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投入巨大资金,公司却在暗中构建竞争壁垒,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的财务报告公布之后,投资界感到十分意外。该季度营业收入为9184亿元,未能达到预期的937亿元,而调整后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了百分之八十九,仅剩余14.93亿元。
这个画面让人联想到去年拼多多公布财务状况时股价骤降三成的情形。网络服务公司的「盈利保卫战」,似乎再度拉开序幕。然而,细看财务报告内容可知,美团激烈争夺的或许并非利润,而是商业壁垒。
美团如今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源于下沉市场。有投资者曾前往中部城市考察,了解到当地美团与饿了么的订单比例高达九比一。
换言之,每十份外卖中有九份由美团提供,每单还能获得五到六元钱的收益,这种状况并非凭空出现——美团通过其地推团队,逐步拓展了低线城市的市场,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成为他们的稳固阵地。
正如美团前销售主管所言,若竞争对手想在那些区域发展,就必须投入五倍的资源。另外,配送速度方面,美团那套「超脑」系统并非无用。
动态追踪配送人员动向、统计订单分布情况,将送出时长控制在均值28分钟,在需求旺盛时段,超过九成的任务能够按期送达目的地。此外,该平台的功能不止限于餐饮外送,还负责管理快速零售的物资调配。例如「闪电帮帮」这个平台,一端对接成千上万家店铺,另一端掌握着原材料供应来源,使得阿里巴巴和京东若想在短期内超越,恐怕会面临很大挑战。
闪购和前置仓:美团采取的两种策略,表面上看似隐藏真实意图,实际上却暗藏玄机。这个季度美团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就是邀请合作商家进行培训,并深入研究会员商店的商品选择规律。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准备销售商品,但实际上,这是为了即时零售的供应链体系进行升级做准备。
早先推出的鲜花配送体系,使花材开支削减了两成,并且设立了名为「有花漾」的优质花艺店专门区域。今年八月上线的「闪电帮帮」项目,更是公开致力于帮助中小规模商家摆脱价格战困境,五万个闪电仓库的掌控,让其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边,前置仓业务小象超市也在迅速推进。美团高层表示,虽然不期待它立刻获得高额利润,不过一旦规模扩大,3%的利润空间还是能够达到的。参照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2024年两者均已实现盈利,朴朴的利润率达到了22.5%。
大象依托美团配送体系,效率或许还能再优化一些,海外的Keeta方面,王兴提出了十年内达成千亿GMV的规划,市场对此反应尚不明朗,不过这至少显示美团并未孤注一掷。
当前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淘宝近期投入500亿元资金进行市场拓展,京东方面也未采取观望态度。尽管如此,美团凭借超过1000亿元现金储备以及短期投资,仍然具备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激烈的竞争期间,美团推广了“过期即退”的服务,以应对抖音推出的“拼好饭”活动,这家公司一直擅长在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法,并且这场竞争或许并非简单的你输我赢的局面。
各家订单数量持续增加,实际上是在扩大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王兴曾表示,竞争并非通过牺牲来实现,而是依靠坚持与忍耐。美团当前正将竞争焦点从单纯的资金投入和优惠补贴,转向供应链能力及下沉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较量。虽然短期内盈利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企业的长期发展壁垒依然稳固。
等到补助浪潮退去,唯有那些能将效能与品质提升到极致的企业,才有可能分得更多的市场红利,是利润大幅下滑还是战略积累?美团本季度的财务报告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深入剖析便会发现,该公司将资金投入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基础稳固、技术改进、渠道革新,这些都是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但长远上能构建竞争壁垒的举措。同行们正热衷于降价竞争,美团却在暗中加强防御。这场竞争能持续多久尚不明朗,不过至少目前来看,它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出现崩溃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