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克莉丝汀破产清算,曾经的“烘焙第一股”难以东山再起

日期: 2025-09-16 21:03:52|浏览: 0|编号: 13389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克莉丝汀从香港交易所摘牌已有半载,此前的“烘焙行业领头羊”如今深陷破产清算风波之中。最新消息来自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的法院裁定文书,显示作为克莉丝汀运营核心的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克莉丝汀”),因无力偿还已到期的债务并且不具备偿付条件,遭到多位债权人提请破产清算申请,目前该申请已经获得法院的正式立案确认。

天眼查的数据表明,上海克莉丝汀牵涉到将近九百个司法诉讼案件,相关的经济纠纷金额高达一亿元零六百万元。新京报的记者得到消息,目前不少包装材料供应企业已经向上海克莉丝汀的清算机构提出了权利要求,另外还有部分职员正准备就所欠薪金问题进行权利主张。

克莉丝汀在2023年3月公开承认,拖欠了店铺的租金、供应商的货款以及员工的薪水,各项欠款总额达到5700万元左右,导致所有零售店面暂停营业,银行账户里300多万的资金也被冻结了,在2024年10月,由于没有按时公布2022年的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的中期报告以及2023年的年度报告,克莉丝汀在香港股市的上市资格正式取消了。

破产清算申请获法院受理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文件表明,海某某等人因为上海克莉丝汀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并且明显没有支付能力,于是向法院申请将一个执行案件转到破产审查程序中去,而上海克莉丝汀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表达反对意见。

先前劳动争议裁决文书表明,上海克莉丝汀须一次性偿付海某某等人的薪资、福利补偿及相关利息款项。由于上海克莉丝汀未能履行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责任,海某某等人向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简称为“昆山法院”)提请实施强制执行程序。由于上海克莉丝汀缺乏可供执行的资产,昆山法院作出裁定,决定终止本次执行流程。根据海某方的请求,该项执行案件已转交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破产审理工作。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认定,申请方海某某等人申请对上海克莉丝汀进行破产清算,符合受理条件,因为该企业存在到期未清偿债务,且其资产无法覆盖全部债务,已达到破产标准,依照现行法律规范,法院决定接受此申请。

依据三月十八日发布的通知,司法机构已经选定上海星瀚事务所在上海克莉丝汀担任破产管理人,债权人须在公告发布后四十日内向该管理人登记债权。若未在此期间申报债权,则可在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给债权人大会审议前进行补报,不过对于先前已经进行的财产处置,无权要求重新分配。上海克莉丝汀或其资产持有人需向破产管理人履行债务清偿或财产交付义务。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2025年5月8日召开。

天眼查的数据表明,上海克莉丝汀这家公司成立于1991年,其注册资金达到了1297万美元,主要开展烘焙以及糖果点心等相关业务,它是之前在港股挂牌的克莉丝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也简称克莉丝汀)实际负责运营的核心机构。上海克莉丝汀目前已经牵涉进907个法律诉讼,牵涉的金额总共是1.06亿元,这些诉讼大多是关于房屋租赁合同方面的争议,也有买卖合同方面的争议,还涉及劳动合同争议和劳动争议等。上海克莉丝汀也被法院列为失信的执行人,总共需要执行的金额是3298.25万元。

上海克莉丝汀的十家附属公司,目前已有五家被宣布停止运营。其余五家持续经营的企业,包括上海克莉丝汀甜蜜艺术食品有限公司、杭州丹比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吉元德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南京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均被司法机构列为失信企业。宁波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则在2022年已被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标记为经营不正常。

多名债权人已采取行动

二零二三年三月,克莉丝汀的掌门人罗田安,在公司难以为继之际,曾透露过期望通过破产重组实现转型,期待有实力的资本介入。然而时至今日,传来的却是上海克莉丝汀被宣告清盘的消息。

根据公开资料可知,企业实施破产清算和进行破产重整的目标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具有不同作用。破产清算旨在保障债权人获得公平的债务偿还,并促使企业最终消亡。破产重整则着重于帮助企业走出财务困境,使其重新具备正常经营的条件。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指出,一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公司基本上就彻底放弃了继续运营的打算,因此丧失了进行重组的途径,这或许是因为投资者对挽救企业缺乏兴趣,又或者是因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之间存在分歧,无法就重整方案达成共识。

有家包装材料商告诉新京报人员,他们过去和克莉丝汀搭档多年,2021年之前合作一直很顺畅,对方能准时结账,但2021年之后情况就变了,到2022年干脆不再给钱了。这位供应商表示,上海克莉丝汀总共欠了他们230多万,后来通过法院调解,对方答应分期还款。然而,他在收到首批60万元货款后,剩余钱款至今未能拿到。

我们律师反复催促,克莉丝汀那边回应说正在处理,不过后续的款项一直没有支付。这位供应商表示,在上海克莉丝汀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之前,他曾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最终没有获得任何进展。现在,他已经向破产管理人提交了债权登记申请,目前正耐心等待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

上海另外一家从事包装产品业务的企业领导明确表示,企业已经办理了对上海克莉丝汀的债权登记手续。根据司法文件内容可知,这家包装产品公司是以原告身份出现的,此前曾与上海克莉丝汀、南京克莉丝汀之间存在货物交易方面的争议事件,需要执行的价值分别大约是五十五万六千五百五十元、四十八万四千八百元

