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条新增地铁线 6条延伸地铁线目前列入
涉及崇贤、闲林、三江汇、云城这些地方,着力促进“一核九星”城市新布局
之前挂出来的杭州地铁四期规划环评征求意见稿新建线路
一月十五日,杭州市地铁官方网站发布了《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征询表》,尽管发布不到一天便被撤下,但公众还是从中窥见了杭州地铁四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依据先前公布的意见征集文本,备受瞩目的杭州地铁第四阶段建设方案,可能囊括十三项工程,其中增设七条轨道交通新线,另有六条既有线路将实施拓展,整体网络长度预计达到二百九十九点八公里。
这些项目散布于钱江世纪城、杭州云城、大城北、三江汇、会展新城、闲林、富阳富春湾新城等诸多地带,涵盖了杭州“十四五”计划中所规划的若干核心功能区。
昨天下午,杭州地铁官方网站删除了先前发布的杭州地铁四期环评意见征询文件,不过,根据杭州市发改委方面消息,此举是因为先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内容尚需微调,调整完毕的完整版本,将在数日之后重新发布,敬请各位耐心等待。
今年年底前,杭州地铁四期计划或许能通过审批,不过要指出的是,地铁工程得逐级审核,环境评估只是递交初步审查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那13条线路在获批方案里,或许会有调整,甚至调整幅度还不小。
原先发布的那个包含“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草案里,不少路网规划是服务于“九星”区域的,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五日,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会议举行,研究并批准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以及展望二〇三五年发展蓝图(初稿)》的相关内容。杭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将获得进一步改善,遵循“多个中心并存、网络状延伸、组团化发展、生态化融合”的思路,迅速形成“一个核心地带带动九个重点区域,两大网络体系相互连接,三条江河形成绿色生态屏障的现代化大都市空间形态”。
那个“一核”代表城市的中心地带,包括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这五个区。
"九星"由九个城区组成,包括滨江、萧山、钱塘、余杭、临平、富阳、临安、桐庐以及建德区域和淳安。
“双网融合”,双网指万物智联网和综合交通网。
“三江绿楔”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为基准,在多个中心区域、多个功能组团以及众多关键节点之间,构建了绿色开阔的区域和生态保护屏障。
杭州将着力推进郊区新城建设,以“一核”为中心,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确保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相协调,营造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提升交通便捷度,促进城市优质资源向郊区扩散,引导核心区人口向新城转移,吸引新移民在郊区安家落户,有效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构建“核心带多极”的城镇发展格局。
依据先前公示的草案里所规划的路径,这些线路主要覆盖中心城区,而新建的1号线、2号线、4号线,以及延伸的6号线等众多线路,则主要服务于周边的卫星城镇。
新建路线从萧山义桥开始,到世纪大道结束,全长48.1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会经过余杭高铁站,乔司镇,九乔商贸城,东站片区,城站地带,滨江城区,白马湖地区,三江口地带,以及义桥镇区域。
新建线路2从萧山亚太路开始,到余杭崇贤结束,路线全长40.6公里,全程都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依次穿过萧山区、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以及余杭区这五个行政区域。
新建线路3从百家园路开始,到崇贤北结束,总长度是26公里,全程都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会依次穿过西溪湿地,经过西科园,经过三墩区域,经过运河新城,经过智慧网谷,经过杭钢新城,最后到达崇贤地区。
新建线路4包含两个部分,南段和北段构成。北段从美院象山出发,到东西大道结束,总长度为31.3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它依次穿过转塘、龙坞、未来科技城、高铁新城等地方;南段则从双浦车辆段开始,终止于双浦,全程1.7公里,同样为地下线路,主要供应双浦南部区域的交通需求。
新建线路五始于济仁路,终于大会展中心,全程大约26.5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完全位于萧山区,依次经过大会展中心、聚能城、亚运村以及省妇保新院区。
新建线路6从溪塔村开始,到宋家湾路结束,全长16.3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地处余杭区,途径余杭街道、闲林街道以及五常街道。
