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南京市民吉女士购置了一盒元祖品牌的雪月饼,完全未曾料到,当她在启封包装审视内容物时,盒内用作铺垫的干冰意外滑落,接触到了她的身体,致使她大腿及臀部等部位遭受了严重的冻伤。
当时臀部就被 “烫”出两个小洞
21日上午,记者碰到了吉小姐,她于9月15日午后在南京市集庆路上的元祖食品店买到了一盒元祖星空雪月饼,每盒售价238元。
吉小姐表示,她当时正坐在车子的副驾,便伸手拿出了月饼盒子打算看看里面的月饼。谁知,盒子一开,大量干冰突然掉了出来,正好落在了她的腿上。由于她当时穿着短裤,部分干冰顺着座椅的缝隙钻进了短裤里面。
“那一刻,简直像被细针猛刺了! ”吉小姐表示,她连忙甩掉附在腿上的小冰块,可皮肤上已经鼓起了水包。另一边,刺入臀部的动作稍显迟缓,立刻就感觉它深深扎进了肉里。
她马上联系了元祖食品的专卖店,询问干冰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店员回应说他们从未遇到过此类状况,建议她找店长沟通,并催促她迅速解决问题。
吉小姐身上的伤口,灼伤很严重。
回到家里,吉小姐才察觉到,屁股上被干冰烫出了两个小窟窿!接着这两个地方变成了两个大肿块,宽度差不多跟一元钱的硬币差不多。她马上赶往医院治疗,两天之后,那些肿块就裂开了。
医院的病历。
到目前为止,她因就医和敷药已经花费了数百元人民币。她的臀部受伤情况比较严重,局部肌肉有明显破损。作为一名幼师,吉小姐在教授幼儿时,只能单侧身体支撑,夜间休息质量也不高。
店方称对每个顾客都做了提示
21日中午,记者同吉小姐抵达集庆路215号的元祖食品店,店内循环播放着关于干冰使用须知的信息,同时张贴的标识也反复告诫顾客,切勿直接触碰干冰。
姜女士称,此事令人颇感意外。干冰的寒度很高,不能直接碰触身体。店家在店内及销售时,员工都曾提醒,买回家后须立刻将干冰倒进水槽,不能放进冰箱,也不能让小孩吞食。而且,雪月饼的包装上,也印有这些注意事项。
吉小姐对店家的说法表示不认同。她指出,月饼的整个外包装盒上并没有标注干冰的相关警示,尽管单个月饼的包装内里是有说明的,但必须先拆开外盒才能看见,一旦发生意外,也于事无补。倘若月饼被带回家,干冰尚未被妥善处理,若有人不小心碰倒外盒,导致干冰散落并接触到人体,责任又该由谁承担?
元祖雪月饼包装盒里的干冰是散放着的。
她回想起来,仅记得售货员提及包装内有干冰成分,却未被告知干冰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这个事实让她感到意外。她收到的月饼盒是事先包装好的成品,并未目睹店员将干冰直接放置在月饼上,这个细节也让她心存疑惑。如果事先了解干冰有可能溢出,她或许就不会那样贸然拆开盒子了。
目前经过协商,双方已经达成谅解。
干冰伤人屡有发生,为何还在用?
近年来,冰淇淋月饼里干冰伤人的情况,多次被媒体报道。
工作人员说明,雪月饼冰淇淋需要在零下18度环境下储存,这样放置才能确保保温效果更佳。此外,她还透露,会把这项意见上报给公司领导层。
早在 2014 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发布过中秋消费提醒,告知消费者,储存冰淇淋月饼的干冰,若放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例如冰箱,则存在爆炸风险,同时人体若直接接触干冰,也易导致皮肤冻伤。
什么是干冰?
二氧化碳加压后变成透明液体,减压时立刻变成气体,气体再冻结成雪花般的固体,这种物质叫做干冰,也就是固态二氧化碳,其温度为零下78.6度。在一般环境下,干冰很容易直接转变成气体,这种气体没有毒性也没有气味,体积会膨胀到原来的六百到八百倍。
注意:安全接触干冰
务必注意每次接触干冰都要格外谨慎,必须借助厚实的棉质手套或者类似的防护用品进行操作!封闭的汽车内部、船舱等空间不适合使用干冰,原因是气化的二氧化碳分子密度比氧气大,它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成分,可能导致人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窒息危险!
•切勿让小朋友单独接触干冰!!
•干冰温度极低,请勿至于口中,严防冻伤!!
取用干冰时必须戴上厚实的棉质手套,同时借助镊子等防护工具,注意塑料手套无法起到隔热作用。
•使用干冰请于通风良好处,切忌与干冰同处于密闭空间!!
•干冰不能与液体混装。
温馨提示:正确,安全操作使用干冰,避免其引起伤害。
雪月饼好吃,
提醒大家一定要安全食用哦!
切勿直接接触干冰!
切勿直接接触干冰!
切勿直接接触干冰!
信息源自现代快报,亦来自江苏新闻,还包含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