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北京南站不远,曾有一座北京城最早的火车总站

日期: 2025-09-22 19:13:04|浏览: 0|编号: 13913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1899年,马家堡火车站

北京南站享有“中国高铁首要站点”的美誉。许多旅客或许不清楚,一百多年前,在如今北京南站的邻近区域,矗立过北京城区历史最悠久的铁路枢纽——马家堡火车站。

1897年6月30日,在京城城墙之外,传来阵阵长鸣的汽笛,伴随着大量白汽升腾,马家堡火车站正式启用。

在皇城核心地带铺设轨道、设立站点,极为困难。早在1865年,外国人杜兰德在宣武门外铺设了一段约一华里的铁路,结果“京城百姓惊异前所未见,惊恐为异端”,经步军统领衙门下令拆毁,才消解了紧张气氛。1888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提议将铁路从天津拓展至通州,遭到保守势力的激烈抵制。

洋务派势力慢慢增强,北京铺设铁路的方案才得以推行。1895年12月,津芦铁路(京津铁路)动工建设,最初打算把终点设在卢沟桥,但在建设期间,盛宣怀、胡燏棻等负责官员又提出要把终点移到马家堡,这样更靠近都城,后来光绪皇帝同意了这个调整。

选择马家堡作为车站位置,是这些晚清重臣深思熟虑的结果。该地点坐落于右安门与永定门中间地带,分别距离两座城门直线距离大约六里,离城墙直线距离也有四里。这样布局使得商人和货物进出城池较为便利,特别是靠近崇文门税关,有助于商人缴纳税款。同时,站址没有跨越中轴线,从而消除了保守派对于“破坏龙脉”的顾虑。此外,此地地势较高,不会受到水灾的威胁。

1898年5月13日,总理衙门大臣胡燏棻,担任顺天府尹期间,现身马家堡火车站,迎接德国亨利亲王到来

马家堡火车站由英国铁路工程师金达负责建造,该建筑三层结构,呈现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显得十分雄伟壮观,既服务客运也服务货运,建成后立刻成为城南的标志性建筑。《申报》提到,“火车售票处的屋顶完全采用铅皮铺设,没有任何瓦片砖石”。

火车运来了旅客和物资,从而促进了商业和就业的发展。1897年8月1日《申报》刊文称:马家堡原本是荒芜之地,随着京津铁路建成通车,建了车站之后,中外商人纷纷在这里开垦荒地、兴建房屋,楼阁密密麻麻,通宵灯火辉煌,人口密集,最终成为京南重要城镇。

马家堡火车站后身,一幅热闹景象。

根据当地居民讲述,围绕那个站点,陆续兴办了许多新开的铺面,包括卖茶水的场所、售卖陶器的地方、供人投宿的客栈、洗浴的场所以及说书的地儿,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王家的茶水摊和福是楼,这两家在整个城南近郊都享有一定的声誉。那个站点附近还修建了些大的仓库,方便商人们存放货物。此外,也有不少搬运工聚集在此,组成了“脚行”,生意相当不错。得益于那个站点的推动,马家堡逐渐成为当时永定门外最为热闹的地方。

1899年,马家堡站与芦汉铁路相连接,它的作用因此更加突出。因此,马家堡火车站是北京最早担当火车始发和终到任务的站点,也曾是北京的主要铁路枢纽。

在马家堡火车站准备迎接重要客人的晚清官员。

马家堡火车站前的彩牌楼,似乎要迎接重要客人。

车站客流量持续攀升,进站离站旅客的换乘安排变得复杂起来。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西门子集团在马家堡和永定门两地之间,铺设了一条轨道电车通道。这条线路于当年五月二十三日投入使用。它是京师乃至华夏大地上,首条建成运营的轨道电车交通线。

1899年,一辆有轨电车停靠在马家堡火车站。

1899年,永定门设有轨道电车停靠点。该线路连接马家堡与永定门,堪称北京及全中国最早铺设的轨道电车通道。

美好的时光短暂,到了1900年,火车站遭遇义和团焚烧。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英军接管了马家堡站,对相邻的铁路进行了修补,还私自掘开了永定门旁的城墙,将铁轨延伸至天坛西边,于那里建立了新的天坛车站。

马家堡站当时还未被废弃,它的水泥站台仍然能够满足乘客上下车和货物装卸的需求。1902年1月7日中午12点,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在“西狩”之后“回銮”,搭乘专列抵达马家堡站。站台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彩旗飘扬、鼓声阵阵,参与活动的中外人士超过两千人。直到下午1点,慈禧和光绪分别乘坐八人抬的黄缎轿子,通过永定门进入皇宫。

1900年12月,英国军队里头的一个工程师,把一些被打坏的机车零件,给重新组装了一下,弄出了一台又简陋又破旧的机车,那玩意儿就叫做“蚱蜢号”。这台机车,曾经在咱们国家的北京铁路线上,跑了好几个月。

被义和团毁坏的马家堡火车站。选自皮特·柯睿思《关内外铁路》

没过多久,在马家堡火车站往北一公里远的地方,马家堡的新临时停车站落成,后来被叫做“永定门火车站”。1906年,调整路线后的津芦铁路从永定门火车站继续向前延伸到前门,马家堡火车站慢慢不再被人看见。老北京火车总站的作用,交到了前门东火车站和前门西火车站手上。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