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两块钱搭乘公交车,能从上海抵达千年古镇,这个费用比挤地铁前往市中心还要低廉,对于想在周末避开拥挤人群又不想花光钱包的人来说,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地铁11号线朝西方向行驶,抵达花桥站下车,换乘昆山135路公交车,费用只需一元,经过二十分钟车程便可抵达锦溪。
刚下车就发现一条浅溪,岸边旧房的基座泡在水中,老妇坐在台阶边淘米,鱼儿在菜叶周围游来游去。
参观人数稀少,可以直接进入社区历史馆,入场费免费,展出的木雕作品、竹艺品以及旧式相机均由居民自愿提供,无人引导扫码,亦无专人吹哨召集。
走乏了转入巷尾的小饭馆,吃了几根粗面条,汤中浮着自家炼的猪油块,比景点入口三十元一碗的旅游面实惠得多。
想再深入,换一辆昆山261路,四站到甪直。
镇口立着宋代古桥,桥栏被无数手掌磨得发亮。
镇里的水道更加狭窄,乌篷船紧贴着墙壁行进,船桨几乎要碰掉墙缝中生长的野草。
甪直古镇无需门票,但游览保圣寺需缴纳六元费用,罗汉堂内存有唐代雕刻的十八尊罗汉塑像,这些塑像曾获得梁思成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观赏价值极高,不容错过。
镇上的萝卜干和臭豆腐按斤出售,十元就能买到满满一包,边走边品尝,来到路径终端,遇见一座毫不起眼的老房子,门口挂着“叶圣陶授课地”的牌子,推门而入,院落中一棵生长百年的山茶正在落叶,无需购票,也无人引导,四周静谧得可以听见花瓣落在苔藓上的声响。
从东方绿舟地铁站下车,接着搭乘示范线三号公交,单程只需两元,全程一个钟头就能抵达西塘。
这趟车去年才开通,司机说工作日空得能躺,周末也就七成座。
西塘清晨六点结束车辆通行,天色微明,八点前无需购票入场,此时巷内已弥漫着油炸面食的香气。
油墩卖两块一个,里面是萝卜丝做的馅料,外皮烤得非常酥脆,容易碎掉,趁它还热的时候咬一口,会感觉烫得厉害,让人忍不住跳脚。
沿着湿漉漉的走廊前行,河对岸旅舍的灯火逐渐熄灭,唯有水鸟拍打着翅膀。
晚上八点钟起,查验票务的地点排起了长队,那些早早到场的旅客已经吃完东西拍了照片,慢悠悠地向外移动,与急急忙忙赶来的观光团体迎面相遇,仿佛处于两个不同的境界。
周庄可以通过公交车直接抵达,先乘坐地铁前往淀山湖大道,然后换乘示范区8路,费用只需一元,大约四十分钟便可到达。
下午四点后免票,司机提醒得清清楚楚。
四点之前,先到镇子外面吃一碗奥灶面,红油爆鱼面卖十五块钱,鱼肉炸得非常软,筷子能够夹断它。
下午四点一到,查验票务的工作人员结束工作,随即从全福路直接溜进去,无论是沈厅还是张厅都可以随意进入,而且不会有人查验票证。
黄昏时分双桥最为惬意,阳光以斜角照射,桥下水面宛若熨烫平整,不时有一艘游船驶过,船上的女子哼唱的调子听不真切歌词,却句句触动心弦。
夜晚时分,民宿的灯笼被点亮,光线洒落在河面上,呈现出暗淡的色泽,仿佛历经了无数次的洗涤。
想再冷门,去芦墟。
从上海地铁17号线出发前往朱家角,接着换乘青金线,然后转乘吴江791路,整个行程费用只需三块钱。
芦墟老街目前仍由当地居民自主经营,跨街楼下的空间依然活跃,既有五金商铺,也有蔬菜摊贩,同时这里还承接一些传统丧葬仪式。
老人坐在竹椅上晒太阳,脚边趴着黄狗,见生人连眼皮都懒得抬。
镇口有座基督教堂,外墙是青砖砌成的,入口处的小黑板记录着每周日的礼拜时刻,上面的字迹已经显得有些模糊。
街对面矗立着沈家那座贯通道路的建筑,木质楼梯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声响,二楼的窗户向外推开,可以望见远方稻田中白鹭的飞翔与降落。
这里没特产店,没网红打卡墙,只有生活本来的样子。