克莉丝汀杭州公司有职员向新京报人员讲明,他们正准备提交债权登记申请,克莉丝汀共拖欠该员工两年薪酬,总额达数万元。早些时候,该员工曾尝试通过法律途径和劳动仲裁追讨工资,但一直未得到回应。这期间,只有一名负责人事的职员与她有过联系,其他领导层人员则没有露面。

“烘焙第一股”退市

根据相关记录,克莉丝汀是率先在中国开展外资烘焙投资的企业之一,于2012年2月通过港股市场挂牌交易,被称作“烘焙行业的首个上市企业”。在其创始人罗田安负责的时期,该公司曾凭借自身能力实现快速扩张,不过从2013年开始出现经营亏损,并且自2014年下半年起逐步减少门店数量。

2021年,克莉丝汀出现1.7亿元资金缺口,并结业了55个店铺。2022年上半年,克莉丝汀的营收大幅萎缩71.26%,归属于股东权益的亏损扩大至7251.4万元,经营状况恶化6.62%,连锁店网点削减至246个。同年7月,上海地区多家新闻媒体披露克莉丝汀遭遇经营困境,部分分店暂停营业,总部生产基地停工,并且拖欠了众多店铺的租金款项。克莉丝汀的官方网站于2022年7月21日公布了一份通知,说明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其发展进程一度中断。

克莉丝汀于2022年8月1日有过一段时间的短暂重新开放,不过这并没有持续超过半年,该品牌随后又关闭了所有店铺。到了2023年3月,克莉丝汀通过一则公告承认,自己欠下了大约5700万元的债务,其中包括拖欠给店铺的租金、给供应商的货款以及给员工的薪酬。因此,所有零售店面都被迫暂停营业,同时银行账户里超过300万元的存款也被冻结了。公司打算借助恰当的融资途径,例如处置部分资产和进行股权融资,来处理临时性的资金短缺,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度重新开展业务活动,紧接着,因为没能准时公布2022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克莉丝汀的股票从2023年4月3日那日起停止了交易。

罗田安于2023年3月向新京报人员讲明,当时企业大约未支付给供应方两千余万欠款,未发放给职工薪资及公积金等总额达四五千万元,未结算给客户预付卡款项逾两亿元,实际欠款总额超出公告所述的五千七百万元。

二零二四年十月,由于企业未能及时披露二零二二年年度报告、二零二三年半年度报告以及二零二三年年度报告等资料,未能符合复牌的相关要求,香港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已经作出撤销克莉丝汀上市资格的决定。同月三十日,克莉丝汀正式失去在港交所的上市资格,“烘焙行业领头羊”由此宣告退市。

股东内斗拖累企业

公司失去公开募股资格后,注册商标基本由我控制,只要那些被用作抵押的财产能够追回,克莉丝汀还是有办法继续经营的。罗田安在接受新京报采访人士询问时表示,克莉丝汀的资产在近年里被设定了抵押,但款项并没有进入企业账户,而是被转到了前董事朱永宁的私人账户,并且相关的抵押情况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公开。

根据众多公开资料可知,罗田安曾与由朱永宁担任首脑的克莉丝汀董事团队产生多次摩擦,克莉丝汀发布的通告中提到,罗田安长期从事烘焙和零售领域的工作,他在2008年3月被选为克莉丝汀的董事,到2011年12月时,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兼主席。2018年11月,克莉丝汀决定任命朱永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以及首席执行官,创始人罗田安则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同时也不再参与董事会工作,在此之后,克莉丝汀频繁出现罢免董事以及董事主动辞职的情况。

二零二三年三月七日,罗田安实际控制的公司Sino 提议召集股东大会,针对公司现任董事会提出诸多控诉,诸如股东年度会议期间未回应股东关于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询问,以不实手段处理集团资产,以及涉嫌挪用集团通过融资活动筹集的资金等。罗田安同时向新京报的记者表达了对克莉丝汀2022年6月通过配股获得的资金是否真正用于企业日常运作的质疑,他认为克莉丝汀自2019年底开始经营不善,症结在于缺乏有效管理,朱永宁加入克莉丝汀的目的是“清理公司资产”,在他被董事会排挤之后,自己的意见得不到重视,无法实施有效决策。

罗田安的言论,克莉丝汀现任执行董事朱永宁接受新京报采访表示,2013年至今克莉丝汀为何出现亏损,应该去询问罗田安本人,毕竟他是公司的创始人,他又为何会被罢免职位,朱永宁是在2018年才加入克莉丝汀的团队。朱永宁指出,克莉丝汀现在面临的困境,根源在于罗田安的管理,比如门店数量的减少。

有消息人士向新京报表示,克莉丝汀衰败主要归结于两点,一是公司内部股东之间存在激烈矛盾,二是商品缺乏创新。“克莉丝汀自从公开上市之后变得有些自满,门店数量在巅峰时期达到了一千家左右,然而商品开发停滞不前,导致老顾客逐渐失去兴趣。当公司意识到出现亏损问题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反而继续扩大规模,结果门店越多亏损越严重。”董事会反对罗田安的行事方式,使其失去实权,股东内部纷争激烈,致使克莉丝汀经营每况愈下,品牌影响力持续减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