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考察了解,85度C北京知春二店于十月十九日已经结业。目前,85度C在北京地区只有白广路这一家分店继续营业。
这一情况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个地方,而是85度C在中国大陆市场当前调整策略的一个具体表现。
根据新京报消息,85度C的母公司“美食-KY”近期透露,今年在中国大陆关闭的店铺数量将突破四十家,此次堪称近五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业务重组,根本原因是该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额急剧下滑,降幅超过百分之二十,并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接连有门店暂时停止营业,10月20日,85度C总部公共事务部的苏女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近期85度C集团根据店铺扩张计划进行了优化重组,“去芜存菁”,今年年底前还会开设新的加盟店,商品种类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根据公开资料可知,85度C源自中国台岛,是一家广为人知的连锁品牌,主要售卖咖啡、蛋糕及烘焙食品,其品牌名称寓意着在85摄氏度冲泡咖啡时风味最为出众。该品牌于2003年正式成立,依靠“高端水准的产品和亲民价位”的市场策略,以及“咖啡与烘焙相结合”的多元化经营方式,从中国台岛出发,迅速将业务拓展至多个地区,最终成长为一家人气旺盛的国际连锁公司。
根据采访对象的表述,一连串的店铺关闭现象反映出该知名面包连锁企业正遭遇品牌形象陈旧以及缺乏革新的根本性问题。至于这些关闭措施能否扭转当前困境,目前尚无明确答案。
北京门店仅剩一家
接连闭店为“汰换择优”
最近,一些网友在网上发帖,说85度C北京知春二店不久前贴出了停业告示,表示10月19日晚上要结束营业。10月20日早上,《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在大众点评软件上查找这家店,系统显示它还在营业,但实际去知春路地铁站那边看看,发现这家店真的已经关门了。
门口张贴的停业告示上写着,岁月飞逝转眼两年整,向各位常客致以告别,好在店铺虽歇人未散,我们在北京白广店仍盼您的光临。常有行人驻足细看这则消息,也有路人看完后打电话把消息转告给亲友。据记者所见,虽然店内设备尚未搬离,墙上还贴着宣传画,但货柜已经空荡荡,不见一件商品。
店内一位自称是员工的男士告诉记者,这个店铺已经停止营业了,顾客可以去北京唯一一家剩余的店铺白广店办理业务,如果想要退还会员卡里充的钱,就必须联系85度C的客服人员。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随后前往位于地铁出口的85度C北京白广门店,这家店同样设在地铁出口处。记者观察到,尽管外部正在施工,但仍有不少顾客前来光顾,五分钟内就有六七批顾客进店。店员表示,自己并不清楚知春路门店停业的消息,目前白广店没有计划关闭。
85度C的联络人向媒体人员确认,知春二家分店歇业之后,白广路那家店确实是该品牌在北京地区仅存的一处经营场所,顾客可以凭借个人会员编码办理预存资金退还手续,至于这笔退还的预存金额是否能在其他分店使用,则要依据其购买的是否为仅限本店消费的充值凭证而定。
北京多家分店暂停服务并非特例。近期,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也纷纷传出85度C门店停业的消息。网络平台上,不少地区的店铺状态显示为“暂时停止经营”或“正式歇业”。针对这些情况,10月20日,85度C公司总部公共关系部门的苏女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连锁经营机构而言,增设或撤销分店是常规的商业决策,此次的变动被定性为“优化资源配置”。
关于新增店铺是否将在北京开设,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面向全国发展加盟业务,热切期盼北京地区的朋友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市场繁荣。
大陆市场进入调整期
闭店能否挽救颓势?
85度C近些年在中国大陆市场遭遇了重大的经营困难。根据85度C母公司美食-年财报的信息,2024年,85度C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降低到80.53亿元新台币(折合约人民币18.8亿元),比前一年减少了超过两成;此外,该市场对总销售额的贡献比例也从51%下降到了42%。
不少新闻渠道透露,85度C在大陆地区自去年下半年起便持续经营不善,亏损额度逐步增加,至今年上半年时已累计亏损约2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4600万元)。
最新情报显示,85度C正以关闭大量分店的方式应对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经营难题。根据“美食-KY”十月份发布的最新通报,该公司今年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店铺关闭数量将突破四十家,占其境内所有门店的十分之一以上,这堪称近五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业务重组。
关于这个变动,北京安高管理咨询企业的发起人兼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社区餐饮的负责人曹盼盼向《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人员说明,这也是总部根据市场可能出现的损失而做出的决定,当前经营点无法改变亏损情况,因此停止损失是最合适的做法
餐宝典的创始人汪洪栋认为,85度C最近不断有店铺关闭的直接起因是部分门店长期经营不善,这背后暴露出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品牌已经老化,并且缺乏创新举措。
汪洪栋向媒体阐述看法,当前烘焙行业新面孔层出不穷,诸如鲍师傅、泸溪河等新兴品牌竞争异常激烈,而85度C这类老牌烘焙企业,由于缺乏鲜明的品牌形象和畅销商品,在商品供给和宣传推广方面与市场出现脱节,对年轻群体的号召力正逐步降低。
汪洪栋指出,当前烘焙领域普遍遭遇结构性难题:首先,材料供应环节繁杂,商品规格统一存在挑战,限制了企业向全国范围拓展,造成市场格局由地方性品牌占据主导;其次,行业参与条件不高,商品相似度高,容易爆发成本竞争,迫使众多企业过度依靠宣传推广来争取发展空间。这种本末倒置的方式,以一些曾经非常火爆的“网红”品牌为例证,确实无法维持长久稳固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