新建线路7从医药港小镇开始,到杨家桥结束,全长23.2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主要经过钱塘新区和萧山区。
延伸路线第一段从萧山区所前出发,通向浙大,总长度大约是34.1公里,全程都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依次连接了大城北区域、浙大校园、西湖景区、之江地区、三江汇地带、湘湖板块以及萧山南部的大型居住区。
延伸线路2从余杭区瓶窑开始,到良渚结束,全长6.8公里,完全是地下线路。这条线路主要服务瓶窑和良渚两个区域。
延伸线路3包含西延部分和南延部分,西延部分从紫金港路开始,到连具塘结束,全长12.3公里,是地下线路,沿途可以到达西湖大学、云城主要区域、西站新城;南延部分从闻堰出发,到浦沿终止,全长5.0公里,也是地下线路,沿途可以服务规划中的汽车南站、闻堰地区。
延伸路线四从星桥路开始,到星光街结束,全长7.5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地处余杭区,依次穿过该区的星桥街道、乔司街道、南苑街道以及东湖街道。
延伸线路五从富阳区桂花西路开始,到富阳区灵杨路结束,路线全长十点六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经过富阳城区的富春江江北和江南区域,并且与富阳高铁站相连。
延伸线路6从昌达路开始,到塘栖结束,全长9.8公里,完全在地下运行。这条线路主要穿过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塘栖区域。
新线路或将挺进闲林 崇贤有望迎来双线
杭州的“十四五”规划里说明,东边要整治,西边要提升,南边要启动,北边要建设,中间要塑造,这些举措将在“十四五”这个阶段持续更新。
依据先前公布的意见征集文本,大城北区域的崇贤镇以及城西片区的闲林镇,极有可能终止长期以来没有地铁服务的状况。
闲林板块在杭州房地产市场中起步时间比较早,然而很长时间内,因为缺少地铁等基础设施,价格一直比较低廉。闲林作为城西的一个主要居住区域,没有地铁系统,导致居民外出交通不便,因此对于地铁的需求一直非常强烈。
根据先前公布的草案,闲林计划增设第六条线路,尽管具体路径尚未明朗,但该线路覆盖的区域包含大量住宅区。北靠天目山路,分布着翡翠城、金都雅苑、爵士风情以及乐山红叶等住宅区;南临天目山路,则聚集了盛世嘉园、闲林山水、闲湖城、桃源里和庭院深深等多个闲林区域内知名的成熟楼盘。这些住宅区建设完善,随着地铁的开通,预计将吸引更多购房者的关注。
崇贤区域堪称“得利者”,接连迎来两条地铁线路,而且这两条新增线路都将“终止于崇贤”。
崇贤位于城市北部,交通网络发达,包括绕城高速、秋石快速路、320国道、申嘉湖杭高速以及塘康公路,这些道路形成了便捷的交通体系,与杭州市中心区域实现了半小时内的通达。
到2020年6月尾,崇贤街道固定居民大约五万,流动人口达十四万六,总计将近二十万。此外崇贤街道多数居民聚集在崇贤新城,人口稠密程度很高,地铁一直是崇贤居民长期以来的愿望。
崇贤镇居民的日常出行,基本上都要经过秋石高架桥。由于这条路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崇贤镇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比较冷清,新建商品房的平均价格仅为每平方米两万三千元。
三江汇区块或有五条地铁穿过
根据先前公布的意见稿,那个位于另一座大城市的重点功能区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协调管理区,预计将会有五条地铁线路经过,其中包含两条是延伸线路,另外三条则是新建的线路。
两条线路的走向分别是:线路三从滨江区浦沿向南延伸至萧山区闻堰;线路一向南延伸至萧山所前镇,沿途经过三江交汇地带内的之江地区、湘湖区域以及萧山南部的新建城区。
三条新增路线分别是:第一条,从萧山义桥到临平世纪大道,沿途经过三江汇片区的长河、闻堰和义桥;第二条,从萧山亚太路到余杭崇贤,途径三江汇片区的蜀山街道;第四条,连接之江美院象山与东西大道,以及双浦至双浦车辆段,行经三江汇片区的转塘、双浦。
当前,三江交汇区域的新住宅项目大多位于之江区域,近期完成认购的祥生云境、仁恒祥生珊瑚世纪雅园,其售价介于三万六至三万八万元每平方米,两次派号的成功几率均只有百分之四,因而引起了很多意向客户的重视。
之江区域最近开通了地铁六号线路,如果接下来另外两条地铁线路能够顺利建成,这个地区将会成为引人注目的“三条地铁交汇地”。
杭州云城有望增加多条轨交线
新建的第四条线路和延伸的第三条线路,共同经过以杭州西站为中心的杭州云城区域。
杭州云城是杭州“西优”发展关键依托,将集中力量建设“城市新枢纽”“人才新聚集地”“创新新动力”,形成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源。
云城现在有64个正在建设的地方,其中包括梦想小镇、杭州西站枢纽、西湖大学、云谷学校这些知名项目,另外还有浙大超重力实验室、浙大校友总部、浙江人才大厦等机构。
到亚运会前,云城将建成40个项目。
杭州西站中心将在亚运赛事开始前实现通行功能,另外,云城区将迅速推进地下交通系统建设,包括地铁3号线和机场轨道快线,以此构成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从该区域到市中心可在30分钟内抵达,前往萧山机场需要45分钟,覆盖整个城市范围大约60分钟,而到达长三角地区则能在2小时内完成。
如果新建的线路4和延伸的线路3获得批准,杭州云城将可能拥有四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另外,经过瓶窑的延伸线路2等线路也会在云城附近运行。
杭州云城内部,有五个未来社区值得关注,分别是杭腾、云门、云谷等。
杭腾未来社区是云城最早能够体现“城-岛-村”一体化发展思路和示范作用的区域,承担着传承杭州文化底蕴、呈现云城特色景象、配合西站建设、推动产业与科研进步、吸引优秀人才居住的多重职责。
