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银行正全力争取成为湖北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却遭遇高管纷纷失职的困境。不仅如此,该行两次出现“超千万股权无人竞拍”的情况,近期财务状况也不甚理想。
今年三月起,全面注册制改革开始实施,不少中小银行开始依照新规进行注册审核,湖北银行的申请材料已被接收,其进入资本市场的进程明显提速。不过当前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湖北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能否成功仍然有待观察。
01
去年营收净利双增 总资产逊于汉口银行千亿
湖北银行是湖北省内历史悠久的地方金融机构,其历史渊源可上溯至1928年组建的湖北省银行。2011年2月25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核准下,该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其总部设在武汉,由湖北省原有的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包括宜昌市商业银行、襄樊市商业银行、荆州市商业银行、黄石银行以及孝感市商业银行,经过整合重组而设立。
湖北银行借助资源整合,获得了显著的集约化成果和规模经济效益,其分支机构从武汉扩展到湖北其他市州和县区,接着又在全国多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开设了网点,其扩张步伐明显加快。
快速扩张促使经营成果显著提升。最新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湖北银行取得89.37亿元营收,较上年增长16.47%。同期,该行实现21.56亿元净利润,增幅达到22.74%。数据显示,该行营收与利润在2022年均实现超过两位数的同比增幅,整体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湖北银行2022年业绩
同期,湖北银行的整体资产体量实现新增长。统计期末,该机构的资产总额为4035.45亿元,较上一阶段增长了524.25亿元,增长比例高达14.93%。
另外,在十家排队申请IPO的银行里,湖北银行以资产总额计排在第四位,比第五位的南海农商行(资产总额为2765.38亿元)要多出一千多亿元。
湖北银行的经营状况相当出色,不过,在谋求首次公开募股的过程中,它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众所周知,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然而,长期以来,该省境内并没有任何本土银行成功实现上市。湖北银行争取成为首家上市银行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于与汉口银行展开的同业竞争。
2022年,汉口银行获得营业收入82.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3.1%。同时,其净利润达到19.15亿元,同比增幅为57.51%。尽管汉口银行缺少“湖北”这一省级名称带来的优势,其业绩的绝对量略低于湖北银行。然而,从增长速度来看,汉口银行的业绩提升幅度明显快于湖北银行,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减小。可以说,汉口银行对湖北银行的威胁越来越大。
湖北银行2022年的突出表现,并非能够长期保持。根据其公开的财务资料,该行在2019至2021年间,营收持续下滑,具体数额分别为81.19亿元、79.18亿元以及76.73亿元,而同期实现的净利则起伏不定,数据分别是19.50亿元、15.53亿元和17.56亿元。经营收益在2021年再度攀升,2022年增长至21.56亿元,然而这主要得益于压缩了业务开支,盈利水平并未显著改善。
同期,汉口银行2022年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报告期末具体为5044.95亿元,比年初增长了7.89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湖北银行4035.45亿元的总资产千亿元水平。早在此前,汉口银行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并且在湖北省内的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也都要高于湖北银行。
在湖北省内,哪家机构能够率先获得首次公开募股的上市许可,湖北银行所承受的挑战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02
创始“铁三角”纷纷落马,内控问题待解
湖北银行经营状况不断暴露负面信号,与此同时,该机构多名高级管理人员被查处,内部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
最新消息显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相关通报,湖北省纪委监委也进行了证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负责人段银弟,存在非常严重的违规违法行为,现阶段已经被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并且正在进行监察调查工作。
根据可查阅的资料得知,段银弟担任湖北银行的第一任行长职务,从2011年开始工作,持续到2017年才结束任期。在他任职期间,他全面负责湖北银行的各项工作,同时兼任办公室的管理职责。
段银弟倒台,揭露了湖北银行领导层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他并非该行唯一受到调查的高级管理人员。与他同期供职的湖北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文耀清,负责计划财务部、零售金融部、营运管理部等职务,在2021年4月已被免职并取消党籍和公职。根据披露,他人在工程业务拓展、金融借贷许可等环节为相关方提供便利,索要、侵吞对方赠送的财物,不合规地处理了银行用于抵押的资产等行为。
段银弟、文耀清与陈大林,湖北银行三位核心领导,自该行创办起便结成紧密同盟,长期并肩工作。两位前辈相继失势后,陈大林也未能幸免于难,于2022年11月被撤销党内职务。
根据通报披露,陈大林把组织交予的贷款审批职责当作谋取私利的途径,通过银行获取不正当利益,凭借职权为他人提供贷款审批、工程承包等方面的便利,并收受贿赂获得大量钱财;他滥用权力,无视国家法规,违规发放贷款,涉及的金额极为庞大。
