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茜茜公主与匈牙利,时间跨越17至19世纪,主题为匈牙利贵族的生活,从今日起对大众无偿展出,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银幕上她纵马驰骋纯真无邪,史书上她备受恩宠却命运多舛。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至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涯的展览,自今日起在上海博物馆对民众无偿展出。匈牙利国家博物馆提供的149件珍贵藏品,将围绕帝国世系、华服装束、寻常日子、兵器配置、精神寄托等维度,再现这位传奇女性及那个时代的风貌。杨志刚馆长认为,此次展览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茜茜公主,匈牙利这个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国家,无论是其辉煌的文明成就,还是其经历朝代兴衰、政权更迭的沧桑历史,都极富探究价值。
图说:匈牙利圣冠(12世纪)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最重磅
圣冠曾见证奥匈关系
匈牙利圣冠在此次展览中引人注目,它采用银质鎏金打造,并且点缀着珍珠宝石和圣像,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的策展人埃斯特·奥采尔说明,圣冠的原始物件已经失传,现在展出的实际上是仿制品。尽管如此,这顶王冠对于匈牙利民众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匈牙利君主只有在举行加冕典礼时佩戴此冠,其统治的正当性才会得到确认。过去,经由茜茜多次说服,旨在处理匈牙利自治事务,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与匈牙利达成了奥匈协议,匈牙利独立问题因此获得处理,1867年6月8日,匈牙利首相安德拉希伯爵将王冠放置在茜茜头顶,茜茜由此转变为匈牙利王后,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则担任匈牙利国王
展出的画作里,观众可以全面认识匈牙利君主登基时佩戴的其他仪仗,包括象征权力的权杖、代表国土的宝球、御用的斗篷以及象征武装的宝剑等王室器物。
图说:观众在观看展览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最伤感
礼服承载着丧子之痛
在展厅里缓步而行,淡红色的墙面装饰展现出一种复古的优雅氛围,透着皇家般的庄重感。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展览策划龚辛表示,这个设计是按照茜茜生前居住的格德勒堡内部的装潢风格来构思的。展出的物品里,一件黑色塔夫绸制成的礼服裙和一件黑色羊毛材质的上衣显得十分引人注目。这两件黑色的衣物,是她为了纪念自己去世的儿子鲁道夫而特别穿着的。
一八五四年四月,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同茜茜举行了隆重的联姻仪式,这段浪漫的姻缘成为了一段传奇。然而,成为皇室成员对渴望无拘无束的茜茜而言,却像是身陷华丽的囚笼。这位年轻的皇后共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孩子的监护权一度被索菲皇太后抢走。令人痛心的是,她的大女儿在两岁时不幸离世,儿子鲁道夫在188九年选择了结束生命。龚辛谈到,鲁道夫去世那三年里,茜茜接连失去亲友,心灰意冷,几乎绝望,她本是最耀眼的欧洲皇后,喜爱精心装扮,这次展出了她用过的扇子、软帽、手帕等,件件都极尽精美,可这些东西对她已毫无意义,逐渐都赠予他人。
图说:18世纪中期圣餐杯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最精致
酒具展现了贵族生活
现场同样值得注意的有很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常用物品。埃斯特·奥采尔特别介绍了喷涌式的酒具。这件饰有彩色珐琅的酒具,顶部被塑造成一座小堡垒。当使用者抬起塔楼时,里面的葡萄酒就像泉水一样缓缓流淌,并从小喷嘴滴落,注满容器。不远处陈列的镀银镀金洗手组合则表明当时在正式宴会中,匈牙利贵族已经养成了饭前和饭后洗手的习惯。陈列柜中,那些制作精良的瓷盘、带脚的盘子、盛汁的容器、盛汤的碗以及刀叉和勺子等配套厨具,能够让人领略到那个时代餐桌上的铺张排场。
贵族们狩猎活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匈牙利贵族喜欢配备装饰有贝母和珠宝的手枪,同时使用做工精致的短刀。展出的各种长枪、短枪以及不同质地的军刀,能够带领参观者了解王公贵族的日常起居。(记者 肖茜颖)
图说:电影《茜茜公主》 网络图
导赏链接:如何把茜茜公主展带回家?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不仅期待观众欣赏到巧夺天工的展品,还盼望大家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参观感受,并且将展览的精彩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去。他透露,这次展览将辅以七种多样的教育项目,诸如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信息,提供免费的特殊展览手册,举办三场围绕展览的学术论坛,在六月七日至九日开展《茜茜公主》三部曲的观影环节,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开发专门用于展览的应用程序,以及开设教授制作匈牙利传统装饰品的亲子手工活动等。
参与者可以借助上海博物馆的网页地址登记,也能够利用上博的公众号渠道报名,信息由肖茜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