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最近我收到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门店开遍世界各地的赛百味,居然要打包甩卖了?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这家三明治连锁店赛百味已经聘请了中介机构,打算将自己的股份出售出去,市场估计其价值可能达到百亿美元以上。
赛百味并未证实这一消息,近些年其衰败迹象已非常明显,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都显露疲态。
根据相关数据,2016年,赛百味在美国关停的店面首次多于开设的店面,美国市场营收从前一年的115亿美元下滑至113亿美元。
图源:界面新闻
2018年与2019年期间,赛百味在世界范围内关闭的店铺数量均达到一千家以上,美国本土市场的营收总额下滑至一百亿美元稍多一些。
营业额更是从13年后就连年走低:
此外,赛百味在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图中所示街头小吃摊受挫的情况,确实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国内赛百味面对麦当劳和肯德基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一点毋庸置疑,就连华莱士和塔斯汀也难以与之抗衡。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为什么赛百味会发展成这样呢?
这个问题,要从1965年开始说起。
1965年8月,弗雷德·德卢卡年仅十七岁,为了筹措大学期间所需的各项费用,他向朋友彼得·巴克借了1000美元,随后便开了一家售卖三明治快餐的店铺。
全球第一家赛百味就此诞生。
弗雷德·德卢卡
为表彰彼得·巴克的热心帮助,弗雷德·德卢卡最初给这家店铺取名为“彼得的卓越潜艇”(Pete’s Super )。
两年后才更名为今天的“赛百味”。
哥几个未曾料到,赛百味迎来众多食客青睐,他们便萌生开疆拓土之念。
那个时期,麦当劳在美国已是快餐业的领军企业,若想开设麦当劳的加盟店,必须支付相当可观的费用。
弗雷德·德卢卡会同其他人商议后,决断采用“低廉参与”的路径。
除了加盟费低,赛百味开店成本也很低。
美国社交网站上的相关文章称:
赛百味开一家门店的成本通常在12万到27万美元之间。
相比之下,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成本平均在220万美元左右。
图片截取自中国连锁杂志
《赛百味“变味”》
在低价加盟的诱惑下,不少美国人争相加盟了赛百味。
到 2017 年为止,赛百味在全球大约有 4.5 万家分店,这些分店散布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门店数量方面,赛百味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在美国本土也同样保持第一的位置。
一个品牌的兴盛,首先得益于它较低的入门条件,同时业内人员都清楚,其显著的成就,根本源于一套卓越的推广方案。
而赛百味,就将营销策略的目光放在了“健康”身上。
美国肥胖者数量庞大,不过仍有许多人十分在意体态维护,因此会避开赛百味这类速食店。
为了打破这群人的刻板印象,赛百味在当时做了个广告。
他们先前为那个体型较胖的人(见图),持续三个月供应自家制作的三明治,规定他只能食用这些三明治,不允许服用任何药物,也不让他参与健身活动。
三个月后,这个体型较胖的人体重显著减轻,他以及那条已经无法穿上的宽大牛仔裤,出人意料地刷新了公众对于赛百味“快餐食品”的固有看法。
原先打算深入谈论的,但那个减重后得意忘形的人,后来被揭露是性侵幼童的罪犯,持续多年侵害未成年人,最终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因此就此打住。
而除了低价加盟和营销策略,赛百味在美国还曾以“便宜”著称。
它们曾经举办了一个名叫“$5 ”的活动。
仅需五元即可购得一款十二英寸的三明治,里面包含肉类与蔬菜,在快餐食品中属于比较经济实惠的一种。
凭借低门槛的入行条件,高明的宣传手段,以及价格较为亲民的特性,赛百味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顶点。
2012年,赛百味创下全球销售额180亿美元的新纪录。
不过这种繁荣状态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到了2012年,这家公司便遭遇了经营状况的恶化,店铺数量也出现了减少的现象。
原因有很多,加盟店太多是其中一个因素。
增加加盟店数量有助于赛百味获得更多加盟金,同时也能提升该品牌的知名度。
然而分店数量过多导致赛百味的门店不仅未能招徕更多新顾客,反而门店之间互相竞争,彼此抢占市场。
久而久之,一些业绩不佳的店只能选择关闭,悄然退场。
北美各地关店的赛百味
此外,忽视了产品的创新,也是赛百味衰落的一个重要的点。
新世纪初期,赛百味的三明治尚有市场竞争力,可后来众多对手纷纷跟进,原先的领先地位已经完全丧失。
在这种情况下,赛百味也没能抓住机遇。
2017年,牛油果、羽衣甘蓝、鹰嘴豆酱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但在众多健身爱好者中逐渐不再流行,这时赛百味才宣布推出新口味。
可见其更新换代速度真的很慢。
赛百味把新产品的开发放在次要位置,而且它急于开设新分店,在拓展销售途径方面落后于竞争者一个节拍。
众多餐饮企业纷纷开展网络订餐服务,赛百味却迟迟未采取行动,直到2016年才幡然醒悟:原来社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阶段。
于是随即宣布成立名为 Group的新部门,负责相关业务
加盟商乱作一团,产品创新不足,还在数字时代落后于人。
赛百味慢慢衰落,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而赛百味在中国遇冷,背后则是一些不一样的原因。
最直观的,当然是因为它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赛百味提供两种规格的三明治,6寸款的价格几乎达到30元,多数成年人男性购买后仍觉得不够吃。
12寸三明治,又太容易让人吃撑,价格也飙升到了50元左右。
这个价位会让部分追求新奇的顾客却步不前,例如我,我很少光顾赛百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价格偏高。
另一方面,尽管我每日都指责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本土化工作非常糟糕,但完全不进行本土化同样不可行。
赛百味来到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直到2016年,才推出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明治,那就是川香麻辣鸡三明治。
可见赛百味不仅各方面都很滞后,也没有想要融入国内的意思。
说到底,赛百味来到国内这么久,始终没能把“三明治”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导致人们一说起“洋快餐”,就想起麦当劳肯德基的炸鸡汉堡。
赛百味的三明治,常被视为一种“外来食品”,给人距离感,让人感觉有些生疏。
可以预见,赛百味如果不会被甩卖,未来的路也会很不好走。