在“铁三角”掌管期间,湖北银行曝出了严峻的内部管理隐患。
以2021年来说,湖北银行存在六大违规行为,包括向关联方提供信用贷款,以及向资质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发放贷款等,因此受到湖北银保监局的处罚,罚款金额230万元,同时追缴违法所得0.86亿元,罚没总额达到0.86亿元。这次处罚所涉问题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方面,与陈大林、文耀清等人在职期间所处理的问题高度相关。
核心团队成员接连失势,也为湖北银行带来了警示。为了有效防范内部隐患,组建新的领导班子已是当务之急。今年二月,湖北银行前行长赵军被核准担任董事长的职务。
目前看来,湖北银行内部管理尚未因新领导班子而获得显著进步。5月19日,该行再度面临监管机构的处罚。宜昌晓溪塔支行因贷款监管存在疏漏,被处以25万元罚款。尽管罚金数额看似有限,但反映出该行在贷款风险控制方面的内部机制仍存在未根治的缺陷。
紧接着在六月一日,行长职位上的空缺也获得了填补。依照湖北省委的部署,刘战明将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以及副董事长等职务,相关的任职手续将依照既定流程执行。
新的领导集体组建后,湖北银行开启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借鉴过往经验教训,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和金融领域的反腐工作,是当前该行必须迅速应对的重要课题。
03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资产质量逐年走弱
虽然内部问题待解,但湖北银行始终没有放弃IPO夙愿。
早在2015年,湖北银行便着手准备进入资本市场。当年的年度报告中,该行明确提出将首次公开募股纳入工作计划,并初步决定“先实施H股首次公开募股,等A股首次公开募股申报流程顺畅后再选择时机回归A股”。这种做法在当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间接上市”策略。
但是随后的两年间,湖北银行挂牌交易的脚步没有任何推进。然而它的资产状况却持续恶化。在2015到2017这三个年份,该机构的风险债务比例先后攀升至1.87%、1.97%以及2.25%。风险债务比例的增高,大概导致湖北银行无法分心处理其他事务,因此上市计划不得不暂停。
到2018年,这家公司才在年度报告里再次提及首次公开募股的情况。在此之后,湖北银行的经营状况时好时坏,一直没能碰上理想的上市时机。转眼到了2021年,由于经营状况逐渐向好,湖北银行第三次把上市计划摆上了议程。
此次寻求首次公开募股,湖北银行直接决定在A股市场挂牌。2022年11月,该银行出现在证监会公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基本信息表》中,从而正式成为A股上市后备企业名单的一员。
二零二三年三月,在整体注册方案正式实施之后,湖北银行立刻调整方向,全力推进,现阶段它的审核情形已经转为“已进入受理程序”。
必须留意,依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商业银行资本利润率应该超过11%。不过,从湖北银行2015年开始筹备首次公开募股至今的八年时间里,资本利润率分别是10.54%、10.10%、9.34%、9.83%、8.69%、5.64%、6.81%、7.52%,一直未能达到11%的最低要求。
湖北银行对此说明,资本利润率等于年度净利润除以加权净资产,属于衡量盈利状况的参考数据,并非监管机构硬性规定。该行同时指出,该指标数值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然而,回顾历史数据,2022年资本利润率仅相当于2015年水平的六成左右,距离最高纪录仍有较大差距。
湖北银行的资本状况令人失望。到2022年底,这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是12.34%、9.37%、9.7%。这些数据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55%、1.24%、1.30%。它的资本充足率显著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同期的平均水平15.17%,也明显低于全国城商行同期12.61%的平均值。
湖北银行的资产状况在2022年进一步恶化。到这份报告的截止日期,该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是1.97%,这个数值超过了全国商业银行1.63%以及城商行1.85%的同期平均数。另外,不良贷款的总金额为42.94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5.45%。
当前湖北银行整体贷款分布情况欠佳。到2022年底,该行绝大部分贷款流向了五个特定领域: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建筑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制造业,这部分贷款占总量的50.24%。其余各类贷款的份额都比较小,都在4%以下。
在房地产和建筑等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湖北银行的资产状况很容易受到这些关联产业的影响。比如,2019年至2021年期间,该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上升,从3.02%攀升至6.36%。
结语:
湖北银行即将完成首次公开募股,但公司正遭遇多重困境,包括内部控制出现严重问题,资产状况持续恶化,经营成果表现糟糕,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接连被免职。最近,该银行的股东们纷纷选择退出,导致股权多次被强制处置。
今年春季,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打算售卖其持有的湖北银行1943.42万股股份,不过后来因为相关方达成了和解,这项拍卖被搁置了;到了七月十日,武汉康顺集团准备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出售其持有的湖北银行1865.16万股股份,不过最终因为没有人参与竞拍而没能成功。
对于谋求IPO中湖北银行来说,这都是不小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