅希望平稳离场,因此决定对相关资料进行模糊化处理,此举或许不构成违规行为。
接下来,吴总再次上传了照片,图片中的经营数据全都变成了模糊不清的图案。然而,合作方仍旧步步紧逼,吴总感到非常沮丧,公司亏损高达五百万,还可能面临合作方的法律诉讼。此外,合作方强制要求他们立即停业,外卖服务也必须下架,并且明确表示押金不会退还,营业款项也不会返还……
吴总喝醉时透露,他已预备了最坏方案,500万损失了,若不行,他会再筹50万去打官司。
06
#深度好文计划#惨痛教训:我干了品牌方该干的事情
吴总回顾和梳理,起初,他认定选中的是家全国性加盟咖啡品牌,认为有依托。即便该品牌整体上经营平平,但他相信凭借个人能力,能够将该品牌形象在他所在的城市建立起来。
因此,前三家店铺要加大资金投入,可以承受策略性损失,后续的门店则能分享市场兴旺带来的好处,所以不惜成本,并且完全依照总部的装修标准进行施工,所有原材料也必须从总部采购,价格高低都无所谓。
回顾此事,单凭个人力量为品牌在其所在城市建立声誉的想法,显得十分不成熟,然而初确实抱有此念,并且付诸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