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为春节增重而烦恼,另一些人已经享受(赛百味),实现了理想的身材状态,开工一周,往日冷清的赛百味,如约迎来它“瘦身追随者”报到的热潮,比公园里的草木复苏更早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去年起,有关赛百味即将停业的传闻就流传甚广,即便如此,驻扎在北京众多写字楼周边的赛百味,依然是上班族们钟爱的健康简餐。人们选择它,不仅因为它有益身心,更因为它能让人吃完后头脑清醒,从而更专注地投入工作。
图源@糯米糯糯nono
同时,网络上存在一些自称为“赛门”的赛百味忠实支持者,他们热衷于宣扬该品牌的理念,并且以鲜明的身份认同为核心特征,
图源@肉桂桂桂桂贵桂
他们觉得赛百味不像其它快餐店那样,经常推出新产品,店里的菜单因为很久不更新,甚至蒙上了一层看不清数字的包浆,这种不符合现代餐饮理念的运营方式,导致它长期被人忽略,大家每周四都为肯德基疯狂,却不知道赛百味的周五买一送一同样很划算。
而且,选择赛百味不会有太多负罪感,能够消除想吃高热量下午茶点的冲动。有些人甚至会在工作日里,带上一根12英寸的赛百味,当作支撑一天的“救命食物”。
它和汉堡最显著的差异在于,条状造型更方便下咽,不会像圆形面包那样,吃完几口就变成一个巨大的圆环,从而让脸部遭受沙拉酱的猛烈冲击。
制作食材到食物下肚的整个环节,赛百味都在给上班族打造一种有分寸的感觉。它暗示着,点餐时需要逐项挑选,留意卡路里;用餐时应当慢慢咀嚼,维持风度。
此时此刻,赛百味变成了某种慰藉,许多深感饮食负累的都市上班族,纷纷光顾赛百味,赛百味仿佛是味蕾的临时收容站,进去品尝不会愧疚,吃完之后能够轻松离去。
众所周知存在一个“麦门”,却鲜有人知晓另一个“赛门”。与互联网上广为人知的各类美食团体不同,信奉赛百味的人属于少数派,你几乎无法在大数据中偶然看到他们的信息,但这并不代表赛门已经式微了。
图源@糯米糯糯nono
小韩自称“赛门P8”,说明原因,是考虑到赛百味这10年,新东西实在不多,也不去请名人做广告,从不给赛门爱好者的话题提供新内容。可以说赛门之所以还能站稳脚跟,基础都是我们天天、一点点吃出来的。
传闻,“赛门”内部大致形成两大阵营,其中一支是赛百味铁杆拥趸。在旁人眼中,赛百味味道平平;但在他们看来,这种味道恰恰契合他们的口味偏好。这种对赛百味的特殊感情,甚至发展成一种信念。俗话说,爱吃赛百味的人,品性通常不会太差。
图源@
一个人的食道,假设连寒凉且质硬的全麦赛百味都承受得住,那么他对世间的接纳程度,起码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有些人注重饮食纯净,对食物的标准是“足以维系身体机能”。在他们看来,赛百味的口感已经不再关键,关键在于堆叠的三明治看起来是健康的。“每天吃一个赛百味,有助于抵御疾病。”
进入赛百味商店,其内部装饰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对于赛门的支持者而言,这三种色彩象征着“健康信号灯”。红色代表彩椒和牛排,绿色象征各类蔬菜,黄色则指小面包。依照赛百味的规则,只要遵循其指导,就能维持健康状态而不会受罚。
图源@!
