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老百货要转行?复兴门百盛即将大调整

日期: 2025-09-10 03:04:07|浏览: 2|编号: 12903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百盛集团享有“外资百货领头羊”的声誉,现在再次面临变革。复兴门百盛是北京唯一一家百盛购物中心,它既是首家开设,也是最后一家关闭,计划在下个月启动改造计划,近期已经开展大规模的打折活动。根据记者9月5日实地考察的消息,该商场北边的店铺会并入南边一起营业,北边区域封闭后进行改造,未来可能转变为办公用途的建筑。事实上,因为经营状况不佳,近些年百盛在中国逐步减少网点,太阳宫那家百盛商场在2016年停止营业之后,已经改造成了办公用途的建筑。

百盛入华首店迎调改

复兴门那家百盛商场没有张贴停业通知,不过众多店铺已经纷纷降价处理商品。百盛南楼五层,许多服装鞋包正在打折出售,“1至3成”的优惠牌吸引了部分顾客光顾。而百盛北楼虽然也有不少品牌柜台在降价促销,但人流量相对稀少。

百盛复兴门店照片

闭店翻新的风声迅速扩散。有商贩透露,百盛北楼即将停止营业进行改造。“北楼计划改建成办公用途,尽管官方尚未发布正式通知,但风传已经四处蔓延。”百盛南楼一位职员表示。北楼三层的一家服装店售货员也透露了停业改造的消息。“目前所知的信息是十月中旬就要撤离了。她表示,南楼场地不大,北楼重新装修之后,原先设在那里的许多店铺都要搬走了。复兴门百盛那边回应说,眼下还没有正式通告对外发布。

每天结束工作途经此地,邻近的地铁站总是人头攒动,唯独这家商场显得门可罗雀。附近公司任职的白领崔女士表示,百盛的服饰定价偏高,设计感也不够前沿,加之餐饮区域所占比重很小,所以她从不和朋友们相约在此用餐或逛街。

百盛复兴门店照片

百盛现在的门可罗雀和过去的鼎盛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家来自马来西亚的百货公司于1994年来到中国,是第一个进入国内的外资百货。百盛中国的第一家店开在北京复兴门,当时迅速带动了中国高端百货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新型购物中心的不断涌现,坚持传统百货模式的百盛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经营状况持续走下坡路。从2012年到2015年,百盛中国接连关闭了10家门店。

百货没落无奈“商改写”

调整复兴门店之前,百盛曾通过变卖北京太阳宫店来减少损失。2016年9月13日,百盛集团正式宣布转让该店。“处置太阳宫店有助于企业提升价值,百盛集团不再向长期经营不善的店铺投入资金,这样可以将资源分配到集团其他运营项目中。”百盛在相关声明中说明。

记者于5日再度探访百盛太阳宫店旧址时看到,该地已改造成办公建筑,建筑外表面经过重新装修,呈现出全新面貌。在办公楼的入口处,悬挂着中国与德国的国旗以及大众公司的旗幡,"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显著标识十分醒目,许多提着公文包的职场人士在此频繁出入。附近的工作人员表示,大楼从今年5月份才开始接纳租户入驻,部分区域至今仍在施工中。大楼的实际运作情况表明,它不再有从前那种衰败的景象,邻近的爱琴海购物中心也为职业人士设立了一个能够满足各种购物需求的综合地点。

百盛太阳宫店已变身大众汽车中国总部

老百货改造成购物中心挑战很大,因为规模和布局有限制,所以“商改写”成了很多老百货的选择方案。三里屯的太平洋百货停业后,被改造成了盈科中心的新增办公区域。记者实地考察发现,盈科中心二层以上都是办公场所,一层主要经营咖啡店和银行等服务,地下一层设有餐饮、健身房和超市等商业设施,并且有地下通道通往团结湖地铁站。十里堡的华堂商场歇业之后,它所在的新城市广场也转为办公用途,其中一层和地下部分保留商业服务功能,再次吸引了较多顾客。宣武门附近的庄胜崇光百货也传来新消息,它的南楼在今年上半年改名为“庄胜广场”,变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购物场所,而北楼目前正在进行翻新,计划改作办公场地。

根据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数据,北京优质零售物业中百货业态的比重为百分之十七,其面积规模较2013年时缩小了四成。近些年,部分传统百货机构推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调整,并且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指出,传统零售行业通过转型能够改善经营状况,但北京市的写字楼市场目前也存在闲置情况,同样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进行升级改造。以百盛复兴店周边环境为例,该地点邻近金融街,主要服务于商务人群,因此应当增设更多商务办公场所,同时丰富餐饮服务和文化活动等配套项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