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新语与部分合作商产生矛盾。近期,面包新语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说明了面包新语从西安地区全面撤退的情况。声明指出,面包新语的西安合作商严重违背了加盟合同,并且在经营及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决定关闭店铺。公司曾多次发出违规提醒,但对方并未及时纠正错误,最终公司向其送交了正式的解约文件。事实上,面包新语并非初次遭遇门店关闭的困境,近些年它在不少城市的分店都已停业。但这种情况反映出面包新语的体量急剧萎缩,同时也会导致其因加盟商经营而本应收取的品牌使用费收入减少。目前,不少同行或新兴的竞争者在积极抢占现有的烘焙领域,规模缩减后的面包新语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其竞争能力怎样,是否还能保持市场地位,这些都有待观察。
解约退出市场
面包新语撤离西安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日前,面包新语西安区域代理商陕西新语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其运营的“西安面包新语”公众号平台,刊发了停业通知。官方通知指出,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公司运营遇到困难,又因为与面包新语总部上海新语面包食品有限公司的加盟协议争议,被勒令终止营业活动,不得运用其独特技术、品牌标识、专属符号等,还必须撤离西安地区。另外,关于会员预付卡的退款处理,公告里也提供了联络方式。
不过,尽管店家公布了联系电话,可依据一些顾客的讲述,那家分店提供的联络方式无法接通,导致储值卡退款成了难题,因而面包新语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北京商报记者也试着拨打了公示的联系电话,结果一直无法接通。
告示发布几天后,面包新语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说明,针对近期“面包新语西安特许经营加盟商停业”的情况,原因是西安加盟商(陕西新语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严重违背特许经营协议,同时其经营与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导致停业。公司从2020年4月开始屡次发出违规提示,由于对方没有迅速纠正问题,2020年11月我方递交了正式的终止合作通知书。另外,针对加盟商严重违背特许经营协议的情况,已经启动法律程序。此外,面包新语公司设立了400服务热线,用来收集顾客资料,保障顾客利益。
根据面包新语及其合作方所公布的信息可知,二者之间似乎存有矛盾。针对矛盾的具体内容以及面包新语未来的发展计划,北京商报的记者尝试联系了该企业,然而在文章撰写之时,电话始终无人应答。
持续走下坡路
面包新语于2003年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市场,其核心业务聚焦于烘焙食品领域,采取直营店与加盟店相结合的模式,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数十座城市。根据面包新语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该品牌的授权合作以地级市为基本划分单元,每个区域内的所有门店都必须由合作方独立出资并负责运营管理。
不过,这类关店的情况并非首次发生。面包新语近些年在武汉、济南、重庆等好几个城市都关闭了分店。与此同时,面包新语成都、深圳等加盟店近年来都曝出过食品安全问题。其中,2020年9月,成都市有一家幼儿园有孩子和老师出现拉肚子情况,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发现,该园从面包新语买来的蛋糕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为阳性。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谈到,面包新语在中国市场采取区域合作模式进行扩张,近些年,国内烘焙行业规模持续扩大,面包新语遭遇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这些年品牌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品牌方和加盟方之间时常产生矛盾或中断合作,从加盟方角度分析,他们或许对总部感到不满足,或者觉得总部未能履行承诺,由此引发争议或结束合作,严重时可能对簿公堂。从品牌方立场而言,若加盟商经营不善或违规操作,比如品牌形象受损、食品卫生不达标以及重大合同违约等情况,品牌方或会终止合作,甚至提起法律诉讼。”文志宏指出。
缺乏竞争力难翻盘
时常的店铺关闭和食品安全问题,显著阻碍了面包新语的前进步伐。文志宏指出,对于规模宏大的面包新语品牌,门店的持续减少或加盟商之间的矛盾,会给品牌的扩张带来严重阻碍。此外,品牌的公众认知度会持续下降,整体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将逐步减弱。
品牌在以合作方式扩大规模时,利润获取、模式复制、经营监管是三个关键要素。文志宏指出,品牌实施合作经营并非置身事外,必须思考如何确保合作方获得收益才能实现长期发展。此外,所谓模式复制,意味着品牌必须具备相应的复制条件,例如能够提供专业训练、运营体系支持等。此外,在管理层面,需要确保合作机构依照企业规范运用企业标识,并且企业自身必须建立完备的合作机构管理规范和管理框架。
在加盟运营方面尚需改进,当前烘焙领域新进入者持续增加,而品牌自身在经营理念和商品研发上又比较薄弱,因此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指出,烘焙品牌当前遭遇的是一种多元化竞争格局。品牌要适应市场需要,增加商品种类来满足各种需求,但商品种类多了,就会有好卖的和卖得慢的商品,这样单位面积的销售效率不一定好。还有,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创新经营方式,比如用特别的烘焙方法,或者做网上受欢迎的品牌,这些都让老牌的烘焙公司受到很大影响。面对新来竞争者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公司要主动改变消费环境,不断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郭缤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