对于刚刚开始工作的北漂班女性Abby而言,赛百味是帮她混乱的家乡生活迅速回归正轨的必需品。和往年一样,除了安排健身活动,Abby已经连续一周都在吃赛百味。她平时每周一到周五都会选择赛百味。就连面试时,她也会本能地查找新公司附近是否有赛百味,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健康生活可以顺利过渡。
Abby觉得赛百味是她社交圈中物美价廉的白人健康快餐,相比之下,那些自选沙拉通常要七八十一份,而赛百味算是健康餐里的平价选择,吃饱只需二十多元钱,非常划算。赛百味的口味也属于健康餐里美味的那一类,它的面包品质很好,现烤时外皮香脆,内里松软,搭配奶酪和多种蔬菜,简直是绝佳的凉拌卷饼。
在京城,很多上班族把赛百味当作日常用餐的地方,这不仅是由于它食物营养,还因为它制作迅速。以前有压缩饼干,能迅速补充能量;现在有压缩轻食赛百味,帮你节省时间。相比之下,肯德基需要油炸食物,而赛百味只需简单夹取。
赛百味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并且与速制食品对比,它的叠层三明治显得更为健康和卫生。在国贸工作的阿关表示,三明治虽然看似制作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相当繁琐。制作一次需要购买两种叶类蔬菜、番茄、青椒,再配上一整包奶酪,用不完的食材放在冰箱里,最终容易变质。因此,他更倾向于选择赛百味的外卖,认为这样更划算。
人们普遍认为冬季是赛百味门店的淡季,光顾过后常会感到一阵寒意。然而,这种进食后本能的战栗反应,在许多倡导健康饮食减肥的人群中,被视为一种积极的饮食自律表现,他们相信这表明身体没有吸收额外的能量。
食材取出来和冷冻箱里的温度差不多,老练的“赛门”人在冬季都会先拿在手里焐热些再吃,而且只有店铺里面吃的时候,最初的那一口才是温热的。
图源@momo
有个人在游泳结束后去买了赛百味,打算补充些能量,来抵消刚流失的体温。可当他吃了一口之后,却发觉自己反而从赛百味那里吸收了热量。感觉就像它的名字暗示的,如同地铁般冷酷坚硬,直接灌进了他的嘴里。
新媒体运营文欣回想起来,某年冬天她初次品尝赛百味时,却被它的“冷”深深刺痛了心。“那猪颈肉几乎没什么味道,感觉就像是Q弹的假食材,夹着鸡肉的馒头反而比赛百味本身更美味,可要是吃了馒头,通常也会再点些炒菜。说到底,赛百味提供给消费者的,既非真正的食物,也非多样的选择,而是一种几乎没有挑选余地的体验。”
图源@小猪贝天天开心(求上岸版)
某些人认为,赛百味被称作“白人快餐”,是一种契合生活形态的饮食观念。人们相信,食用这些快餐食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会变得纯净。面包下肚,肠道内的油脂仿佛被清除干净。对于许多在春节过后立刻光顾赛百味的人而言,这就像是暴饮暴食之后的补偿方式。
对于刚抵达中国的外国人而言,赛百味等同于故乡的餐饮。这种无论在口感层面还是服务流程方面,始终如一未曾作出本土化调整的固定模式,让他们在赛百味获得了难得的亲切体验。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初次到北京肯德基时十分惊讶,认为这里的食物比美国更加美味。然而,当他走进赛百味后,品尝到的却是完全相同的敷衍味道。大学生安维向我透露,他正打算出国留学,并戏称赛百味是留学生们的真实预备课程,在那里可以提前学习如何适应西方饮食。
在那种对口味粗略处理的方式里,也偶有考究的感受。作为组合三明治,顾客从起初挑选面包、挑选酱料到挑选配料,全程都有自主权。很多人在“怎样选酱”这个环节受阻,必须承受服务人员及其他买家的注视压力,完成艰难的选择。
因此,赛百味遭到网友戏称为“人间炼狱”。只要存在其他替代方案,我断然不会轻易光顾赛百味。
赛百味实体店数量不断缩减,许多人觉得主要症结在于价格偏高,这个观点相当普遍。
赛百味的价值需要参照物来衡量。若认为它价格实惠,通常是与售价常在六七十元的沙拉相比较而言;若觉得它费用偏高,则常与制作方法类似,但风味更为出色的煎饼果子、麦多馅饼、河间驴肉火烧这类食品相对照。
每天都要点外卖解决午餐的上班族开心地跟我说,在东南亚,赛百味折合人民币大概只有十几元,到了国内价格就翻了一番。既然都是快餐,二十多元的话,我宁愿选择华莱士或者盖浇饭,这两种选择都比赛百味更能吃饱肚子。
对于愉悦而言,光顾赛百味实在是一种煎熬,既无法带来满足,也无法补充精力,稍微尝一点,就仿佛在承受驴子的待遇。
在讨论“初次尝试赛百味感受如何”的时候,很多人讲述的常常是因费用过高而感到的痛苦经历。
求学那会儿,偶然和同窗去过一次快餐店。自个儿觉得挺没见识,面对菜单束手无策,就学着朋友点了些东西。最终账单收了六十多元,心里便认定那家店是高档消费场所。
小时候,在火车站遇见赛百味招牌,感觉很划算,便踏了进去。点了一根有胳膊那么长的面包,付钱时大吃一惊,花了五十多元,几乎买不起那本期待的书。
目睹在中国经营了二十九载的赛百味,其境况日渐式微,不可逆转,部分网民开始为其设计新的发展路径,建议将商场内的店铺转变为类似煎饼果子的流动售货车,或许能借此实现逆转局面。
但熟悉赛百味的人清楚,这种改进的机会微乎其微,毕竟它存在了这么长的时间,甚至不肯轻易调整一下风味来适应各地口味,高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