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集团:创新加速|探寻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中坚力量

日期: 2025-10-23 04:10:01|浏览: 0|编号: 16044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编者按:在2024年,中国医药生物产业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之上。上半年,行业整体收入增长缺乏动力,细分领域表现出的差异较为显著。不过,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聚焦于当前国内医药生物产业面临的结构拐点,特别是那些能够引领行业潮流的中坚企业,它们展现出强劲成长潜力,正经历着成长的考验,也正经历着变革的考验。在此背景下,金融界“探寻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中坚力量:成长与变革”栏目正式上线,该栏目精选国内医药生物领域内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精选国内医药生物领域内具有高发展潜力的企业,精选国内医药生物领域内具有高市场价值的企业,还精选其他企业管理层,精选行业内的权威专家,共同探索产业背后的创新故事,剖析产业的发展潜力,评估产业的变革成效,进而发现和传递企业的真实价值。

以下为正文:

低价和创新,哪一个才是推动商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呢?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速度惊人,规模庞大,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的转变,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了领跑,完成了华丽转身。

创新药物不断涌现,成为这一发展浪潮中的突出亮点。自“十四五”以来,我国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这些创新药包括化药、中药、生物药一类新药。其数量是“十三五”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充分彰显了中国制药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这股浪潮里,中国的大型企业展现出了行业发展的韧性、强度与责任 。在当前的环境状况下,对石药集团(1093.HK)的发展历程展开回顾,或许能够探寻出行业朝着向上方向发展的路径 。

转型:从原料药到创新药的蜕变

石药集团自1994年上市,实现多次战略转型,完成从原料药制造商到创新药企业的转身,公司最初以生产原料药为主,主要产品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维生素C等,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开始向成药领域转型,快速扩充产品线。

2002年,石药集团向上市公司注资,实现了战略转型,从原本的原料药发展模式转变为原料药和制剂双线发展。此后,公司成药业务的营收贡献逐渐提高。集团的当家产品丁苯酞于2004年上市,多个创新品种也相继获批,石药集团的成药业务由此实现了高速增长。

2012年,石药集团把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还收购了恩必普药业、欧意药业和新诺威药业,这进一步强化了成药业务,与此同时,开始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获批上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获批上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获批上市,多个重磅品种相继获批上市,抗肿瘤产品逐步成为公司一大增长动力。

2018年至今石药集团进入全面创新时代,其全面布局创新药,搭建了纳米制剂、mRNA、siRNA、抗体/融合蛋白、ADC、细胞治疗、小分子等八大创新研发平台,这些平台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强大支持,目前石药集团已构建原料药、普药和创新药三大业务条线,业务条线涵盖抗肿瘤、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等多个疾病领域。目前,公司在研产品管线已达130余项。

石药集团从原料药转型到创新药,其转型之路并不平坦,每次转型都伴有巨大挑战与风险,然而正是这种不断追求创新求变的精神,使石药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了活力。

巨额投入:研发持续加码,创新药收获季来临

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基础,当前石药集团已搭建起原料药、普药和创新药三条业务线,这些业务线覆盖了抗肿瘤、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等多个疾病领域。

近年来,石药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2019年,石药集团研发投入为20亿元。到了2020年,研发投入是28.90亿元。2021年,其研发投入为34.33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达39.87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为48.30亿元。这几年研发投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年均增长超过20%。在2024年前三季度,其研发费用达到了38.80亿元。这意味着,在不到6年的时长里,石药集团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金额,已然达到了210.2亿元 。

2024年上半年,其多款创新药获批上市,2月,第三代溶栓药物“明复乐”获批,可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此为同类产品在中国首家获批,6月,恩舒幸获批,用于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10月,注射用奥马珠单抗获批上市,填补了国产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生物制剂的空白。

石药集团经过多年的积累,创新药研发进入了收获期。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时候,它已经有超过60个重点在研药物进入了临床或者申报阶段,其中有6个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还有24个产品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石药集团在深耕国内市场之际,也在加快国际化布局。自2024年以来,公司在北美地区取得了3款在研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批准,其开发的子公司巨石生物获得了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这表明石药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实现了重要突破。

今年10月,公司与阿斯利康达成了价值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公司授权阿斯利康在全球开发和商业化集团的脂蛋白抑制剂。本次合作中,公司将收获1亿美元首付款,并且有权获得最高19.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这进一步印证了公司在全球创新药领域的野心。

目前,石药集团建成了一支超过2000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还设立了分别位于石家庄、上海、北京以及美国的重点研发中心,未来五年,将针对恶性肿瘤、慢性病、老年病、遗传代谢疾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展开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突破更多核心技术,在小分子创新药、生物大分子、新型制剂等方面开发并上市50余项新药/新适应症,迎来收获期。

此外,石药集团对专利保护极为重视,到2024年7月31日时,它总共拥有1948件专利申请,还有951件专利已获授权,这为其持续创新给予了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

社会责任彰显担当,绿色发展成果显著

石药集团传承“做好药,为中国,善报天下人”的理念,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在资本市场也动作频繁。

9月19日,石药集团宣布将在未来24个月内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规模最多为50亿港元,所有回购股份都将被注销,这一回购计划不仅是2024年以来国内医药行业单笔最大规模的,还展现了石药集团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

石药实施长期回购战略有充足底气,其盈利能力强劲稳健,资金流充裕。2019年至2023年,石药集团5年累计盈利达246.07亿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23.85%,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74.95亿元。石药集团拥有强劲的盈利能力,石药集团拥有充沛的现金流,这二者为石药集团实施长期回购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石药集团回报投资者的方式,除了回购股票,还有提高股息分红比例等。2024年中报表明,石药集团借助中期股息和股份回购,累计给股东提供了32.85亿元的回报。与此同时,石药集团积极推进A股市场的重组计划,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

石药集团的发展战略关注股东回报,高度重视ESG工作,已连续四年获得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 A级评价,在能源管理方面积极作为,在污染物防治方面积极作为,在守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积极作为,以数字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以智能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以绿色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提高药品可及性以及降低药品价格让民众更能负担得起方面,石药集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23年,石药集团对外捐赠的金额总计达到9740万元,受到援助的人数为12.1万人,累计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长超过6万个小时 。

在提升药品可及性上,石药集团的产品覆盖全国超过3.5万家医疗机构,三级医院覆盖率超90%,二级医院覆盖率超70%,集团持续加大罕见病药物研发投入力度,现有8款已上市药物覆盖罕见病适应症,其产品销售覆盖114个国家,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在参与国家集采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石药集团有33个品种被纳入国家集采,还有49个品规也被纳入国家集采,其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超过50%;石药集团共有280个产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甲类有122个,乙类有158个。这些举措切实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展现了石药集团的社会责任担当。

创新是制药企业发展一直不变的主题。石药集团从原料药迈向创新药,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舞台,每一步都走得稳固且有力。在当前医改处于深水区的情况下,面对集采扩围所带来的价格压力,石药集团选择坚守创新道路,借助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全球化布局,开拓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探寻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中坚力量参与详情请垂询:

金融界:何小凤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