杭州西站南北广场的综合性建筑项目即将公开出让土地使用权,整体建筑规模达到130万平米,设计方案包含七座超高层建筑,其中最高的那栋将矗立399米,有望成为杭州市的新城市象征。
会展新城有望增加新线 连接亚运村、钱江世纪城
去年12月30日,地铁1号线三期正式启用,会展新城紧邻萧山机场的区域,从此迈入了地铁交通的新纪元。
会展新城地处钱塘江同杭州湾汇合之处,北界一工段横河,南抵机场边界线,东临南阳街道边界线,西濒钱塘江。该新城中心区域位于江畔核心地带。
核心区借助大会展中心的带动作用,能够促进城市整体发展,达成通过会议和展览推动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实现产业与城市生活的有机结合,增强杭州的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以及核心竞争能力,为城市未来的进步提供动力。
该会展中心项目整体设计呈现钱塘江边的“风帆”形态,融合了“杭扇和丝绸”的构思,建成之后将成为钱塘江右岸一个崭新的地标性建筑。
新建线路五从济仁路开始,通向大会展中心,一旦获得批准,能够将会展新城同钱江世纪城、亚运村区域紧密地连接起来,同时缩短会展新城同钱江新城、滨江等区域的通行距离。
会展新城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周边楼盘不多,但后劲十足。
地铁四期规划显示,许多偏远区域被纳入杭州轨道交通网络,这既能缓解市中心人口压力,又能拓展城市空间格局,同时还能增加产业拓展用地和居住空间供给。
建设规划环评 是开展新一轮杭州市地铁建设规划的前置工作
《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环评公众意见征询》公布以来,我们向杭州市地铁集团、杭州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咨询了四期建设规划的最新动态。
官方人士透露,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导制定的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一份极具远见的整体方案,它既关注了民众反映的当前出行难题,又依照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布局思路,对杭州长远的交通需求进行了合理规划。
杭州地铁四期工程的建设蓝图,以杭州市整体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为根基,该规划是四期工程制定的依据。四期工程方案会依据现实状况,在整体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审视部分线路是否纳入,并递交省和国家相关机构核准。
地铁四期规划有望于2021年获批
杭州市地铁集团相关人士透露,当前长三角地区包括杭州,都在积极推动构建轨道交通导向型城市。杭州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预计总长度将超过一千三百公里。
轨道四期计划,需与杭州最新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同时属于杭州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轨道交通部分规划。市政府已就初步规划草案形成初步共识,目前正进一步优化方案。
可以说,杭州轨道交通,远期基本上能覆盖杭州的各个角落。
杭州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准流程颇为繁琐。轨道交通的建设方案,须由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以及国务院相关单位逐一审查。方案能否准时获得批准,还需看当时的宏观经济状况和国家投资方向。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委要求,四期建设规划报批流程如下:
首先需要向省级发改委提交材料,省级发改委随后联合省级住建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开展初步审核工作。
审查通过之后,省级发展调控部门会同省级建设管理机关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将项目建设方案和相关材料,转报国家发展调控机构。
省建设厅同时召集了四期建设规划专家评审会议,形成了评估反馈,并将此结果呈报给住建部。
国家发改委接收申请后,委派专业机构对项目计划书和相关文献实施专家评审。
权威人士考察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征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看法,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反馈的反馈,对项目规划予以确认,随后向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呈报存档。
目前,四期建设规划即将上报省发改委初审。
这项工程项目的方案最终得以通过,程序相当复杂,并且必须落实好几项前期准备,而取得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环评许可,便是这些必要环节中的关键一项。
也就是说,先前公布的草案中包含的路线总共是十三条,整体长度为299.8公里,不过这些路线是否都会付诸实施,目前还没有定论,后面仍需经过逐级上报审批、专业评估、严格审查以及多方会签等一系列流程,“万里征程”目前才刚刚起步。每一条路线的最终建设与否,都要看最终的审批结果来决定。
那什么时候批复呢?
我们了解到的时间点是:预计2021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