千灯古镇也可以乘坐公交车抵达,先搭乘11号线,换乘昆山112路,之后再转乘113路,全程车费只需四元。
这个小镇面积不大,半小时就能逛遍,里面却分布着明清时期的石板路、顾炎武的旧居和秦峰塔。
顾炎武故居的入场凭证是十元,同时获赠一份小型读物,其中阐释了“普天之下,人人有责”这一主张的缘由和经过。
秦峰塔的脚下不见摊贩踪影,只有少数当地老人围绕塔基玩着扑克牌,输家需要到邻近的小卖部去买瓶饮料。
塔影斜斜压在他们脚背,像给时间按了暂停键。
带孩子可以去练塘。
乘坐地铁十七号线抵达朱家角,换乘青小线,在练塘站下车便是陈云故居,无需购票,停车场的大巴车十分稀少,环境十分幽静,可以清晰地听到蝉声鸣叫。
从故居出发步行五分钟可到算盘博物馆,入场费免费,馆内墙壁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算盘,其中最大的一具长达两米,其算珠体积远超常人拳头的尺寸。
邻家的宣纸铺里,只需十元便可试用一张宣纸,经验丰富的师傅会帮忙盖印,即使孩子写得不规范,也会给予鼓励,认为墨水的气息比书本更令人愉悦。
镇上茭白面很有名,每碗售价十元,汤味清甜可口,吃完后沿着河岸散步,看到老者用竹制器具打捞菱角,打捞上来就售卖,每小袋三元,这种水生果实比普通零食更营养。
青西郊野公园更野。
17号线到朱家角,换金泽7路,终点下车就是。
公园不收门票,水上森林夏日呈现翠绿,到了十一月转为鲜红,木栈道狭窄仅能单人通行,前方若遇行人阻挡只能缓步跟随,手机讯号时强时弱,结果反而看不到有人手持拍照设备。
林子里鹭鸟成群,起飞时翅膀拍打声音像鼓掌。
同乘一趟公交返回乡镇,傍晚的金泽老街没有照明设施,商铺纷纷停业,唯有腌菜容器露天放置,周围弥漫着酱汁与白萝卜交融的酸甜气息。
跨省公交不止这几条。
长三角地区近期相继开通了七条新线路,包括上海至吴江、嘉善、昆山、太仓等,票价大约在两元左右,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班次比预想的要频繁,工作日基本上每半小时就有一班车。
司机很多都是本地人,询问他们哪一站下车可以免费,他们都会大声回答,就像谈论自家的菜园子一样。
乘坐这些交通工具无需预先购票,也不必严格守时,若错过一趟,只需耐心等待下一趟即可,站点往往仅有简陋的指示牌,却出奇地准时。
有些人觉得公共汽车行驶速度太慢,但是乘坐高速铁路再换乘大客车的过程中,在两端衔接所耗费的时间完全抵消了,综合计算下来两者所需时间几乎相等。
公交车沿着旧道行驶,经过小镇、经过田野,车窗外景致由玻璃楼体转为水牛,又转为白墙黑瓦的民居。
车晃一路,手机电量掉得慢,人也跟着慢下来。
慢不是浪费时间,是把被城市夺走的感官还给你。
听觉最先捕捉到引擎的轰鸣声,随后感受到自身的脉搏跳动,视觉最先望见远方的袅袅炊烟,随后注意到自身的轮廓,这种次序在地下铁路上永远无法感受。
省下的不只是票价。
这个古镇不收门票,当地的小吃物美价廉,住民宿的话,在周一到周四期间可以直接打对折,只要一百元就能住到河景房,而且房主还会赠送一顿早餐。
消失的不仅是入场凭证,还有预设的游览路径,指定的拍照留念地点,以及集体领取的纪念照片。
公共汽车让你掌握自主权,可以在任意站点示意停靠,需要返回时等候下一趟车,没有人督促你行程,也没有人替你判断什么有价值。
两块钱能买到的不是一次位移,是一张自己写路线的空白车票。
你可以选择今天前往锦溪品尝面条,明天到芦墟闲逛放松,后天去练塘学习宣纸制作,大后天则无需安排行程,可以在金泽老街的入口处观赏过往的狗只。
城市把人驯化成时刻表,公交把人还原成自己。
下次周末尽量避开拥挤人群,选择去地铁站购买前往花桥或朱家角的乘车凭证,进入车厢后关闭导航系统,让引擎运转的声音充当向导,车辆最终停靠的地方,那里就会有你等待的清晨景象和黄昏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