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表示
自己大学时很爱喝
现在一年没点过一点点的外卖
不再点的原因包括
“菜单不更新”
“喝了睡不着觉”等
也有网友捍卫“一点点”
称其有很多死忠粉
并说出自己最爱的产品
门店减少、新增门店持续收缩
关于少量店铺是否依然受青睐,人们看法不一,不过有一个明确的现象是:数量上属于少数的店铺确实正在减少。
统计资料表明,到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店铺数量已经达到四千家以上。然而到了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的店铺数量减少到了三千零一十八家。
一点点近几年的开店数量
新增的店铺数目也在逐步降低。2019年这家企业开设了886家门店,平均每月新增超过70家。不过从2020年开始,其每年的店铺开设数量都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在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期间,该品牌的门店分别增设了764个、497个和287个。到了2023年10月,一点点新设的店铺数量仅达到55个。
曾红极一时
如今被消费者认为“不更新”
二零一一年,该品牌从沪上起步,凭借零费用添料、具有台湾风味的奶茶口感,广受市场青睐。
2015-2016年,
“一点点”开始走红,
台式奶茶品牌、口味纯正、
免费加小料、隐藏菜单等元素
都让其成为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焦点。
由于店铺数量不多,等候的顾客却很多,因此职业的奶茶中介应运而生,在记者于2018年加入的中介团体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奶茶品牌,依旧是“一点点”。
在逐步扩展分店的过程中,果茶行业开始兴起。部分知名果茶店面临顾客排长队的情形,队伍最长可达两个小时。
奶茶代购社群里,新兴品牌开始与“一点点”展开竞争,众多奶茶品牌纷纷拓展果茶系列,部分品牌在完成品牌蜕变后,将重点转向果茶销售。
如今,奶油顶、不加小料、讲究茶底的“鲜奶茶”又获得追捧。
奶茶持续变化了将近十年,"一点点"虽然也增加了果茶系列,发布了多个新品种,却依然遭遇许多顾客指责"没有创新"。它现在畅销的商品,多数还是十年前的四季奶青、波霸奶茶、红茶玛奇朵等等
行业专家指出,轻微的差异可能使顾客觉得产品没有改进,或许并非源于具体功能的调整,而是整个品牌的形象出现了变化。
该商场负责拓展业务的部门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评估奶茶店合作对象时,现在对引入“一点点”的兴趣不大了。回顾2016年和2017年,“一点点”曾被视为理想的合作选择,然而如今该品牌显得有些陈旧,市场号召力有所减弱。
新茶饮赛道同质化竞争明显
创投机构回归理性
艾媒咨询披露了《2023—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运营状况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的内容,其中指出,去年国内新式茶饮市场的体量抵达2938.5亿元。由于新式茶饮的消费情境越来越丰富,产品种类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拓展范围,因此顾客对于新式茶饮的兴趣还将持续增强,预测到2025年,国内新式茶饮市场的规模将扩增到3749.3亿元。
相对应地,众多新兴饮品公司竞相增强折扣活动,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地盘,力求赢得更广阔的业务范围,由此引致这一领域角逐愈发白热化。
根据新闻报道,当前新式饮品行业的雷同角逐,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为了吸引顾客,众多新式饮品商家开始实施各种类型的优惠举措,包括限时折扣等,以此扩大消费群体。
二是为了跑马圈地,纷纷降低加盟门槛以迅速扩大门店数量;
第三是产品开始高度相似,一旦市场流行某种热门茶饮,众多品牌便会立刻模仿并快速推出类似饮品,使得这种热门产品的优势很快消失殆尽。
近年来,在经历了大规模资本投入之后,风险投资公司对于新式饮品行业的兴趣慢慢变得平稳,决策更加审慎。
统计表明,二零二一年中国新式茶饮领域股权融资总额达八十三亿元以上,二零二二年该数据回落至四十五亿元,今年继续显现下滑态势,并且今年新式茶饮领域融资活动多集中于初创及种子期阶段,个体股权投资金额普遍偏低。
这背后存在多重原因,首先是VC和PE行业在募资和退出方面遇到困难,其次,国内新茶饮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促使许多投资机构持谨慎态度,不再积极行动。
你喜欢喝奶茶吗?
综合:红星资本局、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